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秦庭》,是京剧中的一出传统剧目,故事主人公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吴国兴兵伐楚,他不辞艰苦去秦搬救兵,以忠臣形象名留史册。
而曾经称霸一时的楚国之所以引来这场灭顶之灾,还要从申包胥的老友,那位大名鼎鼎的伍子胥说起。
春秋二胥
伍子胥为父兄复仇,也是先秦一桩有名故事了。话说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极之言,先是强纳自己的儿媳,罔顾人伦,而后又要杀苦心劝谏的太傅伍奢。
这伍奢有两个儿子,长子伍尚与次子伍员(亦即伍子胥),杀老子还不够,费无极怂恿平王把老伍家两个儿子骗来一起杀,免得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那哥俩儿不是傻的,一合计这是个圈套,哥哥说:咱们都逃了,是弃父亲于不顾;咱们都死了,便无法还伍家以清白。这样吧,你向来聪明过我,我回去为父尽孝,你逃走为父报仇。
“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左传·昭公二十年》
于是伍尚慨然与父赴死,伍子胥则怀着满腔仇恨,逃亡到吴国等待复仇之机。
明君手下不止有一位肱股,昏君手下也往往不止一个奸佞。楚国除了费无极外,还有一个贪吏子常,曾趁着蔡、唐两国朝楚时,向二国君索要玉器好马,不给就扣着不准走,极侮辱之能事,气得蔡唐国君发誓与楚不共戴天。
积累的怨怒总会爆发,应报虽迟必至,鲁定公四年,以吴为首的三国联军发兵伐楚,五战五胜,一直打到楚国国都郢,当时辅佐吴王阖闾的正是伍子胥与兵圣孙武。
楚国溃不成军,等到吴军入城后,按资排辈将楚公室的妻妾睡了个遍(“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穀梁传》),伍子胥更是鞭楚平王墓三百下(一说鞭尸),以泄心头之恨。
这边楚昭王则带着妹妹狼狈出逃,先跑到江南云梦之地,差点被刺杀,之后又逃往随国,要不是占卜不祥,又差点被人家交给吴国。
如此窝囊憋屈,触动了老臣申包胥的爱国大义。
想当初申包胥与伍子胥交好,伍子胥在家仇之下,曾对他说:“我必覆楚!”那时申包胥同情朋友的痛苦遭遇,还曾鼓励他:“勉之!子能复之,我必兴之!”
——努力吧朋友!你能够覆灭楚国,我必能复兴楚国!
或许有人疑惑,申包胥既然爱国,为什么还要勉励伍子胥复仇呢?
其实在春秋时期,复仇之风颇为盛行,无论国与国之间的“虽百世必报”,还是民与民之间的“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在当时都是很正常的想法。
在如此风气之下,也无怪乎申包胥说出那样的话了。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不阻挡好友追寻他的前路,自己同样有要坚守的道义。
《春秋繁露》有言: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说的就是这两个人吧,国仇与家恨,不论轻重,只论当为与不当为。从此以后,你我各安其分,各求其所,你报你的父仇,我赴我的国难,你能覆楚,我必兴楚!
申包胥没有忘记他的诺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重担猝然又必然地落在此人身上。申大夫决定:
求兵救楚。
向哪一国求兵是个问题。在当时,放眼中原能与吴国抗衡者,无非晋、秦两国。顺带一提,吴国这个弹丸小地当初正是被晋国一手扶持起来,用以制衡楚国的,不曾想晋国培养的这条看家的犬,一个不留神,已经成长为震山的狼,睥睨四顾,鲜有敌手。
——与楚国世代相争的晋国会出手相助吗?显然不会。于是申包胥的目标只剩下秦。幸好秦楚是姻亲之国,楚昭王是秦哀公的外甥,申包胥在路上行了七天七夜,脚跟磨破,口唇干裂,却未曾停下西进的步伐。
因为在身后等待他的不仅有倾圮将亡的社稷宗庙,还有正在遭受战火屠戮的楚国百姓。
可叹我受风霜精神损坏
可叹我行烈日面带尘埃
可叹我走高山脚跟磨坏
可叹我过山林路遇狼豺
路途中受了些多少挂碍
我只得饥不餐、渴不饮、昼不息、夜不眠
登山涉水、舍死忘生、披星戴月、一步一步走进了秦庭来
——京剧《哭秦庭》
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顺利。你说娘家人挨揍了,老秦公能坐视不理吗?他还真能。
史书对秦哀公的评价是:素沉湎,不恤国事。为怕引火烧身,秦国见到申包胥的第一反应是推搪,客客气气地表示:哎呀申大夫你远来辛苦了,先到宾馆歇歇脚,有什么事儿以后再说吧。
申包胥闻音知意,当下苦叹,国君还在外面颠沛流离,我怎能有心情饮食安居?求见无门,别无他法的申包胥只好使出最后的办法:哭!
京剧中是真的泣血,不忍猝睹
黄金百战穿金甲,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历来被看做软弱的象征,强者不屑于哭,弱者也不喜欢哭。可是当一个人真的走投无路了,除了哭,他能怎么办呢?更何况申包胥之哭并不柔弱啊,那是柔中之刚,孱中大勇。
他不是为自己哭,而是为家国大体,这哭声是国破山河,是杜鹃啼血,是对楚国立世六百年峥嵘往昔的喟叹。这哭声穿透秦庭,延宕七日不绝如缕。
想起了楚国事好不伤怀
老王爷楚鬻熊受封周代
到庄王成霸业名震江淮
传到了平王爷朝政败坏
信用那费无极奸贼狗才
……
昏平王纳儿妻人伦败坏
老伍奢上殿去本奏金阶
费无极顶一本昏王宠爱,
顷刻间将伍门三百余口,一刀一个具被刀裁
那伍子胥报父仇身为元帅
借外兵杀本国该也不该?
最可恨我国兵连连 战败
我主爷避大难逃出宫来
为大臣我焉能坐观成败,坐观成败,我主爷呀!
——京剧《哭秦庭》
后人多有认为,史料对申包胥不吃不喝哭七天的描述有夸张之嫌,毕竟他之前刚刚不眠不休赶了七天路,紧接着再哭上七天,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
但这不妨碍体现申包胥的一片赤胆忠心,也幸而,秦哀公的心不是铁打的,在听到申包胥泣血的哭诉之后,秦哀公终于坐不住了,赋出那首后世广传的诗歌《无衣》,点将子蒲与子虎,帅兵车五百乘救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得知秦国出兵的那一刻,申包胥向秦公九叩首而谢。
也是吴国这个时候出现内乱,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既王回吴自立为王去了,于是秦兵先灭唐国,其后又大败吴军,这才保住楚国。
等到楚昭王平安地回归王位,准备按功行赏时,大功臣申包胥反而辞退不受,说:我做这一切是为了君王,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如今大王您已平安归来,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以后人看来,楚平王并非“帝王之君”,申包胥却无疑当得起“帝王之臣”,这是申的不时,又是楚的大幸。
为臣者,当如是。赤忱者,当如是。
写在最后
说完了申包胥的忠君,回过头再说说伍子胥的“叛君”。
关于伍子胥这个人物的争议一直很多,分歧点无过于他引外敌攻伐祖国的做法到底应不应该?
前面说过,在那个时代包括儒家在内都很崇尚复仇之风,所以不但嫉恶如仇的司马迁赞叹伍子胥: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隐忍而就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连楚国本土的屈原夫子,也对去楚投吴的伍子观感不差: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伍子胥的结局,因谗臣伯嚭的挑拨被夫差扔入钱塘江中,这番与屈原相似的经历,还因此引发了端午究竟是为了纪念谁的争论,此处不作论议。
等发展到后来皇权不断集中、威凛不可侵犯的朝代,伍子胥的做法才出现越来越多的否定声音,认为君为臣纲,伍子胥个人的仇恨再深,无论如何也不该引外敌覆灭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