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和秦武王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秦武王名叫嬴荡,秦昭襄王名叫嬴稷,秦武王不仅比秦昭襄王大,而且还是嫡子,所以在秦惠文王驾崩的时候,嬴荡毫无悬念的成了秦国的继位之君;但秦武王在位仅四年便因举鼎之事而驾崩,后通过一番角逐,嬴稷在赵武灵王及舅舅魏冉等人的帮助下成为秦国新君。
秦武王在位仅四年,而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武王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并没有做出什么辉煌功绩,而秦昭襄王在位时期收王权,任用白起等名将南征北伐,弱诸侯而强秦国,其中赫赫有名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就是发生于秦昭襄王统治时期,为日后秦国灭诸侯统一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理来说,这兄弟俩似乎没什么可比性,而且非要比的话,肯定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秦昭襄王更优秀,毕竟司马迁在《史记》里曾记载“武王有力好戏。”这么一句评语,而且历史上也记载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当时有名的大力士都被他任命为高官了,而他自身最终也是因为举鼎而亡,一个国家的王,因为好勇斗狠去举鼎而亡?这怎么看都像是一桩笑话啊!
那实际上如何呢?其实这需要抽丝剥茧的分析,作为君王最重要的是什么?作为君王最重要的并不是自己的才能有多么卓绝,因为一个人是无法治理天下的,他需要借助群臣的力量;所以作为君王,最终的选拔优秀人才并信任优秀人才,国家的优秀人才越多,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强大。
就从这一点上来看,秦武王比秦昭襄王要好得多;秦武王在位时期做出的最大功绩就是伐韩,为此他是步步设局,先是和张仪合谋,以要杀张仪之名,逼张仪去了魏国,后来张仪在魏国担任相国,位高而权重,且深得魏襄王信任和器重,这是为破坏韩魏同盟做出的准备。
而后他一有机会就请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对他意欲灭掉周王室、得到应有威望的想法有何见解,其实他本质上是询问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之计。但他自己的计划泄露,所以故意问灭掉周王室如何,其实这是一个合格君王所应该有的城府,绝不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也不能吐露出真实想法。
宜阳这个地方是韩国重镇,是周王室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所以韩国,包括魏国等都对宜阳十分重视,不仅城池坚固,而且还有精兵强将驻守,物资储备充足,想要攻下宜阳城,难,很难,非常难,但难也要去做啊,否则秦军永远别想兵出函谷关。
樗里疾反对,但甘茂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并且提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秦武王听后认为可行,于是就让甘茂大胆的去执行;之后就是张仪立功的时候了,在甘茂和张仪的撮合下,魏国竟然舍弃了与韩国的同盟,转而与秦国结盟,没了魏国的帮忙,单以韩国的国力,是基本无法对抗秦国的。
而后就是甘茂领军出征攻打宜阳,想攻下宜阳没那么容易,甘茂攻打了五个月还未能攻下,当时朝中就有人提出质疑了;后来秦武王不仅没让甘茂撤军,反而还给他增派了五万援军,加上甘茂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士气大振,最终在击退援军后拿下了宜阳城,斩敌六万,之后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
这可是一件奇功,如果不是秦武王的信任和谋划,基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拿下宜阳城的好处就不多说了,这里只说秦武王在这件事中的作用。秦武王举鼎身亡,只能说天命如此,因为他天生神力,既然敢举鼎,肯定就是有举鼎的把握,谁知道鼎砸伤了腿会导致身亡,只能说运气太差了。
而秦昭襄王在选人、用人、信人这一块就差太远了,前期有魏冉,结果因为范雎的三言两语被罢官;而后有白起,结果也因为听信范雎小人之言而将名将杀害;最后又把范雎给罢官。无论是魏冉,还是白起,或是范雎,在当时乃至历史上而言,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尤其是白起,简直就是千古难出的天才名将。
所以秦昭襄王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听信人言,也得亏他的父亲秦惠文王和哥哥秦武王在位时期打下的基础扎实,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了,和秦武王有什么关系?你以为秦武王招揽那么多大力士干嘛?大力士都是天生的猛将,而且可以带动全国的习武风气,你说有用没用?结果却被秦昭襄王消耗得差不多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秦昭襄王就不够优秀,其实秦昭襄王也称得上是一位有为之君,他在位时期所建立的功绩并不比秦惠文王等秦国历史上的明君差多少;这里只是为秦武王抱不平而已,其实如果秦武王在位时间能长一点的话,或许秦国会是另一番结局,更快的完成天下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