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集合
【课文主旨】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 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就在它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寓意】
通过鹬蚌相争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
所以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典故】
《鹬蚌相争》的典故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
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
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小学语文#语文#学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