公主和亲作为中央集权政府对周围少数民族的一种外交政策,唐朝应用的最多。在唐朝,最著名的和亲公主要说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而话题度最高的还得说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到底是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是不是松赞干布的真爱呢?文成公主的和亲对于大唐王朝和吐蕃政权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否让大唐与吐蕃从此进入了和平的局面呢?
下面,我们就这三各问题来逐一分析。
首先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之间到底是不是真爱,文成公主是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
文成公主作为大唐天可汗李世民和亲的公主,当然不可能为妾。史书也记载,松赞干布亲自来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迎亲,对文成公主的生父李道宗恭恭敬敬的执以女婿的礼节。
可以说,他对中华文化是非常仰慕的,能娶到大唐公主,是一种荣耀的象征,他也愿意给与公主同等的待遇,那就是为公主专门修筑一座城池来居住。
同时,在吐蕃此时连文字还没出现,显然根本没有中原文化里嫡妻和妾室的复杂等级观念,所以,文成公主就是松赞干布明媒正娶的妻子。
对于来自遥远长安城的美丽公主,年轻的松赞干布也愿意顺从公主的喜恶,比如公主不喜欢吐蕃人赭面的习俗,他就下令停止,同时也脱下毡子做的衣服,换上华丽的衣袍,学习中华的文化。
但是,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是把她当做大唐先进文化的一个象征,并不是丈夫对妻子那种全心全意的爱慕,像电视剧里面的那种秀恩爱的场面,不过是今人寄托情怀于古人罢了。
修筑城池可以说是给予公主很高程度的尊重,也可以说是夫妻感情的疏离和冷漠。文成公主没能生育儿女就是这桩政治婚姻幸福与否的证明。
接下来看一下文成公主的和亲对两国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松赞干布求婚的目的。十八九岁就成为赞普的松赞干布,英姿勃发,骁勇多谋,邻国和羌族个部落都臣服于他,唐太宗就派遣使者前去,其实就是打算拉拢他。松赞干布在和这位大唐使者的谈话当中,了解到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公主,于是也想娶一位大唐公主,可是却遭到了拒绝。
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婚,是觉得娶公主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荣耀。没达到目的他就攻击倒霉的吐谷浑。并且屯兵松州,放话说如果唐朝不许嫁公主,他就兴兵入侵。首战松州,由于都督韩威轻敌,唐军大败。唐太宗派侯君集和执失思力等勇将率领五万大军,前来反击吐蕃的入侵。唐军夜袭,把吐蕃成打得大败,松赞干布这才收起狂妄的态度,派遣使者谢罪并再次求婚。
唐太宗之所以开始不同意吐蕃的求婚后来又同意了,显然开始是认为吐蕃与突厥、吐谷浑不在一个档次上,不值得以公主许嫁。但是吐蕃的军事实力让唐太宗认为,吐蕃是新兴的强劲敌人,公主下嫁还是可以的。
贞观八年,其赞普弃宗弄赞始遣使朝贡。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伏之。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见德遐,大悦。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又谓其属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
很明显,对于松赞干布和吐蕃民族,得到公主的下嫁,不但是脸上贴金的无上荣耀,同时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得到了相当大的益处。
先说经济文化上,文成公主进藏,带去的是大量的书籍和身怀各种技艺的工匠。这对还处在刚刚文明开化,连文字都没有的吐蕃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军事上,对于大唐和吐蕃来说,和亲暂时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吐蕃可以利用和平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大唐则可以把军事力量集中在辽东的高丽和西北的突厥,在松赞干布在世的那个时期,和亲是双赢的局面。
文成公主和亲以后,吐蕃与唐朝暂时保持了和平。吐蕃还与唐朝联手击溃天竺的进犯。唐高宗即位,松赞干布这位姐夫还向小舅子表忠心,说如果有胆敢冒犯朝廷者,他一定举全藏之兵前去讨伐。当然,表忠心不白表,松赞干布请求蚕种和造酒造纸等等工艺匠人,高宗心情大好,当然同意,还把松赞干布的形象刻成石像,放在昭陵。
接下来再看一下,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否让大唐王朝和吐蕃从此进入了和平的局面呢?
松赞干布在世的时候,大唐与吐蕃维持了稳定的友好局面,但是自从松赞干布去世以后,吐蕃的权利掌握在禄东赞以及他的儿子的手里,两国的和平局面就此被打破了。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此时入藏已经9年。由于松赞干布的儿子早亡,即位的是他的孙子,国家大事全都由禄东赞一手裁决。此人性格严明坚毅,吐蕃之所以能雄立于青藏高原,大多出于他的谋划与策略。
禄东赞当初来大唐求亲,唐太宗就对他非常欣赏,甚至要把外孙女嫁给他,但是被禄东赞婉转拒绝了。禄东赞去世以后,吐蕃权利掌握在次子论钦陵手中。吐蕃对大唐的外交政策开始发生了改变,吐蕃从此开始了与大唐边打边议和的过程。
论钦陵论才能不逊于其父。咸亨元年,就是公元670年,名将薛仁贵为主帅,挥师十万,征讨吐蕃,竟然被论钦陵所败,白袍将军一世英名,在吐蕃却翻了船,吐谷浑除了国王慕容诺曷钵和几千亲信逃亡唐朝地界,被灭了国。大非川之战的失败,是大唐王朝在西北边疆最大的败绩。
从此,吐蕃年年侵扰两国边境。高宗派出很多名将,刘仁轨、李敬玄、刘审礼等,全都一败涂地,只有承风岭战役当中,黑齿常之率敢死先锋队夜袭敌营,总算挽回一点面子。但是吐蕃的势力已经从汉魏以来,扩大到版图最强盛,东接凉州松州,南到婆罗门,西拥龟兹疏勒安西四镇,北到突厥。
唐高宗面对吐蕃军事力量的强大,只好采用中书舍人郭正一的建议,尽量避免与吐蕃交锋,休养生息,严守边疆,同时重用在与吐蕃交战中多次获胜的黑齿常之,让他驻守两国边境。
公元679年,赞普去世,其子器弩悉弄即位,年仅8岁的小孩子不过是个摆设,国家大事仍然由论钦陵裁决。第二年,文成公主在吐蕃去世。此时距离她进藏已经38年过去了。
综上所述,文成公主的和亲作为大唐王朝应对吐蕃的外交政策,对于吐蕃政权来说,在经济文化上得到了非常大的帮助,进入了文明开化的先进社会,军事上在短暂的和平局面下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为进一步扩张版图做好准备。
而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和亲换来的是短暂的和平以及大量的财力物力,甚至是河西最好的九曲之地。
文成公主在异国他乡从青春少女熬到白发满头,没有夫君相伴,一生寂寞孤独。这桩政治婚姻对于她来说,和大唐或者后世的那些终老在碧瓦红墙里的嫔妃们没有什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和亲政策并没有给大唐王朝带来持久的和平和更多的利益。大唐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吐蕃凭借一次又一次的和亲,换来版图的不断扩张,连西北重要的河湟之地都被吐蕃占领。
和亲作为一种绥靖外交政策,政治形势一旦发生改变,根本不能达到最初预计的良好局面,自然不应该把这种政策当做百试百灵的良策。唐宪宗就曾当着臣子的面吟诵戎昱的咏史一诗,来讥讽和亲政策。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是辅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