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唐朝玄武门喋血,李世民带领秦王府众将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于玄武门。而后,李世民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尽快控制唐高祖李渊和朝臣。关键时刻,李世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尉迟恭和侯君集,由侯君集带兵控制外围的朝臣,尉迟恭手持兵器入宫见李渊,在这种局面下,李渊最终答应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侯君集因为全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预谋、策划、执行、善后等环节,被李世民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一时间,侯君集成了唐朝开国的大功臣。
侯君集在史书中正式出场,是比较浮夸的,《旧唐书·侯君集传》说:
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他刚投奔李世民的时候,为人轻浮,自称英勇无敌,却连弓箭都射不准。后来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李世民才渐渐意识到侯君集不只会吹牛,还是个狠角色,因此渐渐培养成为秦王府心腹,最终帮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
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也没闲着,他先作为李靖的副手,率军攻打吐谷浑,后来被封为吏部尚书。因为侯君集行伍出身,对政务并不娴熟,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侯君集还逼自己多读书。
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可见,在李世民看来,侯君集虽然是武将,但积极上进,表现还算优秀。
贞观十三年,侯君集迎来了人生巅峰,他被李世民任命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打高昌国。高昌国王鞠文泰听说唐军要来讨伐自己,非常不屑,对自己的臣子们说:“长安离我们七千余里,还有两千里的沙漠,沿途风沙漫天,等他们到高昌早就断粮了。”
事实上,高昌国王鞠文泰低估了唐朝军队,更低估了侯君集。
侯君集以迅雷之势急行军到了高昌国不远的碛口,等鞠文泰看到唐朝的战旗后,惊惧万分,竟然活生生被吓死了。《资治通鉴》云:
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
高昌国王被唐军吓死,他的儿子智盛继位,率兵抵抗侯君集,最终被侯君集轻松打败。侯君集攻入高昌都城,看到大量的西域珍宝,顿时爱不释手,于是不顾军纪,将大量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侯君集的手下看到主帅如此贪财,纷纷效仿,半天内,几乎将高昌国皇宫洗劫一空。
侯君集得胜而返,在给李世民的奏报上写道:
下其二十二城,户八千四十六,口一万七千七百,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攻下敌人22座城池,多么辉煌的战绩啊。侯君集夸耀自己的功劳,却对于自己私吞财宝的事情只字不提。
回到长安后,侯君集麾下的将士们因为分赃不均,最终将此事抖了出来,李世民听闻后非常震惊,立即下令捉拿侯君集,但是具体怎么处理侯君集,李世民犯了难。
按理说,侯君集率军灭掉高昌国,功勋卓著,应该重重奖赏。但侯君集私吞财宝,败坏军机,性质恶劣,即使杀了他也不冤枉。最终,李世民没有杀侯君集,也没有将他治罪,而是将侯君集释放,既往不咎。
实际上,李世民当时也想罢免侯君集,但唐朝名臣岑文本劝了李世民一席话,让李世民茅塞顿开。岑文本的话总结起来有三点意思:
第一,侯君集刚刚攻下高昌国,没过几天,你就要惩罚他。这会让所有人都认为:陛下只会记得臣子的过错,而忘记臣子的功劳。即:
虽君集等自挂网罗,恐海内之人疑陛下唯录其过而遗其功也。(《资治通鉴》)
第二,陛下培养将领,主要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打胜仗,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敌人。如果一个将领贪婪,他却能打胜仗,而另一个将领清廉,却不能战胜敌人,你觉得那个武将更合格?陛下要用他的长处,而不要老盯着他的短处。即:
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
第三,自古以来,武将大多贪财,这是他们的缺点。但有明显缺点的武将更容易驾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帝王的圣德。即:
斯则陛下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蒙宥而过更彰矣。
岑文本不愧为唐朝宰相,他这番话说下来,李世民顿时觉得醍醐灌顶,立即明白该怎么做。
于是下旨,释放侯君集和一众将领。不久,那些跟随侯君集一起私吞金银的将领纷纷请罪,从此对唐朝更加忠心。其他文武百官见李世民如此对待自己的臣子,也纷纷感动。因此可以说,李世民对此事的处理非常高明。
但是,唯独侯君集的表现不同,自从侯君集被释放后,他整日抱怨,认为李世民不该捉拿自己,从此对李世民心怀怨恨,最终还是走向了不归路。三年后,侯君集随太子李承乾谋反,东窗事发后,李世民看着被捉拿归案的侯君集,非常心痛。念及侯君集之前的功劳,没有连累他的妻儿。
人在最得意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唐朝名将侯君集,在取得大胜的时候自以为是,犯下大错,最终惨遭变故。平心而论,李世民并非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帝王,他处理侯君集事件的时候已经非常高明,但侯君集不思悔改,最终被杀。
明太祖朱元璋曾评价侯君集:
“非唐太宗忘功臣之劳也,由其恃功骄恣,自冒于法耳。”
可见评价之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