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楚顷襄王辞世,楚考烈王继位,黄歇在秦国逃过一死,回国之后一步登天。秦国之所以放过黄歇,是因为反正杀了他也没用,最多只能泄泄愤,不如卖个顺水人情,拉近秦楚关系。

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

果然秦楚关系马上就被拉近了一步,就在本年度,也就是楚考烈王继位之后逾年改元的第一年里,仗都没打,楚国就向秦国割让了一片土地。《资治通鉴》的原文是“楚人纳州于秦以平”,这是从《史记·楚世家》抄录来的,但《楚世家》脱漏了一个字,楚国割让的地方不是“州”,而是“夏州”,具体位置众说纷纭,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割让夏州之后,楚国越发走下坡路了,二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楚考烈王继位之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割地求和,对秦国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再看韩国这边,范睢把韩国当成秦国东进征途的第一关,煞费苦心要打一场灭国之战。白起在前线忠实执行了范睢的部署,三招两式之下就截断了韩国北部上党郡和韩国腹地的交通,使上党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上党最高长官冯亭面临艰难的抉择:死守的话,大概率守不住;投降的话,实在不情愿。还能不能在绝境当中找到一线生机呢?冯亭跟当地老百姓商量:要不咱们加入赵国吧?赵国如果接收了上党,秦国一定转攻赵国,那时候赵国为了应付秦国,只有跟韩国联盟。只要韩、赵两国齐心协力,就足以抵抗秦国了。

看来上党百姓都能接受这个方案,冯亭就派使者到赵国,说韩国守不住上党了,但上党人民不想当秦国人,甘愿当赵国人,所以上党17座城邑从土地到人口,希望一并献给赵王。

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

上党人的心情其实很容易理解,韩、赵原本是一家,历史记忆和风俗习惯大差不差,而且上党和赵国接壤,彼此之间熟悉度高,也没结过多大的仇。如今火烧眉毛,两害相权取其轻,做赵国人显然比做秦国人好多了。在三晋人民看来,秦国就是虎狼之邦,忍不了。

赵国这边,赵孝成王年纪还小,毫无政治经验,原本由母亲赵威后摄政,但赵威后前年已经身故,赵孝成王也就开始亲政了。他大概万没想到自己亲政还没多长时间,天上竟然掉下来一块大馅饼来,准准地砸在自己头上。这件事应该怎么理解呢?是不是自己德高望重,所以上天眷顾、天下归心呢?

赵孝成王确实有点发飘,但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不能轻易决断,要找两位叔父商量。

赵孝成王的两位叔父,就是赵惠文王的两个同母兄弟,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

平阳君的意见是:拒绝。道理第一条:“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这是原话,意思是说,对于那些平白降临的利益,聪明人不以为利,反以为害,拒不接受才是上策。

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只是常识,我们都知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但问题是,从理智上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从情感上抵御得住诱惑却不容易。当巨大利益摆在面前,情感往往就会压倒理智,把理智挤压得没有任何运作空间,人就开始头昏脑涨了。这种情况,就叫利令智昏。我们马上就会看到,“利令智昏”这个成语正是从赵国接收上党这件事来的。

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

当平阳君摆出了“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这个道理,赵孝成王很不以为然,说自己以德服人,这就是上党人民愿意加入赵国的理由,怎么能说“无故”呢?

平阳君继续解释,说秦国费了这么大力气要吞掉上党郡,结果寸土未得,却被我们赵国坐收上党全境,这让秦国怎么想得通?上党这些韩国人之所以不投降秦国而投降我们赵国,分明是要嫁祸给我们啊。

“嫁祸”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原话的上下文是“欲嫁其祸于赵也”。

今天我们给历史复盘,觉得平阳君这番话入情入理,但赵孝成王不爱听,转头去问平原君。平原君的意见和平阳君相反,跟赵孝成王当然一拍即合。就这样,赵孝成王请平原君亲自出面,接收韩国上党郡,封冯亭为华阳君,待遇是3座万户人口规模的大城。

冯亭原先的身份是上党郡守,上党郡下辖若干个县,每个县都有县令,赵国给县令们的封赏也很厚道,是3座千户人口规模的小城,还授予侯爵。但到底是每个县令享受3座小城的赋税还是所有县令共享3座小城的赋税,原文表达不清,我们也不必深究了,总之待遇很高。除此之外,从低级官吏到普通百姓,每个人进爵3级。

看来赵国也实行了秦国那种全民授爵的制度,但具体的爵位等级和授爵标准缺乏记载。

赵国倒是乐得慷慨,但冯亭哭了,不愿意见赵国使者,说自己不忍心出卖主君的土地换来自己的封邑。很难说冯亭惺惺作态,因为根据《史记》的说法,后来他并没有安享富家翁的生活,而是参加了长平之战,追随赵括战死沙场,而在《战国策》的记载里,冯亭拒绝了赵国的封赏,回到韩国复命去了。

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

从白起伐韩到冯亭献土,《资治通鉴》这段记载主要取材于《史记·赵世家》,但删掉了两段很有意义的内容,首先是平阳君的分析当中,提到秦国具备三大优势,分别是牛耕、漕运和奖励提成机制——牛耕章味着粮食耕种效率高,漕运意味着后勤转运成本低,奖励提成机制意味着士气旺盛。所以平阳君认为秦国已经占据了制度优势,惹不起。既然惹不起,那就别去惹。

另一段被删掉的内容,是赵孝成王做的一场怪梦,他梦见自己穿着一件左右颜色不同的衣服,乘着飞龙上天,半途坠落下来,看到黄金和美玉堆积如山。醒来之后找专业人士解梦,得到的解释不太乐观,说衣服意味着“残”,半途坠落意味着“有气而无实”,黄金美玉堆积如山意味着“忧”。这个解释一点都不明朗,不过,就在3天之后,冯亭的使者来了,带来了献出上党的提案。

赵国的历史上,怪梦接二连三,这就使得《赵世家》在《史记》的所有“世家”当中显得尤其突出。清朝学者李景星从文学角度盛赞《赵世家》,说通篇最妙的地方就在于“以四梦为点缀,使前后骨节通灵”。李景星所谓“四梦”,第一个梦发生在春秋时代,我们不管,后面的3个梦,一是赵简子梦见登天,这就为赵无恤接班和“三家分晋”埋下伏笔,二是赵武灵王梦见美女,这就为沙丘之乱埋下伏笔,最后一梦就是赵孝成王的这场怪梦,为长平之战埋下伏笔。

如果赵孝成王这场怪梦真是出于后人附会的话,那么涵义一点不难理解:“残”意味着赵国被打残了,“有气而无实”意味着赵国接收上党貌似得了天大的便宜,其实血亏,黄金美玉堆积如山,意味着国家的真正财富——人——损失惨重,尸骨堆积如山。

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历史上赵豹和赵胜是兄弟吗(揭秘两人为何反目成仇)-风君娱乐新闻

赵国接收上党,直接引发了长平之战。司马迁认为平原君应该担责。所以在《史记》里给平原君盖棺定论,说他虽然是一位“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未睹大体”,他对上党的贪图正应了俗话说的“利令智昏”。司马迁短短一句话,给我们贡献了“翩翩浊世佳公子”这个短语和“不识大体”、“利令智昏”两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