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阳虎的恩怨
孔子和阳虎从少年时就认识,并且结下“梁子”,此后两人的命运多次产生交集,恩怨不断积累,有人认为他们是“一生之敌”。但是要注意,孔子和阳虎之间并不全是个人恩怨,他们之间更多是由于政治立场、政治理念的差异所导致的对立。也就是说,他们主要是“政敌”。
1.阳虎羞辱孔子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十七岁,他的母亲颜徵在刚刚过世。一天,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设宴招待鲁国之士,孔子前往参加宴会,刚走到门口就遇到了阳虎,当时阳虎已经是季氏家臣,他呵斥孔子:“季氏招待士,你来干什么?”孔子吃了“闭门羹”,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史记》记载了这件事: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要说这也怪孔子,人家开宴会,你披麻戴孝地跑过去,不把你赶出来才怪。“要绖”即“腰绖”,是穿丧服时系在腰间的麻带或草带,孔子这身行头确实有点晦气。当然,阳虎之所以不让孔子参加宴会,最主要还是不承认他士的身份。“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意思就是说你孔子也算士吗?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陬邑大夫,按礼孔子可以继承贵族身份,当然是士,但显然阳虎不承认这点。当时孔子父母双亡,家道没落,再加上孔子本来就是他父母“野合”所生,也就是非婚所生的私生子,阳虎确实看不起他。《史记正义》中说:“阳虎以孔子少,故折之也。”认为阳虎是看孔子年轻,所以欺负他。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但这说明阳虎的年纪应该比孔子大。
2.孔子和阳虎不同的“政治站位”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季氏当时的宗主季平子与鲁国另一个贵族郈昭伯因为斗鸡结怨,季平子出兵攻打郈昭伯,后者请求鲁昭公施以援手,鲁昭公本就对“三桓”(鲁国的三大贵族势力,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不满,遂答应出兵。季平子联合孟孙氏、叔孙氏共同对抗鲁昭公,结果“昭公师败,奔于齐”。
在鲁国这场内乱中,阳虎作为季氏家臣出了很多力。《春秋左传》记载:“孟懿子、阳虎伐郓”。孟懿子是孟孙氏的宗主,阳虎不过是季氏的家臣,两人能并列,可见阳虎当时已经成为整个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孔子一生都以恢复周礼为理想,最重“君君臣臣”,在这场内乱中他选择了支持鲁昭公。鲁昭公流亡到齐国后,孔子也到了齐国,做了齐国丞相高昭子的家臣,并通过后者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孔子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就发生在此时。
3.孔子对阳虎避而不见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去世,季桓子成为季氏宗主。阳虎和季氏的另一家臣公山不狃一起驱逐了仲梁怀。仲梁怀是季桓子的宠臣,他恃宠而骄,与阳虎素来不合,又因为骄横惹怒了公山不狃。仲梁怀被驱逐引起了季桓子的不满。阳虎索性将季桓子也给囚禁起来,并强迫后者与自己盟誓,从此把持了鲁国朝政。“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阳虎由此开了春秋时代“陪臣执国命”的先河。所谓“陪臣”,也叫“重臣”,即臣之臣,比如说阳虎是季氏的家臣,而季氏又是鲁国的大夫,是鲁君之臣,阳虎相对于鲁君就叫陪臣。
阳虎专权以后,孔子对鲁国政事十分失望,“退而修诗书礼乐”。但是阳虎把持朝政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想到了孔子。《论语》有一章叫《阳货》,一般认为阳货就是阳虎,货是他的字,这一章的第一则记载了阳虎想请孔子出仕做官的事情。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虎想请孔子出来做官,但孔子认为他是“陪臣执国命”,不愿意辅佐,所以对他避而不见。阳虎想了一个办法,他送给孔子一头烤乳猪,这样孔子势必要当面回礼。但是孔子也很“聪明”,他专门找了一个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回礼,结果没想到两人半路上遇到了。阳虎就对孔子说“你有本事,却任由国家昏乱,算得上仁吗?想参与政事,却屡屡错失机会,算得上知吗?”孔子被将了一军。接着阳虎又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时间不等人啊。这下戳到了孔子的痛点,他只得答应道:“好吧,我会出来做官的。”阳虎说的虽然很有道理,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并不想在他手下做官,只是假意答应。
4.阳虎政变失败,孔子仕途升迁
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寤、公锄极、公山不狃、叔孙辄和叔仲志等人投靠阳虎。阳虎发动政变,决定彻底铲除“三桓”势力。他谋划杀掉季桓子,但不慎走漏风声,让季桓子逃走了。于是他又挟持鲁定公攻打孟孙氏,但连吃了两个败仗,最后只得逃到欢地、阳关。第二年六月阳虎再次被打败。他逃到齐国去搬救兵,但被齐国大夫鲍文子阻碍。阳虎在齐国被囚禁,他两次逃走,最终逃到了晋国,投靠了晋国大夫赵鞅。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道:“赵氏其世有乱乎!”认为阳虎很可能把赵氏也搞乱。
阳虎之乱平定后,孔子迎来了政治生涯的高峰。《史记》: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鲁定公任用孔子为中都的地方长官,孔子在任一年,成绩显著,很快就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又由司空升为大司寇,大司寇相当于国家最高法院的院长。鲁定公十二年,为了加强君权,孔子实施了“堕三都”计划,即废掉由“三桓”控制的三座私邑。孔子的计划最初得到了“三桓”的支持,取得了成功,但最后遇到巨大阻力,还是功亏一篑。孔子也因此得罪了“三桓”。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权力达到巅峰。齐国看到孔子在鲁国得势,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对自己不利,因此用“美人计”让鲁定公怠于政事,孔子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祀,作为大夫的孔子没有分到应得的祭肉,他觉得在鲁国已经难有作为,决定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5.孔子因为长得像阳虎而遭围困
在孔子大概五十九岁的时候,他准备到陈国去,途中经过匡地,当地的百姓误以为是阳虎来了,将孔子师徒一行团团围住,因为阳虎曾经虐待过匡地的百姓。《论语》中“子畏于匡”说的就是这件事。为什么匡地的人会误以为孔子是阳虎呢?《史记》中的说法是“孔子状类阳虎。”孔子跟阳虎长得非常像。有人据此推测孔子和阳虎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这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
如果非要说孔子和阳虎之间的“同”和“异”,我觉得他们相同的地方有:一他们都是底层贵族出身,比较有革命精神;二他们都是很有政治才能的人,并且都得到过机会施展拳脚。不同的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不一样,阳虎的方式实际上是革命,而孔子只能算是改良,但他们最后都失败了。孔子和阳虎的恩怨从根本上来说,可以看作是两种政治理念的博弈,反映了当时鲁国动荡不安的政局和春秋晚期中国社会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