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太子丹,做了最有勇气的两件事。派出了勇士荆轲刺杀秦王,换来的是一曲慷慨悲歌。秦国没打算停手,他们的目标一直是统一天下。而燕王却战战兢兢地将太子丹给杀了。难道这样就能挽救燕国吗?事实上并没有。一颗脑袋换一国之安宁?你还是太草率了。
易水河没有眼泪
荆轲走的那天,有风。
高渐离和荆轲相互唱和。那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了后世最流行的分别曲。大家都知道,这一去真的不会回来。
太子丹悄悄的落泪。他想拯救自己的国家。可是燕国久居北国,人少力薄,面对强大的秦国,完全没有正面对抗的势力。那么只能出一个奇招。
太傅鞠武曾对太子丹说,要想拯救燕国,必须用一名刺客,等杀了秦始皇说不定天下会有变化。
那么谁可以担任?鞠武推荐了田光。可是田光自己并不认为如此。身体上已经无法支撑进行刺杀这样高难度的做法。于是他又推荐了一个人。
就是荆轲。
荆轲说,让我去,可以。但是我需要一个人的脑袋。
太子丹想了想说,是樊於期吗? 荆轲默然。
樊於期,一名从秦国逃到燕国的大将。在太子丹手下做起了门客。既然主上有需要,那何必在乎一个脑袋呢?二话不说,就自刎死了。
太子丹很伤心,但是没有办法,刺杀秦王是他们最后一招。
荆轲不在乎。他只是一个刺客。刺客的字典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因为失败后的刺客下场也是变成一个脑袋。
樊於期的头、徐夫人的匕首、高渐离以及督亢地图。
一切都齐了。可以上路了。
荆轲走的那天,太子丹哭了。他多么希望能够成功 。
失败的刺秦
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事件的结果:荆轲刺秦失败。
关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比如匕首太短、秦王的闪避属性太高、秦舞阳弹奏的太过于紧张,破坏了整体节奏,又或者荆轲的水平太差劲。
反正,秦王躲过一劫,而荆轲和秦舞阳被剁成肉泥。
嬴政很生气,小小燕国还想来弄死?做梦。
说完,就大笔一挥,派出了精锐部队准备攻入燕国都城,抓太子丹以泄愤。
当然,抓燕丹只是一个借口,目标还是要统一天下。
于是,王翦和辛胜带着大队人马就开过去要消灭燕国。
此时燕国才感受到与第一次亡国是这么的接近。燕王喜愤愤地看着儿子,这祖宗的家业算是要毁在你的手上了。
燕丹此刻也感到了后悔。为何不听鞠武的那条比较漫长的计策呢?
函首安边
燕王喜心里思考的就是将眼前的危机还度过。至于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他不在乎。
始皇二十一年,燕国都城被秦军攻占。燕军不得不退保辽东。但这又能如何?都城都没有了,在辽东苦寒之地也不过就是等待灭亡。
可是燕王喜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的错。
也许杀了太子丹,能保住国家?代王嘉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可行的方案。
而燕丹的想法是,我得赶紧逃。但是天下又有哪里能逃呢?
在衍水边,他退无可退。
是否也想起了易水河边的荆轲?
太子丹到底还是成了一具无头的尸体。此时他的脑袋正在送往咸阳的路上。
而此后的燕国终于获得了4年的喘息。燕王和代王在惶恐不安中,继续他们的醉生梦死。直到秦国大军的再次到来。那已经到了战国的最终章。
尾声
故事的结局是悲剧。但是太子丹的举动却千古流传。
司马光说,你太年轻了,考虑不周全,要为这件事负全责。
司马贞说,督亢不就,卒见芟夷。意思是都亢地图救不了燕国最终族灭的下场。
可是更多人对于太子丹是同情,正如为荆轲而感到惋惜。他们是有勇气的英雄,至少他们正在的反抗过。
衍水改名太子河,记录的就是这样的一场悲壮。
而易水河依然叫易水河,那是留给荆轲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