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中的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最终由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分割的局势。而秦国在不断壮大的时期中,也曾遭遇到不同程度上的抵抗。其中苏秦便合纵六国一起攻打秦国。虽然最终秦国击退了六国之兵,但是也依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最终还是用反间计解决了掉了苏秦这才彻底结束了六国合纵灭秦的计划。可见这其中苏秦的厉害之处,只不过苏秦身为纵横家,虽然不得善终,但是却也影响了很多人,其中苏氏一族便受到了苏秦思想的影响。
(战国地图)
苏代这个人在历史上,虽然并不出名,但是身为苏秦的族弟,苏代受到了苏秦的影响,也主张的是纵横家的思想,并以此在战国之中效力诸侯。那这个苏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身为苏秦的弟弟,他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回顾战国时期的历史,做些简单的探讨,去看看苏代是一个怎样的战国人物吧!
(苏代(战国时期纵横家))
⑴受哥哥鼓舞,立志学习纵横之术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孔子首创私学,成为万圣先贤。而当时社会,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为当时的学术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以助于先秦时期诸子先圣,百家争鸣。其中相传鬼谷子一派便主张纵横之术。发展到后来,学优者便要属苏秦这个六国之相了。他以自身辩才,看透天下大势,出入六国主张合纵灭秦,最后组成了六国灭秦的联盟,由他成为了联盟之首,一时之间轰动七国,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苏秦依旧名留青史,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传说。
(鬼谷子图)
但是苏氏一族并不是仅仅只有苏秦有其才能,他的族弟苏代和苏厉二人其实都有极好的才能,而且苏代其人看到自己的哥哥苏秦以自身所学的纵横之术,名扬七国,还顺利的合纵灭秦。苏代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看到哥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将入相,苏代便也向苏秦学习,专心研读了纵横之术,后来为燕王和齐王效力,立下了不少的功绩。
(苏秦影视图)
⑵继承苏秦合纵的思想,联盟众国抵御秦国
在苏秦死后,苏代并没有在赵国继续像苏秦一样侍奉赵王,而是在拜别孟尝君之后,前往了燕国。燕国和齐国两国相依,苏秦死在了齐国,生前曾受到燕王的礼待,所以苏代在求见燕王的过程中十分的顺利。
不过苏代并不是想简单的做一个谋士,而是想要继承自己兄长的志向,所以在去到燕国之后,他还辗转了各个国家,和自己的弟弟苏厉一起,以燕国为基地联络其他六国。在他们的继续游说之下,先后有诸侯和君子都加入了他们的这个合纵的联盟,只不过秦国势力日渐壮大,六国之中有各自为政,再加上秦国远交近攻的谋略,苏代和苏厉只能勉强维持燕国的这个联盟,虽然得到了各诸侯国众多人士的仰慕,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军事支持,再次六国合纵灭秦。只能做到抵御秦国的地步而已。
(合纵灭秦地域图)
⑶侍奉燕王哙,止赵伐燕
在燕国之中,苏代受到了礼遇,因为精通于纵横之术的苏代,辩才了得,擅长游说。而现在著名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就是出自于苏代的口中。当时燕国因为苏秦的事件,受到了齐国的忌惮,两国之间摩擦不断,这个时候,赵国和燕国之间也存在矛盾,两国也似乎即将开展战争。
所以苏代就接受了燕王的指派,前往了赵国希望能够阻止赵国讨伐燕国。这时苏代便向赵王举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以此来代指燕国和赵国以及一旁虎视眈眈的齐国。这样形象的举例说服了赵王,而且也常被后世沿用。从此事中便可见苏代的实力所在。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图)
不过聪颖有才学的苏代还是卷进了燕国皇室的混乱之中去了,当时因为苏代的一表人才,所以燕国当时的宰相就择选了苏代作为自己的女婿。这本来是好事,只不过这个宰相想要谋取燕国的政权,苏代和其合作,但是燕王最终选择了昭王作为后继的燕王。昭王和苏代属于敌对势力,所以苏代只能呆在齐国,侍奉齐王了。
(赵且伐燕,苏代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⑷归附齐国,助燕败齐
呆在齐国的日子并不是苏代最终的归宿,而是在和齐王虚以委蛇的时候,苏代前往了魏国。不过魏国与燕国交好。所以魏王想要抓住苏代,将苏代送于燕昭王。只不过苏代并不是没有准备的人,他使用了计谋,游说了魏王,最终得到了魏国的释放,最后他去到了宋国。当时的宋国只不过是一个危及的小国,处处受到齐国的压制。为此宋国君主便向苏代求救。
苏代见此,清楚的知道天下大势的他,很清楚现在的局势,于是在宋国之中写了一封信件给当时的燕昭王。想劝服当时的燕昭王把握时机,和宋国一起向齐国复仇。
燕昭王深受感动,因为苏代一直侍奉燕国的原因在于,当时苏秦身死之后,是燕国向苏氏一族提供了援助,所以苏代对于燕国始终是忠诚的。于是燕昭王抓住了这次的时机,再次启用了苏代,苏代回到燕国之后,经过他的谋划,最终燕国打败了齐国,逼的齐王都逃离了齐国都城。
(春秋战国门苏厉图)
通过对战国纵横家苏代的简单探讨,我们也知道苏代其人,虽比不上自己的哥哥苏秦那般做出了大作为,但是并不代表其人是不如自己的哥哥的。因为从现在保留了历史故事中来看。苏代出游各国之间,能够出入朝堂,看透各国之间的大势,来往其中,不仅保全住自己,还能够继承苏秦的合纵联盟,可见他的才能其实是不输给苏秦这个人的。只不过历史之中被人铭记的往往是做出大事记,大事件的人物。但是剖析历史却不能如此的简单,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实早已经在现世模糊,但是发掘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打破一些刻板的映像,全面的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