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国史应该早于鲁隐公元年
前770年至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名字因《春秋》而来。
《春秋》,是经孔子删订编撰而成的一部编年史,始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
那为什么孔子删订的《春秋》不从前770年开始或至少从前768年鲁惠公元年开始,而要从40多年后的鲁隐公元年开始呢?
有人说是因为鲁国的国史《春秋》就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记录起的。这明显是不正确的。历史学家已经考证,现存的《春秋》是经过孔子删定的版本而非鲁国国史原版。吕思勉先生在他的《先秦史》等多部著作中,明确指出:“盖孔子之修《春秋》,本以明义,故于元(原)文已有删定,非复鲁史之旧也。……鲁史元(原)文,有为孔子所删者矣。”
孔子行教图
到底鲁国原版的国史是从那一年开始的,我们现在已经完全不得而知。但鲁惠公时期的史料,是一定存有的,以下两点可以说明:
司马迁在《史记 鲁周公世家第三》里清楚地记录“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工”,太史公治史严谨,必定查阅过相关史料。
《左氏春秋》里,左丘明能把简陋得不能再简的《春秋》用大量的事实去解读,说明他手中必定有其它史料,否则,怎么能从一句“郑伯克段于鄢”里解读出郑武公娶妻、郑庄公纵弟、共叔段叛乱这一出春秋第一大戏来?
司马迁与左丘明查阅过的那些史料,到底出自何处呢?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周王朝历史研究室”,各诸侯国的历史大部分都只能由各国自己记录。两位历史巨匠所据以参考的资料极有可能就是存在于鲁国的国史里,所以,鲁国的原版国史,肯定不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而是从更早的时期开始的。
司马迁 话剧剧照
至于为什么孔子的《春秋》不是从鲁惠公开始,我认为原因大致应该是这样的
孔子删定《春秋》的目的,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正名”。这是历史上已经定论了的。《春秋》记录了前后两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则为二百四十二年),却只用了一万八千字左右,平均下来,一年才七十个字。再除去大量的“三年春王二月”这样的记录时间的字词,剩下的估计只有不到三分之二是有实质意义的内容。
比如,鲁隐公三年,《春秋》的内容是这样的: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即使加上标点符号,总共就七十七个字,其中就有二十九个记录时间的字,占了三分之一强。
孔子把一部国史删减得如此精炼,明显就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要“循礼”。
孔子心目中的“礼”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君王要尽君王的义务,臣子要负臣子的责任,父亲要尽父亲的义务,儿子要负儿子的责任。”
在孔子的理想里,君、臣、父、子各有责任和义务,不能错乱。同时,上下必须有序。从上往下乱,叫“贱”,从下向上乱,就是“僭”,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但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如孔子他老人家的意。在他眼里,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他有点惊惧,害怕世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孔子要用“春秋大义”来震慑乱臣贼子,用“春秋笔法”去讨伐乱臣贼子!
春秋初期鲁国位置图
既然为了“正名”,为了告诫世人,那么,《春秋》必须以“善”开始。我想,这就是孔子的《春秋》为什么从鲁隐公而不是鲁惠公开始的原因。因为,鲁惠公实在是不符合孔子理想中的“循礼”之人的形象。
鲁惠公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带头人
鲁惠公,前768年至前723年在位。他在位四十五年,做了些什么让孔子老人家很不爽的事呢?
四十五年,差不多半个世纪,鲁惠公留下来的事迹少得可怜,只有区区几件换来骂名之事:
第一件事:纳息。
《史记 鲁周公世家第三》记载,“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
很多人只知道公元前718年卫宣公的“新台纳媳”,殊不知鲁惠公在卫宣公之前就已经上演了同样的好戏。本来是要给公子息娶的宋女仲子,被鲁惠公揽入了怀抱。仲子的儿子公子允,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大概出生于公元前731年,再加上怀孕的时间,鲁惠公纳息的事至少比卫宣公早了十四年。很多人不知道,只因《春秋左传》没有记录。
鲁惠公这个恬不知耻的行为,对于宋国公室来说是奇耻大辱:本来是亲家,一晃眼变成了女婿,大家都是年纪相当的人,这让宋武公脸面往哪里搁啊?鲁、宋关系因此直接下降到冰点,还为此爆发了战争。
春秋时期女子图
第二件事:二嫡
在周王朝时期,“诸侯无二嫡”是一项普遍被认可并要遵循的原则。意思是作为诸侯只能够娶一位夫人,其他进入后宫的均为妾室。比如公子息的母亲声子便是妾室,但因为她是鲁国国君夫人的陪嫁,所以地位比其他妾室更高。而作为滕妾,声子的儿子就应该视为夫人的儿子,所以,公子息也就是鲁隐公应该是鲁惠公的嫡长子,也就是国君之位的合法继承人。
然而,鲁惠公不但把本来给公子息娶的媳妇仲子纳为己有,还把仲子立为夫人。结果第二个夫人的儿子成了嫡子,第一位夫人的儿子变成了庶子,这为后来公子允杀害鲁隐公埋下了伏笔。难怪《春秋公羊传》中会说“惠公之志为恶志,不当遵。”
第三件事:僭礼
秦文公接替秦襄王坐上了了秦国公的位置后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神游郦邑,看见一条大大的黄蛇从天而降,变成童子对他说:“我乃天帝之子,前来告诉你,天帝要令你为白帝,你可要好生为之!”
文公从梦里面惊醒,赶紧找太史敦来占卜。太史敦一番操作后对秦文公说:“这个梦是想告诉您,西边的白帝要赐福于您,您赶紧给白帝老人家立个祠堂好好拜拜。”
于是,秦文公下令调动全国钱粮,修建白帝祠,行郊禘之礼,为秦国祈福。
然而,这个可以跟天帝“交流”的“郊禘之礼”是天子才有资格举行的,秦文公明显是僭越了。
秦文公 剧照
按道理,鲁国作为周王朝的“执礼”之国,本应出来指责秦国的,偏偏鲁惠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反而羡慕起秦国来。于是派宰让去见周天子,希望周天子能让鲁国也行一个“郊禘之礼”。
周平王当然不会答应。鲁惠公因此生气了,上书说:“鲁国是周公旦的后人。您可知周公旦是谁嘛?就连你住的宫殿,这座洛邑城,都是我祖先给你修的。那为什么秦国能行“郊禘之礼”,鲁国就不行?你周天子既然不能禁止秦国乱来,难道还能禁我鲁国吗?!”
鲁惠公于是也僭越起来,搭了台子,行郊禘之礼,为鲁国祈福。
其它诸侯国看在眼里,想着你鲁国是礼仪之邦,是“执礼”之国,你都不讲规矩了,我们还等什么呢?!于是也纷纷僭越起来。周平王很生气,却又无能为力。
本该带头维护周王朝礼仪的鲁国,在鲁惠公手上却成为了“礼崩乐坏”的领头羊。孔子的《春秋》怎么能从一个“坏”的国君开始?
鲁隐公 剧照
那鲁隐公不坏吗?
确实不坏,至少他没有做什么让孔子老人家心烦意乱的事。
首先,鲁隐公是一个相当孝顺的人。
他爹把本来是他的媳妇变成他的后妈,他也没有生气,甚至一句怨恨的话都没有说过。
他爹把本该是他的国君之位给了后妈的儿子允,他也没有愤怒。在公子允还小,让他暂时代替管理国家时,他也没有趁机把国君宝座占为己有,一门心事准备等公子允长大后还政于他。只是没想到公子允被小人撺掇,以为鲁隐公不想把位置还给他而“先下手为强”把鲁隐公给杀了。
其次,鲁隐公是一个敦睦亲和的人。
他在位十一年,努力与郑国、宋国搞好关系;与邾国、莒国盟誓;与纪国结为亲家;调和滕国、薛国的矛盾……,一切依“礼”而行,将鲁国作为“执礼”之国的形象重新树立了起来。
最后,他还是一个安邦定国的好国君。
鲁隐公在位期间,充分利用各诸侯国之间的微妙关系,瓦解了国内费庈父分裂鲁国的阴谋。使鲁国在他执政时成为国内形势最稳定的诸侯国。
《春秋繁露》
后记
《春秋繁露》里说:《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是故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故圣者法天,贤者法圣,此其大数也;得大数而治,失大数而乱,此治乱之分也;所闻天下无二道,故圣人异治同理也,古今通达,故先贤传其法于后世也。
所以,《春秋》是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的,用它治国则能天下平,用他修身则能齐家安命。孔子寄予厚望的这样一本书,当然需要一个好的开始。
鲁隐公这样维护周礼的榜样人物,完全符合孔子希望《春秋》善始的要求。于是,孔子经过删定,把鲁隐公元年作为新版《春秋》的起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