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此前,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国家卫健委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强调65岁以上老人为重症高风险人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将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年龄从原来的60岁调整到现在的65岁。

新冠病毒感染第十版诊疗方案有何变化?专家解读-风君娱乐新闻

王贵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从数据来看,因为65岁重症高风险更多。同时我们强调65岁未全程疫苗接种的人群,是重点关注人群。所以也提醒没有进行疫苗接种,或者未全程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高风险人群一定继续接种疫苗,要打第四针,第二次加强免疫非常有必要。再有就是重症高风险人群里面,除了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包括肿瘤等基础疾病的,又加上了持续透析的人群,因为目前来看,持续透析的人群在疫情高峰期也是容易导致重症和死亡风险的人群。

指氧饱和度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新冠患者出院标准进行了调整,同时将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实际我们目前来看,大部分病人恢复期都很稳定,所以出院标准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不必要进行病原学的检测了,不用查核酸也不用查抗原了,只要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就可以出院了。

第十版诊疗方案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因为氧饱和度小于93就提示是重型的病例,但是有很多老年人基础病,持续卧床不动,所以他的氧饱和度看着挺好,但是一活动一起来,比如上卫生间,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并且个别还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问题。所以现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说静息状态下查一个氧饱和度,然后活动活动再查一下,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看到他对缺氧的耐受性的问题,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诊断效率不断提高 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还介绍,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效率,更好实现快速收治,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所谓疑似病例就是有流行病学、有临床表现,支持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但是没有病原学证据的时候,我们叫疑似。但是现在病原学证据已经扩充为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都可以做诊断,不涉及等待结果再做确诊的问题,所以我们把疑似病例去除了。实际抗原检测纳入到确诊病例的依据,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也呼吁大家,尤其是老年人,有重症高风险的,一旦有出现发热、咳嗽等表现,一定要做抗原或者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因为这样的人群明确诊断以后,我们要给予早期干预,包括社区层面上可能要给予抗病毒药的早期使用,包括氧疗。

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对此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在这里面更多体现的是,对于恢复期的治疗,因为恢复期目前存在三类基本情况。

一类以乏力为主要表现,表现出消化系统症状,吃饭吃不好、肚子胀等一系列表现。

第二个是乏力,同时表现出心慌、出汗、气短,实际上是心肺功能不好的症状、

最重要的增加了,目前这一段时间,奥密克戎表现在恢复过程中,出现非常明显的咳嗽的症状。中医的宣肺、止咳、化痰给了明确的治疗处方和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在整个第十版方案里,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就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做得更细。

出现严重高热时,加上中医的办法,能够把高热时间缩得非常短;

在危重症出现严重腹胀时,及时用上通腹泻的办法;

在出现循环衰竭的时候,中医采取益气扶正固脱的办法来进行中西医协同救治,对于休克的纠正可能会缩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