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编来为小伙伴们解答俄媒:俄批准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供气的知识,关于俄共远东局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俄天然气管道经那几些个城市
11月1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俄罗斯露西亚石油股份公司和韩国天然气公司正式宣布,三方联合开展的《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科维克金气田向中国和韩国供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全部完成。 在中俄石油管线(安大线)一再搁浅、日本不断从中生事的背景下,中俄韩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就格外地引人注意。这一天然气管道会不会重蹈石油管道的覆辙呢?成就与悬念根据铺设天然气跨国管道的一般程序,中、俄、韩三方会在近期将可行性研究结果提交各自国家政府接受审查,中、俄、韩三国政府将在明年3月底以前对这一项目的可行性作出正式答复。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个长达4887公里的“跨国世纪工程”有望在2005年破土动工,在2008年全线铺通输气。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供的技术参数,这条天然气管道西起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途经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再途经哈尔滨,到达干线终点沈阳,然后从沈阳出发将分出两个支线:一个到北京,另一个到大连。输往韩国弊祥辩的管道起点是中国大连,管道从海底穿越黄海,在韩国的平泽(仁川附近)登陆。从长远来说,中、俄、韩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符合三国的利益,三国政府原则上都很支持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是,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涉及很多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这条跨国天然气管道项目能不能按时上马,现在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三国有关各方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锁定亚洲科维克金气田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以北400公里,贝加尔湖以西110公里。1987年,苏联地质工作者首次在这里发现大气田,地质储量大约在1.4万亿至1.9万亿立方米之间,中心气田面积方圆5000平方公里。气田被发现正值苏联解体前夕,主管天然气开发的苏联石油天然气工业部,当时没租缺有条件也没有心思去开发这个新气田,科维克金气田因此被搁置一边。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一个私人企业–西丹科石油公司取得了科维克金气田的开采权,但这个公司在取得开采权以后却无法转入天然气的开采阶段。按照天然气田开发的一般常识,天然气只有在铺设管道并确定最终用户以后才能实施开采,也就是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科维克金气田地处人烟稀少、工业欠发达的西伯利亚地区,本地对天然气的需求非常有限,而气田距俄罗斯天然气的传统出口市场欧洲也相当遥远。找不到天然气的用户,就根本谈不上气田的开发利用,也许是基于这个原因,俄罗斯方面早在10年以前就把科维克金气田的开发前景定位在出口亚洲市场上,具体来说,就是把目光瞄准在距离气田不远、而且对天然气有需求的中国等亚洲国家身上。近10年的谈判1994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西丹科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联合进行从科维克金气田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预先可行性研究工作,到1996年3月这项工作基本完成的时候,科维克金气田的开采权已经从西丹科石油公司转到露西亚石油股份公司手里,幸而后者同样对天然气输往中国很感兴趣。从1999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和俄罗斯露西亚石油股份公司合作进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早在中俄两国有关企业开始探讨科维克金气田开发和输气的时候,韩国就对这一项目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韩国非常希望连接俄中两国的天然气管道能延伸到本国境内,以解决韩国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实际问题。韩国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伙伴的赞同,韩国天然气公司从2000年11月起正式加入这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个天然气管道项目也由此从中俄双方的合作项目转变成中、俄、韩三方的合作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对科维克金气田的预计产量和沿线市场的调查,这条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运转以后,可以保证每年340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其中40亿立方米供应管道经过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赤塔州,200亿立方米供应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渤海地区,100亿立方米输送到韩国市场。明摆着的赢局由于这个横跨中、俄、韩三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刚刚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有关宴配各方对这个项目的评价还相当谨慎,但有一点已经取得大家的共识:铺设这条管道,中、俄、韩三国都是赢家。俄罗斯是一个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大国,出口天然气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结果,俄、中、韩跨国天然气管道建成以后,科维克金气田可以保证向中国和韩国连续出口30年,总计9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所能换回的外汇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除此以外,铺设天然气管道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它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可以创造更多的税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等。俄罗斯非常清楚:只有通过开发本地区储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才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也是俄罗斯方面积极推动天然气跨国管道建设的动因所在。中国境内虽有几个大型天然气田,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气化”程度还比较低。如果条件允许、价格适中,从国外适当引进天然气将是对我国能源供应的一个补充。就东北和渤海有关天然气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不仅对引进俄罗斯天然气有很大的热情,也具备接收俄罗斯天然气的基本条件。像哈尔滨、长春这样的大城市,城市煤气网现在已经比较发达,经过技术改造以后,完全可以接收俄罗斯的天然气。除此以外,铺设天然气管道对地区经济的刺激作用也不可忽视。仅中国境内铺设管道就需要85亿美元的投资,如此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对经济的刺激显而易见。韩国是一个能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而且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韩国引进天然气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同时也是希望借此来调整能源结构。最近几年,韩国一直在研究如何从俄罗斯引进天然气,韩国政府和企业先后派出不少团体和俄罗斯方面探讨天然气合作问题。韩国与俄罗斯陆地不接壤,这就决定了韩国从陆路引进俄罗斯的天然气,必须经过第三国,具体路径大体有两个:或者经过朝鲜,或者经过中国。韩国曾经考虑过经过朝鲜的方案,但飘忽不定的朝鲜半岛局势,使韩国企业对这条线路的现实性产生怀疑,经过权衡、比较,韩国觉得最现实、最可行的路径还是经过中国。有重蹈覆辙的可能中、俄、韩三方的企业代表虽然在“天然气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果上签了字,但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三国政府认可这个项目,整个项目将进入第二个阶段。详细工程设计、天然气购销合同谈判和项目的融资将同时启动,这些工作将持续大约15个月的时间,中、俄、韩三国政府在此期间还要签署一个政府文件。只有在这些工作结束以后,管道工程才进入实质性的铺设阶段,整个工期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也许是由于中俄石油管道项目在中途出现变故的原因,中、俄、韩三国这次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使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天然气管道会不会重蹈石油管道的覆辙。实事求是地讲,这条天然气管道所涉及的复杂因素绝不比石油管道少,这些问题将随着项目进度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显露出来。首先,俄国政府对这一项目的态度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内部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天然气的开发和出口本身就有不同看法,这些因素是否会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其次,三方能否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如果三国政府批准这一项目,天然气价格问题马上就要提上议事日程。按照一般惯例,买方总是希望气价低一些,而卖方则希望气价高一些,问题的关键是各方最后能不能达成相互妥协,如果某一方提出的价格过低或者过高,就可能导致整个方案搁浅。此外,巨额投资能否落实。按照可行性研究所做的初步概算,铺设这条管道大约需要170亿美元的资金,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对中国和韩国,这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除此以外,科维克金气田现在除了少量勘探井以外,基本还是一片荒地,要开发方圆5000公里的气田同样需要一笔巨额投资,这些资金的最后落实同样对管道建设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此间专业人士认为,中、俄、韩三方企业此次依照国际惯例,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刚刚完成之际就对外公开项目的进度和未来计划,意在提高这个跨国能源合作项目的透明度,这种做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肯定。中、俄、韩天然气管道项目本来对三国都有利,如果遮遮掩掩,反而容易给人一种谁占谁便宜谁吃亏的印象,个别居心不良的人还可能乘机做文章。
西伯利亚地区油气资源出口至上海通过什么路线?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计划实施3条抵达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线路,统一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西伯利亚力量-1”线路(东线):处于施工阶段;“西伯利亚力量-2”线路(西线,阿尔泰线):普京总统要求这条线路要避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西伯利亚力量-3”线路(远东线)
中国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终点是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全线分北段、中段、南段进行建设。
2011年1月,按照”泰纳线”方案建设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一期工程从西伯利亚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国东北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二期工程将铺设从斯科沃毁丛禅罗季诺到纳霍德卡的管道。一期工程从西伯利纤尘亚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国东北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2008年11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其年输油能力将达3000万吨。
泰纳线石油管线预计总耗资大约160亿欧元,每年供油将达8000万吨。2005年4月26日,俄郑姿工业和能源部部长已经签署了泰纳线管道分阶段建设令。根据规划,它的一期工程从西伯利亚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国东北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二期工程将铺设从斯科沃罗季诺到纳霍德卡的管道。
中俄天然气管道支线比日本的细嘛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王臻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进入2022 年以来,西方媒体一直在炒作“中俄新管线危及欧洲”,特别是担心莫斯科“将天然气转向中国会对欧洲构成挑战”。这条被俄罗斯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天然气管道,计划经由蒙古国的大口径管道,每年把500亿立方米的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俄罗斯媒体曾用一张示意图中(如下图)的四个圈分别表示中俄已建和规划中的天然气管道——从西向东为西线、西伯利亚力量-2、西伯利亚力量、远东线。而天然气管道项目,只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亮点而已。中俄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值得期待。正如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所说,“油气管道好比是俄罗斯的生命线”,而进口能源多元化,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来说意义同样重大。能源市场不仅对中俄两国关系,也对地缘政治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传统的能源合作,还是中俄进入“核能外交时代”,都将让西方眼红。
美国《外交政策》曾做出误判
据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介绍,目前中俄两国之间用于能源运输的管道主要有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原油管道包括:中俄东线原油管道,即俄罗斯所称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中国支线”。ESPO从俄东西伯利亚一直到太平洋沿岸的科季米诺港,从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再到大庆为至中国的支线。目前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管道年输油3000万吨。ESPO除陆上之外,科季米诺港出口的原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中国,主要是海运到中国东部港口。曾到大庆的末站(林源站)考察中俄原油管道的刘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实地情况看,管道运输实现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场站的设备很先进,环境也很好。此外,还有中哈原油管道,该管道本来用于向中国供应哈原油,但目前主要用于向中国供应俄原油。该管道每年供应大约1000万吨俄原油,而哈原油供应数量已很少。
至于天然气管道,刘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目前在建的是中国境内段管道。严格讲,中俄天然气管道是各李败建各的,“西伯利亚力量”是俄罗斯境内管道。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设计输气能力380亿立方米,2021年输气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前达到设计输气能力。该管道俄境内段主体已建成,但上游的气源开发还在进行,达产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管道的输气量也是逐步增长的。据了解,中国境内用于输送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分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河北永清—上海,即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设,可以惠及沿线4亿人口。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两国领导清扰伏人见证下正式投产通气,供气年限达30年。2020年12月3日,历时500余天紧张施工建设的中俄东线中段工程也正式投产运营。
“过去中国进口的油气主要来源于中东、中亚和非洲,在中俄天然气协议签订之前,中俄油气合作主要通道是2011年正式运行的中俄石油管道答携,即中俄之间的第一条石油管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林伯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4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又签订天然气协议,意味着将在油气领域与中亚和俄罗斯有更多的能源合作。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二是双方在液化天然气(LNG)领域的合作。
“对于新签署的中俄能源协议,一路笑到最后的将是中国人,而非俄罗斯人。”美国《外交政策》2014年曾刊文称,俄中两国能源合作不可能双赢,两国的能源贸易有限,毕竟当时“中国石油进口的9%、天然气进口的1%来自俄罗斯”。短短几年过去,林伯强给出的数据是: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5.4亿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8357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15.4%。2020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之和已占总进口量的7.6%。俄媒报道说,目前俄位居中国进口石油来源国的第二位,仅以100万吨之差排在沙特之后。事实说明,中俄能源合作是双赢。
中国基本完成天然气通道“四角战略”
据刘乾介绍,目前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以下几个:一是目前热议的被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管道,即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管道。二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天然气来源地为萨哈林。三是中俄西线管道,从俄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这条管道双方2006年之后进行过长期谈判,但至今没有开始建设。俄后来在西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四是“东线增供”,即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这个不属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
“油气管道好比是俄罗斯的生命线,管道流的都是俄罗斯的血!”刘乾做了这样的比喻。据他介绍,中俄的能源合作都会经过长期的谈判,有时双方在气价上也有分歧,但这些都不影响合作的大趋势。
正因如此,俄媒称俄中两国是“非常稳定和可预测的合作伙伴”。俄《真理报》1月11日报道,俄中计划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亚洲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需要降低天然气价格,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俄经济学家米利恰科娃表示,俄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非常重要,由于最近哈萨克斯坦的动荡,来自中亚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存在风险,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无法向中国提供大量天然气。因此,俄罗斯修建这条输气管道、增加对华供气的前景是良好的。文章还称,近年来,在与俄进行能源合作方面,欧洲不止一次表现出言行不一,中国则相反,是一个非常稳定和可预测的合作伙伴。在俄中贸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清楚地表明欧盟作为俄最大经济伙伴的地位已受到严重削弱。
俄罗斯“”1月18日报道,目前,一些欧洲政客仍在继续威胁要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但“恐俄主义者”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一项目实际上成为政治利益的人质,他们可能将该地区置于能源崩溃的边缘。
惠誉自然资源和商品部主管德米特里·马林琴科表示,未来西西伯利亚气田部分天然气或流向中国,如果这样,欧洲的天然气供给可能更成问题。
俄罗斯《独立报》题为“俄罗斯天然气可能流向中国,而不是欧洲”的文章称,欧洲媒体对俄罗斯从亚马尔气田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前景感到担忧。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俄会将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从欧洲转向中国。
俄罗斯国际理事会网曾刊文分析说,中国目前特别关注能源供应来源的多元化。据林伯强介绍,从我国的石油进口来看,主要来源包括中东国家、非洲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南美洲国家,进口占比均超过10%。尤其是中东国家,石油进口占比超过40%。中国除进口来源地较为单一外,还存在来源通道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特征。从我国的天然气进口来看,来源呈现出以大洋洲为核心、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为关键的整体态势;管道天然气的主要进口来源为中国的陆上邻国,而澳大利亚是我国液化天然气(LNG)最主要的进口国。
林伯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俄天然气协议是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重要一环。我国已基本完成天然气通道的“四角战略”: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天然气管道),东北(中-俄管道)以及东海通道(LNG进口)。四大通道将保障中国天然气来源的多元化,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对俄意味着大型投资、工作岗位和税收”
受俄乌危机等因素影响,俄罗斯也非常重视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俄媒认为,随着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投入运营,俄罗斯也将西伯利亚的油田与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连接起来。
谈到当前仍处于构想谈判阶段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林伯强表示,该天然气管道项目原计划通过“阿尔泰”天然气管道项目从西西伯利亚气田通过阿尔泰输气管道供气,后因生态风险、建设造价等多种原因搁置。在他看来,“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将使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不仅能通过管道输送到欧洲,也能将现有的天然气管道网络连接到一个新的网络,即能够将东西伯利亚现有的输气设施与俄罗斯欧洲地区的输气设施和供气系统连接起来,俄罗斯意在使其出口天然气的路径更加多元化。俄方已评估以“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经蒙古国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可能性。2021年4月,作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在蒙古国境内的延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可行性方案获批。
在议论“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同时,俄媒还预测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疫情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还会继续增加,“这就意味着俄中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的意愿非常强”。另外,随着中俄跨界江公路大桥的通车,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的运输也起到推动作用。除传统能源之外,中俄今后在新能源、绿色能源等方面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在去年底举行的中俄工商界新年招待会上,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彼得·博贝列夫表示,从俄罗斯经蒙古国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管道项目对俄罗斯和俄中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他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大型投资、工作岗位和税收。该项目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相互协作具有战略意义。”据他介绍,2021年俄中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非常成功,6月份投产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技术链中的重要一环。对此,俄新社评论说,目前,俄中之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能源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伯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油气进口问题上,保证我国的进口多元化,是中俄油气合作的坚实基础。中俄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环节,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此外,考虑到与欧美的博弈,从长远的视角看,中俄油气合作十分必要,当前合作提升了两国在对方境内的投资,促进了两国企业间交流合作,也推进了两国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与贸易、化工项目建设与服务及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能源进出口安全。此类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深度合作将为今后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更多的动力。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2019年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俄有信心向中国稳定供气30年。实际上,除传统的油气能源合作外,中俄这两年还有核能合作。德国新闻电视台去年评论称,“继油气合作后,中俄开启核能外交时代”。
中国使用北溪1号管道吗
我国没有使用。
北溪-1是一条天然气管道支线,位于德国北部城市卢布明。“北溪-1”天然气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陵扰渣底通往德,是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主要管道。2022年7月21日,“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已于维修后重启,开始输送天然气。8月3日,媒体报道,“北溪-1”天然气李桐管道涡轮机在完成了在加拿大的维修后尺悄目前被运到了德国。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油气电共唱大戏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简颂竖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樱山强调说
随着中国“俄罗斯年”大幕的揭开,中俄两国从中央到地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尤以能源领域的合作引人瞩目。而且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能源供应方面真正获
得了俄罗斯无论是时间、数量,还是稳定性方面的正式承诺。
天然气合作双管齐下
据俄罗斯联邦工业与能源部新近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1~5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2841.4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其中,仅国有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就开采2376亿立方米,占俄罗斯总产量的84%。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天然气公司”)下属的天然气出口公司开发部经理比留林日前表示,关于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协商完毕。在今年3月21日天然气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备忘录中已经注明了关于供货日期、供货量、路线(东线和西线)和定价公式形成原则的基本协议。天然气公司拟从2011年起,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出口至少300亿~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该天然气管道被称为“阿尔泰”管道。根据协议,天然气公司将铺设总价值为100亿美元、分别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出发的两条天然气管道。“阿尔泰”管道设计全长2800公里,将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和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起来。该条管道在中国新疆境内将和“西气东输”管线相连接。经过“西气东输”管线,天然气将可被输往上海。
包括政府总理、杜马议员以及各级市政机关领导在内的阿尔泰共和国领导层均全力支持在其境内铺设“阿尔泰”天然气管道。他们认为,“阿尔泰”管道能为阿尔泰山区经济吸引资金,以保障发展新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村镇煤气化,且有利于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从根本上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博格丹奇科夫也于3月22日表示,与中国的天然气合作除西伯利亚之外,在“萨哈林1号”框架内供应给中国东北的天然气量将可达80亿立方米。
对于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国家杜马能源、运输和通信委员会负责人亚泽夫用一句话作出概括:“俄中天然气合作前景广阔。我相信,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必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桥梁。”
电力合作分三步走
中俄电力合作始于十几年前,但真正开始深化合作是从去年。
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计划,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而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拦大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开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双方合作计划,中俄电力合作拟分三步走。一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东北黑龙江电网送电,送电规模为600兆到700兆瓦,年供电量36亿至43亿千瓦时;二是到2010年,开始通过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输电功率为3000兆瓦,年供电量为165亿至180亿千瓦时;三是2015年以后,开始通过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或东西伯利亚电网向中国东北或华北送电,输电功率为6400兆瓦,年供电量在300亿千瓦时左右。
据俄罗斯电力专家详细测算,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水力和火力发电站都富余发电能力,这一地区约700万~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没能得到利用。因此,俄罗斯对中方出口电能的重要战略是发展500千伏~1150千伏的跨系统输电。
石油流速会越来越快
今年4月28日开始,俄罗斯输油管道泰纳线开始铺设,中国无疑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
“管道首先通往中国大庆,但是我们也将建管道通往纳霍德卡。向大庆输出石油,俄罗斯可以实现原油出口路线多样化,把石油卖到整个亚太地区,从而避免俄罗斯依赖单一石油客户的局面。”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直言不讳地说。
俄媒体也指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场,自1993年起,进口总量正逐年攀升。俄罗斯需要这样一个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市场。俄罗斯希望通过一条石油管道激活沉寂多年的远东沿太平洋地区的繁荣。
同时,泰纳线也是对中、日、韩甚至大洋彼岸美国的兼顾,使普京的远东战略得以深化。而且,如果泰纳线干线于2008年顺利完工,西油东输,加上远东不断增加的石油,不仅能满足远东对原油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提升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还能扩充俄东部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资本。
据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新闻处提供的资料,从今年初开始经过外贝加尔斯克向中国输出的原油量大大增加。第一季度通过这一通道运输了171万多吨,比去年同比增长了53.5%。预计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2006年能向中国输送1188万吨原油。
另外,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罗斯石油公司目前也正积极进军中国能源市场。公司还计划2007年末之前在中国建成加油站连锁网络。届时,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和深化。俄罗斯专家指出,可以预见,随着中俄两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和经验的积累,从此以后,俄罗斯向中国的供油速度会不断加快。
由点及面风险共担
今年以来,俄方首先提出了和中方在能源领域深化合作,并在中国开展石油炼化和销售的构想。尤其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本月20日成功收购俄罗斯秋明-英国合资公司(TNK-BP)辖下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股份一事,无疑也是该合作构想内容的一部分。
对此,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是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问题上已经不满足于下游企业零星的点式合作,而开始转由大型项目由政府出面,大规模铺开的上下游兼顾的全面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合作的成功,更能加快项目的实施。
俄罗斯学者鲁巴诺夫也指出,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既能达到彼此共赢的目标,又能实现中俄两国从“现有的以贸易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转为生产和加工”的实质性突破。中俄能源合作现已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拓展,正在从一般贸易逐步向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
俄罗斯工业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谈到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意义和前景时也曾表示,中俄能源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而应该致力于风险共担,致力于降低全球能源风险。
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并不是俄罗斯的权宜之计,而是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
舒别尔算了一笔账:如果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到其出口总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不仅可以更加坚定,态度不仅可以更加强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释放西方对俄罗斯造成的能源压力。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舒别尔强调说。(第一财经日报)
俄媒:“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恢复供应,这会对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管道运营商证实,俄罗斯已经恢复了通过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全部产能,目前约为每天6700万立方米,即最大供应能力的近40%。此前,德国人曾担心,一旦维修工作完成,俄罗斯将停止向德国供应天然气。据说,天然气供应安全对德国经济有重大影响,并决定了天然气价格。
欧洲的西北部地区是欧洲重要的天然气消费和价格形成地区。该地区的供应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因为作为该地区主要天然气来源之一的俄罗斯线路天然气,自2021年秋季以来频繁出现供应问题,为了填补供应缺口,轮运西北欧国家春消增加了对液化天然气的购买。同时,在此期间,俄罗斯线路天然气的短缺,导致西北欧的天然气价格连续三轮上涨。
过去一年,西北欧经历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是整个欧洲面临的天然气困境的一个缩影。2021年,欧洲的天然气消费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该地区出现了供需紧张。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进一步短缺将加剧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供需矛盾。同时,欧洲地区越来越依赖液化天然气资源来填补供应缺口,随着该地区库存水平的持续走低,欧洲天然气市场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德国腊森梁工业可能面临崩溃,铝、玻璃和化学品等行业面临风险。崩溃将对德国经济、就业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能源危机已将国内通货膨胀推至创纪录的水平,利益相关者正在敦促政府为家庭能源价格设定价格上限。而在全球天然气市场联动效应的影响下,预期今年下半年全球气价仍将集体位于历史高位区间。
本文文章俄媒:俄批准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供气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