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现在真的是惊喜连连,最近又出了一部高分杰作,而且分数还在上涨。
刚关注的时候只有8.5分,现在一万多人看过,居然分数又涨了0.1。
没错,今年要说的就是这部印度片《调琴师》。
和常规印度片相比,这部电影还有很值得期待的一点,它改编自2010年的法国短片《调音师》。这也是一部豆瓣神作,近14万人评价,评分高达9.2。
因此,和这两年国内大受欢迎的印度片不同,这部电影既不是载歌载舞的大片、也没有太多反映社会现实的针砭时弊。
相比,这是一部剧情不断反转、又充满黑色幽默的悬疑片。
影片延续了短片的核心梗:假装“盲人”的钢琴师男主角,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一桩谋杀案的目击者。
不过,相比而言,短片《调音师》更像是一个很有趣的创意,而《调琴师》则将这个创意,扩充成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黑色喜剧。
《调音师》的男主角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钢琴师,却在梦寐以求的钢琴大赛上功败垂成。于是,带着报复的心理,他伪装成盲人钢琴调音师。
作为盲人,人们往往会对他放松警惕,他也得以洞悉别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然而,这个危险的游戏很快就玩过界了: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
他窥探到了秘密,可秘密本身也是致命的。
这个十三分钟的短片,本身有一个余韵无穷的开放性结局,也会让你渴望更多的内容能够展开。而印度版的《调琴师》成功地将这一前提拓展成长片,接下来的发展和走向依然能够不落俗套,这一点相当难得。
不过,这部长片,倒是没有就这个开放性结局做太多延伸,反而是以原作为根基,每一处枝干都繁衍出枝叶。
一大特点就是,剧情增加了更多的反转。
影片一开始,我们以为男主角阿卡什就是个盲人。剧情铺垫了不少他作为盲人的弱势,如下楼会被邻家小男孩恶作剧、过马路会有危险等。
最关键的是:他的生活看似平静,却拥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使观众从一开始就能全身心投入剧情。
与此同时,阿卡什和异性朋友索菲亚之间的爱情故事开始酝酿,空气中弥漫着歌曲和旋律,此时电影的基调还是很印度的。
接下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反转:阿卡什其实是装瞎。
不得不感叹一句,印度男演员还是厉害啊。
演男主角的阿尤斯曼·库拉纳,国内估计认识的人不多,但他的表演是很有层次的,毕竟,伪装成盲人和成为盲人是有区别的,而他将这两种表演都演得很到位。
在法国的短片中,这种转变大多是靠男主角的旁白赋予的。但本片没有内心独白,他有效地依靠表演传达了内心的困境。
在影片一看开始,我们似乎完全被这个角色、与他平静的生活,赋予我们的信任所吸引。然而,就在我们开始适应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
之后,故事才进入正题,我们也进入了短片《调音师》的主体部分——假装盲人,可以为男主角带来无数的方便。
甚至于,他还受到一位老演员普拉莫德的邀请,请他在在自己的结婚纪念日上,为爱妻来一场钢琴独奏。
也正是这个邀请,使得一切变得复杂了起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卷入了一起犯罪现场。我不能剧透,所以我不会进一步解释这个细节。
由此开始,片中每一场悬念和危险均由阿卡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构成,每个错误对他及与周遭都带来了一系列“墨菲效应”。
可以感受到,导演还是相当迷影的。
在法国短片里,男主角只是误入了一个老夫妻家中,而后发现了一起凶杀案。
但在这部电影里,这名重要角色被赋予了一个更明确的身份:老电影明星。
这个角色本身是由上世纪70年代的印度明星安尔·德霍万来饰演,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角色的房间里,却贴满了演员本人过去主演电影的海报。
他花了很多时间来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之中,而这也让这部电影被赋予了一种似真似假的感觉,就像《日落大道》里的电影明星诺玛·戴斯蒙一样,凸显真实又不断自黑。演的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说白了,是借用了自己身份的外壳,为剧情需要提供了服务。
此外,片尾男主角乐队的名字,明显是为了向夏尔·阿兹纳夫(Aznavour)致敬,阿兹纳夫曾在特吕弗的《射杀钢琴师》中扮演钢琴师。
片中还有许多希区柯克式的主题。
例如,警察妻子为警察做饭一场戏,妻子问他饭菜如何,他强忍下咽,然后回答很好吃。这就很像是对希区柯克电影《狂凶记》中,警察老婆为警察做饭一场戏的致敬。
回到电影本身。进入正题之后,影片的剧情也更加紧凑,电影的中段并没有给观众眨眼的机会,这也归功于原版的前提太扎实。
两个主要角色——普拉莫德那老谋深算的妻子不择手段地想得到她内心渴望的东西,还有一名强悍的不守规矩的警察,经常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以及警察的老婆,他们都与阿卡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主演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误杀瞒天记》的女演员塔布,一直都是气场非常强的演员,把妻子西米演得入木三分,我对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和她的诡计。
她表现出一系列的情绪,从平静、镇定,到毫无头绪的困惑,再到刻薄和控制欲,她构成这部电影的核心。
之后,当三轮车司机小哥、卖彩票的大姐和老医生也加入这场游戏后,他们逐渐占据了舞台中心。
虽然他们成就了故事的一部分,但他们不像主导上半场的那些角色那么有趣,因为欺骗和背叛盛行,因为他们让故事更加黑暗,一步步通往道德的深渊。
编剧将众多角色、事件与动机串联起来,不停反转人物的强弱关系,就像一道食物链。
每个人在“瞎子”阿卡什面前,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包括那个邻家小孩——他最初给人的印象只是个爱搞无害恶作剧的天真顽童,最后竟也变得贪婪起来。大概只有邻居退休老太太、老演员,索菲亚是片中唯三的正派角色。
剧作方面,遵循了“每个角色都有存在下去的理由”,每个角色都像导演的棋子,每走一步棋,都会让我感到吃惊。
可惜,下半场失去了节奏与焦点,过多次要情节(其中一些情节真的不太行)的出现,扼杀了这部本来可以更好的惊悚片。
当角色开始解释太多时,观众就会开始失去兴趣。角色之间冗长的对话减缓了节奏,情节变得有点混乱和费解,幸好高潮和结局又扳回一城。
不过,剧作上依靠了太多偶然性来构建剧情,偶然事件总会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链。
在原版的《调音师》中,导演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在故事中所暴露的人性的恶意。男主角“看不见”背后的视角,从而巧妙地将观众放到偷窺者的视角,也是很高明的做法。
《调琴师》的导演也很厉害,制作手法绝对娴熟。我们不妨将这部电影看作一部成功的惊悚片案例,从主角的选取,到剧情的推进,一切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有条不紊。
在悬疑片的世界里,编剧们经常会用身体有缺陷的主角来做悬疑的“钩子”。例如,主角如果是一个盲人,就更能推动情节。这样就可以做到角色看不到,观众看得到。
而在悬疑感的处理上,一部好的惊悚片的任务,是使至关重要的部分显得无关紧要、举足轻重。
一个人去报案却撞见了行凶者;一扇电梯门通往犯罪现场;这些非常具有紧张感的桥段,导演都能以一种近乎精确、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知道在每一场中该透露多少,哪些地方可以加入幽默的元素。
还有更多重要部分,则留给了想象。这种策略的目的,是让观众不断猜测。
例如,影片的开场,是一名猎人追杀一只盲眼的兔子。这看似是一个极好的隐喻,从而传达出影片的主题。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连开场那只以为只是作为隐喻的兔子,也在最后发挥了它的功效。
这也使我想到了达尔顿·特朗勃编剧的老片《自古英雄多寂寞》(1962)里那辆卡车,写作的方式是一样的。
在这部电影里,情节一直在盲与不盲之间徘徊,在假与真之间做游戏。
尤其看到片尾的一幕,实在让人细思恐极。阿卡什最后给索菲亚讲的故事,肯定不是真实发生的。剧作再次留给观众想象空间,让观众去推论真实的故事应该是怎样。
甚至,最后的最后,调琴师是否真的失明,也已经不重要了。大家都被蒙蔽了双眼,谁更盲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