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赵雍,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任君主,赵肃侯之子,生于公元前340年,十五岁时即位。

在位二十七年,任内推行“胡服骑射”国策,促使赵国逐步强盛,前295年,赵国发生“沙丘之乱”,赵雍被囚禁致死。

赵国周边有中山国、林胡部落、楼烦部落,赵武灵王在与这些宿敌多年征战期间,发现了骑射部族穿的胡服十分方便作战。

于是下令,全国军民改穿胡服,骑乘战马射箭作战,史称“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吸取了胡人作战灵活的优点,同时加强军队纪律,摒弃了胡人作风散漫的缺点,这是典型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赵国逐步掌控战场的主动权,先后灭掉中山国及林胡、楼烦部落,赵国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前303年,即赵武灵王在位的第二十五年,赵武灵王的第二任王后吴娃病逝。

赵武灵王异常悲伤,因此答应了吴娃临终前的请求,废掉了太子赵章,改立吴娃生子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299年,四十几岁的赵武灵王正值壮年,却突然宣布传位王子赵何,自号“主父”,类似后世的太上皇。

春秋战国的赵雍被谁饿死(揭秘赵雍死亡的真相)春秋战国的赵雍被谁饿死(揭秘赵雍死亡的真相)

赵惠文王

赵何即赵惠文王,即位后,大臣开始倒向新的主子。

公元前295年,主父想要封前太子赵章为代王,目的是想分散赵惠文王的权力,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但遭到国相肥义等大臣的坚决反对。

前太子赵章是赵武灵王的长子,生母为韩氏夫人。

赵章被废之后,虽然精神萎靡不振,但对父亲依然孝敬如初。

赵武灵王感到很过意不去,于是暗示赵章动手和弟弟争斗,自己从中调停,最终重掌大权。

某日,赵武灵王以到沙丘(今属河北邢台)看墓地为由,命两个儿子赵章、赵何随行。

抵达沙丘后,赵武灵王和长子赵章居住在一座行宫,赵惠文王赵何独居一宫。

赵章手下的谋士田不礼建议弑杀赵何,而后控制赵武灵王夺取王位。

赵章就以父亲的令牌去请弟弟赵何入宫议事。

国相肥义十分谨慎,他劝阻赵何不要去,自己去试探一下,一旦回不来,就证明有变,可派遣公子赵成、大将李兑出兵勤王。

肥义来到主父的行宫,很快就被赵章和田不礼诛杀。

赵章准备再度召赵何入宫,因为肥义事先的提醒,赵何闭门不出,得知肥义被杀,赵何怒斩使者,随即命令卫队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

赵章的卫队和赵何的卫队展开了血腥的厮杀,不久公子赵成和大将李兑率军赶到沙丘,赵章的卫队很快败下阵来。

春秋战国的赵雍被谁饿死(揭秘赵雍死亡的真相)-风君娱乐新闻春秋战国的赵雍被谁饿死(揭秘赵雍死亡的真相)-风君娱乐新闻

​赵章只好退入宫内,李兑等将士强行闯入宫中,当着赵武灵王的面,斩杀了赵章和田不礼。

李兑等人不想承担弑杀主父的罪名,于是就将王宫围困起来,断绝外界为宫中提供水和食物。

赵武灵王不能出门,宫内残存的食物吃光之后,就挖掘老鼠幼崽吃,老鼠找不到了,就掏鸟窝吞食鸟蛋和雏鸟,维持了一段时间。

三个月后,李兑等人才进入宫内,发现赵武灵王已经饿死了。

公子赵成向赵惠文王赵何汇报了消息,赵何痛哭一场,而后厚葬了赵武灵王。

后人写诗感叹此事: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明于此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