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被老师批评了,但是他请教孔子的这个问题确实与众不同。别人都人请教仁、政、义等等,而他可好,请教怎样种地。其实樊迟的问题并没有表面看的那样浅薄,他应该是从怎样做好一名管理者的角度去请教种地相关问题的,如果这样看,我们又一定会说这样没错啊,作为一名管理者怎能不懂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这些细节问题呢?但是孔子还是对樊迟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段对话被记载于《论语.子路篇》第四章,其原文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

“稼”,种五谷曰稼;“圃”,种蔬菜曰圃。

“小人哉,樊须也”,此处对樊迟给予的“小人”评价,一般认为并不是与“君子”对立的小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孔子是评价樊迟见识小、格局太小;另一种则认为孔子是评价樊迟依然还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如孟子所说的“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所谓小人之事,即所谓治于人的劳力者。

“情”,朱熹注释“情,诚实也”,所谓“民莫敢不用情”就是民众皆能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上位者。

“襁”,读音为qiǎng,背婴儿用的宽带子。

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

本章的译文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种庄稼)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啊!(思想上)还是一个在野的平民。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没有敢不恭敬的;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学种庄稼呢?”

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

樊迟求学种田之事,其实所求教的依然还是为政的问题,并不是真的想去种地。而孔子也并不是不会种地,孔子自已也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篇),但是孔子却不能回答他怎样种地种菜。孔子是想告诉樊迟,为政者应该关心或应该致力去学习的是礼、义、信,上位者能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百姓归服,不论农业、军事都会在人口稳步增长的情况得以保证。

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一个小人(揭秘樊迟的人品性格)-风君娱乐新闻

致于怎样种地的问题,并不是说上位者就可以不清楚。孔子之所以不与樊迟讨论稼圃之事,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樊迟个人缺少上位者应有的大局观。孔子还说过“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也就是说细节上的工作自然有具体的负责人承担,领导者并不是全才,正因为是领导,需要的是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所以孔子才会评价樊迟“小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