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无锡,历史上曾存在过诸多求学问道之地,尤以书院为盛,这与无锡崇文兴学、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关系密切。那么你知道无锡有哪些书院吗?下面本文盘点了无锡的书院名单,包括无锡东林书院、无锡二泉书院、无锡安阳书院、无锡蒋子书院、宜兴东坡书院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无锡十大书院
1、东林书院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
2、二泉书院
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二泉书院建于1516年,从现在惠山上残存的海天石屋及听松坊书院遗址看,当时的范围很大。据史载,时有海天亭、超然堂、点易台等十五景。邵宝在此讲学11年,教导学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宝病逝后改为祭祀他的祠堂,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修复在清朝道光年间,但面目全非。走进门厅,穿过君子堂,远远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宝像,不由让你肃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过去,怀念童年。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观山路惠山听松坊53-11号
3、安阳书院
安阳书院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八年(1882年)落成,四面环河,东面有一座小型石拱桥可通。桥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阳山石结构。书院坐西向东,原布局为“两进两侧厢”,三面有廊,中为天井。共有房屋十余间,均为硬山顶建筑。现除南侧厢五间已拆除改建了新房外,其余都较完好地保持着原状原貌。书院大门在第一进正中,面对小石桥。向天井一面有砖细墙门,门额上刻有“樾朴作人”四个篆书大字,似为校训。门外有古银杏两棵,树龄约200余年。整个旧址占地约400平方米,环境清幽,格调高雅。2003年6月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镇霞客大道
4、蒋子书院
蒋子书院,无锡历史上首个状元蒋重珍读书的地方,书院内有:蒋子阁,八德龙潭,龙井,卧龙石,独露堂,龙字碑廊,历代文人咏雪浪山诗文化碑刻,科举文化馆,茶文化馆,科教园展览馆等景点。蒋子书院分为中、东、西三个组合小院。进入中院看到是书法家钱茂生先生书写的“状元极地”匾额。所谓“状元极地”是指古代学子通过努力,登上科举考试的最高峰,即进士第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极地”,蒋重珍就是这样的学子。院内还有一些资料是关于科举文化的,江南状元榜、无锡历史上的八个状元以及十九个进士。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487号
5、宜兴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与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苏东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才华横溢,对我国文学艺术的日臻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尤其散文,为世人称道,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东坡书院座落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这里树木葱茏,鸟语啁啾,一条小河从院门前静静的流过,环境十分雅致;院内建筑整齐壮观,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根据史书记载:东坡书院建于北宋年代,虽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天灾人祸,但代代乡党重文厚教,募资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
6、巡塘古镇万和书院
巡塘古镇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因小镇坐落于古巡塘河畔,三面环水故得名"巡塘镇",小镇街河相依,为无锡南部的重镇之一。古镇的万和书院占地八亩,建筑四进;北枕金匮,南朝太湖。环水芳墩,似投莲影,址曰莲花;克明俊德,和育万物,院名万和。中轴三厅,匾额曰和敬、中和、万和;东辅一隅,疏敷以庭院、水榭、长廊;西设讲习堂,置座百余;东北有亭,书名敦艮,取《易》止义,以自警也。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7、师范的述之科学馆
无锡师范钟楼及述之科学馆在无锡城区学前街27号。建于1933年,是老校舍中至今全保存完好的两幢。钟楼面阔五间、二层,其间钟室部分升高三层、立面呈“凸”字形、向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无锡师范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庄严的述之楼被青翠的绿藤和植物包围,显得宁静而充满生命的力量。许多从这里走出来的人,都深深记得白色钟楼,那秀丽的形象,是师范精神的象征。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学前街27号
8、湖上书院
湖上书院位于太湖新城,格致中学院内。原址系1937年由上海桐油大王沈瑞洲捐建的沈氏小学和锡南中学,为当地光大教育事业的象征,也是太湖新城地区唯一的民国校园建筑群。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建筑群,无锡教育部门对它进行了修缮保护,并将之建成区域性教育研究和交流平台。走进书院,一股浓郁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曲径小道、参天古柏,清水砖墙、明式家具……见证着一段段曲折的历史,诉说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9、果育学堂
果育学堂,旧址在无锡荡口镇(今鹅湖镇荡口小学内)。系儒商华鸿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后改名为“华氏私立鸿模学校”。虽是小学,却有钱伟长、钱穆、顾毓琇等人,旧址在无锡荡口镇(今鹅湖镇荡口小学内)。系儒商华鸿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后改名为“华氏私立鸿模学校”。虽是小学,却有钱伟长、钱穆、顾毓琇等人早年在此任教,可见当时无锡办学育人风气之兴盛。钱穆十岁入果育小学接受正式教育,生于斯,长于斯,乡土文化影响其一生。研究人士表示,无锡能走出钱穆等众多学术大家并不是偶然的。在清末民初,无锡以重视教育享誉全国,清末时,无锡城乡已开办有规模的新式学堂120多所,后来还被民国政府评为“教育模范县”。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荡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