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部曲排序?

1、大秦帝国之裂变

讲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家开始由弱转强的发展趋势。

2、大秦帝国之纵横

讲述秦惠文王继续沿用商鞅变法的制度,任用张仪实行连横之术对抗东方六国合纵之的故事。

3、大秦帝国之崛起

讲述秦昭襄王任用范睢,罢黜魏冉、收复王权,指挥白起胜六国,灭东周的故事。

4、最近出来的/大秦赋

讲述秦始皇废吕不韦与缪毐,修郑国渠,歼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

个人比较欣赏第一部,所学到与感悟到的价值与历史意义较多。

中国每个朝代历史有代表的电视剧电影或者纪录片吗,可以推荐下吗?

每个朝代几乎都有代表性的与历史差不多,我来一一为大家列举一下!

封神榜(商周文化)

秦始皇(春秋战国_秦)

大汉天子(黄晓明版)

新三国(陈建斌)

隋唐英雄传(黄海冰)

水浒传(张涵予)

精忠岳飞(黄晓明)

倚天屠龙记(祝续丹)

大明王朝(陈宝国)

孝庄秘史(宁静)

以上都是影视比较适合代表性的电视剧!并且与当时的历史比较相似!

大家有什么其他更喜欢的代表作也可以大家一起来评论探讨一下!

《大秦帝国》符合历史吗?

这个问题太好了!今天《影视观察家》的小编专访了《大秦帝国》的原著作者孙老师,他个人对于现在已经上线播出的电视剧并不是全部满意,“仅有第一部是根据小说改编后两部电视剧和史实出入较大。并且提出了复苏历史正剧概念!同时,《大秦帝国》第五部将在明年开拍,合作公司是国内拍摄古装剧最好的公司慈文传媒!小伙伴们,期待吧!

小说《大秦帝国》以秦帝国为轴心,在清理中国前三千年的文明历史也就是把前三千年的重大故事,就有对文明发展史具有重大关键意义的事件,重大事件,都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将要拍100集的《大秦帝国》,会不会有注水呢?孙老师说:“我们的一百集,我们绝对不存在灌水问题,我们这个第五部,铁血文明是一百集,这一百集只要大家看了以后,觉得这基本上把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的故事讲完了,那大体还差不多,我相信大家看完以后,大家都有一些历史知识,什么事还没写,什么事还没写。因为春秋战国秦走向统一过程中,人物太多,故事太多,他就不存在,就只要你是有把它的历史洪流,这个大禹治水,你只要把这个河道一梳理,知道哪是主流顺着流往下走的时候,那只有被你遗忘在外面的积淀成湖泊的可能。你不可能说河修得很大,中间里一沟沟曲底才有水,不会出现这个状况。当然我现在这么说,是否这样有待于大家将来考验,如果它真是水分,你就拼命拿砖头砸就行了。”能有这样的自信,我相信应该没有失实的现象!(w-19)

大秦帝国观看顺序解说?

大秦帝国观看顺序为裂变,纵横,崛起,最后大秦赋

秦国是商鞅变法,那其余六国有什么变法?

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东周诸侯从一百四十多家,到战国初期只剩下二十多。历时三百多年,不可谓不惨烈。

最终迎来了战国七雄作为主导的局面,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大国能在历史浪潮中屹立不倒,并不断焕发新生,主要原因就是四个字:变法新政。

创新者生,守旧者亡。

这是历史滚滚车轮碾压过的不变真理。

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秦国。从战国初期任人拿捏的穷困之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一跃而起,最终一统六国。

那么同处一个时代的其他六国,又有什么样的变法呢?

我们从时间先后顺序逐个来看。

魏国李悝变法

没错,战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魏国。

魏文侯建国之处,为改变魏国四战之地的尴尬,迫切的需要提升国力。于是果断任用李悝进行变法。

李悝是法家先驱,著作《法经》。

李悝政治上主张废除世袭,经济上实施“尽地力”,“平籴法”。确立了土地私有。极大的促进了魏国农业和政治的进步。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商鞅变法就是以此为蓝本。

随着魏国农业的进步,国力也随之发展,加上魏文侯的励精图治。魏国率先成为了战国最强大的国家,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影响战国格局近一个世纪。

李悝的成功也因此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和认同,各国纷纷追求变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变法浪潮。

楚国吴起变法

吴起是从魏国逃难到楚国的。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吴起失去庇护,流亡到楚国。他是经历过魏国变法的人物。

楚国是从西周开始的老牌诸侯国,制度老旧,势力盘根错节,导致国力日下,政治腐朽。

楚悼王继位后,迎来了大才吴起。为改变局势,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楚国官职不同于中原各国,令尹相当于相邦) ,在楚国实行变法。

吴起总结李悝的经验,同样提出废除世袭制,并制定法令。接着整顿吏治,裁撤无能,削弱大臣的权利,简拔有功之人。

即:“均楚爵,平其碌”,“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

最重要的,吴起在楚国开始练军。

经历了吴起变法之后,楚国国力大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接着大败魏国,平定百越,收复陈、蔡。极大的扩张了楚国版图,大涨了楚军的士气。

吴起带领的楚军,“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可惜,吴起变法仅仅五年,楚悼王病死后,吴起随即被楚国老旧贵族射杀,变法也随之中断失败。

齐国邹忌改革

“邹忌讽齐王纳谏”。善于游说的邹忌遇到了求贤若渴的齐威王。

齐威王励志革新,效法魏国故事,帅气又有才华的邹忌,理所当然的被任为相国,开始在齐国实现新政改革。

邹忌的改革并不能算作变法,并没有对保守势力有颠覆性的改变,邹忌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吏治方面。

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鼓励群臣劝谏,监督官吏,修订法律,赏罚严明。

齐国在这一段时间,政治清明,加上君主贤能,国力大涨。

齐国先后凭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大败魏国,使魏国霸业功败垂成。同时迎来了齐国主导的局面。

韩国申不害变法

几乎与秦国商鞅变法同时期的申不害变法,显得有些默默无名。

申不害同样是法家人物,与商鞅理念不同,申不害的变法侧重点是君主。这也是他变法失败的根源。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韩国实现变法。

申不害变法的核心要义,就是君王统治之法,即“术”。

术的正面是监督考核群臣,从而选贤与能;术的反面是阴谋诡谲,耍弄权术,示人神秘,使群臣琢磨不透,到达震慑效果。试图通过君王的手段达到政治清明。

《大秦帝国》中评价此术: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申不害相韩15年,除了搬弄人心的“术”之外,还是有不少良好的为政举措,同时整肃军兵,韩国国力也缓步提升。算是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终申子相韩,列国无侵韩之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这是一场关于别开生面的军事的改革,改革的效果在军事方面极为明显。因军事提升所带来的政治效果,同样使赵国富强起来。

赵国立国之初,北边国境就与胡人接壤。为缓解北方压力,赵武灵王开始学习穿胡人衣服,便于骑马;学胡人骑射,大力发展骑兵。

在战车逐渐退出舞台的同时,骑兵的剽悍灵动首先被赵武灵王发现。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赵国军力由上至下的发生改变。

同样的,在战国,国家军力强大往往代表国力的强大。军事上,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北驱林胡,设雁门、云中郡。政治上扶持燕昭王,秦昭王上位。

赵国凭借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战国后期后来居上,隐隐有与秦国分庭抗礼之势。

燕昭王改革内政

燕国之前就想有一场变法,可差点把燕国变没了,那就是“子之乱政”

燕国政治混乱之际,齐国趁火打劫,燕国宗庙尽毁,社稷残破。

燕昭王在此时被赵武灵王扶持继位,发誓要报仇雪耻。于是招揽人才。

燕昭王尊贤敬士,为老师制造了一座黄金台。于是名声不胫而走。各国名士,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这其中有苏秦,苏代,乐毅等大才。

在政治上,燕昭王励精图治,吊死问孤,体恤民生,广开言路。

终于,历经28年的努力,燕国厚积薄发,民富而士思战。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之兵,向齐国复仇,燕军势如破竹,攻下齐都临淄,夺尽其宗庙祭祀,更是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差点亡国。至此,齐国一蹶不振,直到灭亡。

以上就是各国的重点变法,期间零碎的新政就不值得说了。最成功的当然是魏国和秦国。

商鞅充分借鉴了李悝和吴起的变法,比如徙木立信,这都是吴起玩过的。可是商鞅的变法是最决绝的,也是运气最好的。

李悝变法遇到魏文侯,可惜后面还有个魏惠王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