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电影让网友们操碎了心——
《封神》
眼见票房涨势缓慢,无数观众化身自来水疯狂奔走安利。
又是支招宣发团队,又是神创表情包助力。
唯恐《封神》赔本,让后续两部上映无望。
可就在不久之前,《封神》还不被看好。
怎么转眼间口碑反转,引得观众自发宣传?
众所周知,《封神》三部曲投资高达30亿。
从筹拍到面世,时间跨度长达十年。
如此体量,在华语电影史上当属首部。
但电影上映前,打着「史诗巨片」旗号的全明星烂片,早已有过多次诈骗前科,观众心有余悸。
加之上映后,团队前期的宣发方向又像刚插网线,不仅网感为零还几次踩雷,引发观众反感,也导致电影首周票房惨淡。
但之后随着观影人数增加,电影对封神IP的另类呈现,以及震撼的视听质感打动了一大批观众。
主创团队背后的故事,又让人看到久违的「国产大片」诚意。
比如近乎苛刻的演员要求。
以及各方面精益求精的细节打造。
如此种种,都让观众不忍电影埋没,自发搞起安利。
与此同时,也牵扯出一波对「史诗巨片」「中国人的电影史诗」的讨论。
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称得上巨片?
鱼叔想起一部老片。
真论起来,它才是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巨片」。
但相似的,电影命运多舛,题材更是敏感。
而这部巨片留下的经验,此时再看,更有别有一番感触——
《鸦片战争》
投资过亿,对于如今的国产电影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但在九十年代,这样的投资金额简直是天文数字。
可1995年,已经七十三岁的导演谢晋,却对拍摄《鸦片战争》有着超乎寻常的坚定。
这不止跟他对「中国巨片」 (不仅指场面宏大,更注重内涵和立意的丰富与深邃) 的坚持有关。
还因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太过特殊。
两年后的1997年,香港要回归了。
作为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晋的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牧马人》等) 几乎拥有最大基数的观众。
他自感电影人的责任,不能「空手迎接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和民族的盛大节日」,于是主动请缨,担下重任。
对于拍摄这部经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首部「国产巨片」,谢晋想过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首先是立意。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电影却要选取近代史上屈辱的一战,阻力可想而知。
对此,谢晋不仅手书明志,还在电影开场便亮明立意。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紧接着,就是投资。
电影场景众多,参演人数与服装道具以万计数,资金需求更是天价。
为此,谢晋开创民间集资方式,到处游说拉投。
甚至不惜破釜沉舟,抵押房产,才推动电影上轨。
电影1995年立项,留给全部流程的时间也就两年。
时间紧任务重,无意间竟逼出几个奇迹。
比如五个月建出了一座影视城。
也就是后来的东方好莱坞,横店。
还为了复刻当年英军的装备,上达海军求批军舰。
之后又专门派人去到英国考察百年前的炮舰真身,回来按图改造。
同时,谢晋点将式地请来许鞍华在内的两岸三地的电影人参与创作,寓意全民族携手。
参演演员,更是像鲍国安 、林连昆 、郎雄、苏民(濮存晰父亲)这样的实力派。
拍摄过程辗转多个国家地区,又时值盛夏,条件十分艰苦。
虎门硝烟一场重头戏时,年逾古稀的谢晋赤膊上阵。
看着挥汗如雨的演员们,与征调来的海军将士,歉意与敬佩化作了无言的三鞠躬,令人动容。
电影上映后,确实引发轰动。
还以七千多万元票房,创下了当年国产电影的卖座纪录。
在香港首映后,现场鸦雀无声。
其间况味,难以言明。
但遗憾的是,「巨片」的隐患自那时起便已现端倪。
票房虽高,但仍不敌同档期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
加上九十年代票房瞒报现象严重,金融危机导又导致海外账款无法回收。
过亿投资无法回本,让谢晋的公司出现了严重亏损。
这场「巨片」的冒险,终究在经济上以失败告终。
时隔26年回望中国首部巨片的命运,不免唏嘘。
也让鱼叔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担得起「巨片」二字。
有天价投资、海量参演人数、和恢弘的特效场面,就是巨片了吗?
而就在回顾《鸦片战争》的过程中,鱼叔发现谢晋导演早早给出了一个回答:
历史巨片中的人物,是历史意志的人格化。
历史之所以值得后人以审美态度来面对,就是因为有这些负载着历史意志的人格和灵魂。
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人物,历史片就成了空洞场面和遥远事物的堆积。
我始终认为,中国电影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个性魅力的人物,缺乏饱满性格的张力。
我发现,电影说真话,就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看来,巨片的「巨」,最后的评判标准在观众手里。
电影人能做的,只有尽心在硬件之上,去塑造有信服力的角色。
比如《封神》目前最让观众动容的,便是李雪健饰演的姬昌一角。
为国为子,孱弱却志坚。
而在《鸦片战争》中,也处处能看到导演对丰满人物形象的刻画尝试。
比如这一版林则徐 (鲍国安 饰) ,就「生动」了许多。
教科书中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临危受命,虎门销烟,义不容辞。
但电影里,他有了诸多顾虑。
都知鸦片凶险,但实则禁烟更是凶险。
接下禁烟之任前,林则徐设法确认皇帝决心,才走马上任。
但只有钦差的权力是决计办不好这桩凶险的差事的。
还要心思深沉,颇具手段。
他行踪不定,面对等待迎接的广州官员,林则徐早早下船。
只给出一份查实的烟贩名单,下令立擒。
林则徐深知鸦片猖獗,与朝廷内部的腐败脱不开干系。
但真得到一本受贿的官员名册,却又犯了难。
清白者无二三,杀干净容易,谁来办事。
林则徐宦海浮沉,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他勒令让官员静坐三个时辰,暴露烟瘾者,先拿下。
而后杀一批,抓一批,留一批。
那份名单被林则徐先示人,再烧掉,恩威并施,拉拢人心。
电影给了林则徐形象上的深度,也并没有避忌他的错处。
林则徐在广州集结兵力准备与英军殊死一搏。
但因不了解对手,错判英军行踪, 眼睁睁放战舰北上直逼京津,威胁到皇室安全。
而电影对历史正面人物赋予血肉的同时,也试图对「历史罪人」的行为逻辑有所追溯。
比如面对英军主和的琦善。
电影里,与英军交涉不平等条约的人正是琦善。
可想而知,他的历史口碑自然离不开「卖国求荣」这等辱词。
事实上,求和确实是「怕了」。
然而眼见强敌近在咫尺,又深知敌我差距,怎能不怕呢。
片中,导演给了琦善自我评价的机会。
除此之外点到为止,留给观众评定。
电影有戏剧化的考量,也有关键处尊重历史的坚持。
不难发现,影片的笔触相当冷峻。
不仅不掩己短, 也毫不避忌英军对彼时中国的态度。
电影中的英文对白,就近全片篇幅的三分之一。
决定对华战争的议会争论,也尽可能还原历史。
也因此,电影带来的观影感触比炮弹更沉重。
因为现实的屈辱,往往有过之无不及。
对轰的炮,甚至够不着敌人。
挥舞的长刀,在长枪面前也愈发壮烈与悲凉。
历史上,清军与英军对阵,虽武器落后,但人格不输。
定海一战,清兵有死无降。
临阵敢战,是电影还给历史人物的一份清白。
与此同时,也带着观众再次一次天问。
「凭什么败得这么窝囊,败的人心里出血啊」
而这份由各色人物形象与命运描画出的帝国黄昏之景。
在片尾出现「香港回归」字样时,更添一份叹息。
也正与谢晋导演的一段话遥遥呼应上:
「只有尽可能客观、公正、深刻的展现出150年前的这出悲剧,这部影片才能在国际上具有说服力。越是由国际说服力,越能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获得历史的公正。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民族文化理性的认识。」
说实在的,《鸦片战争》算不上神作。
比起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等神作,它在当下的讨论不算多。
但如今再看,它确实为中国「巨片」的创作开辟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前路。
比如宏大的成片规模之外,对完整叙事的坚持。
《鸦片战争》里人物众多,几方势力更迭转换频繁。
一旦逻辑主线不清晰,变会让电影神形散架,变成毫无侧重的流水账。
但看完全片,会感受到谢晋导演一以贯之的对电影的朴素态度。
先把故事讲清楚了,这是基本。
九十年代虽然神作辈出,但国产院线片市场萎靡。
国外拿奖的电影一大堆,国内电影院里却一片荒芜。
通俗化贴近人民的电影没什么人拍了,谢晋的坚持在彼时有些孤立无援。
后来他接受采访,仍坚持刻画人物是电影的要义。
「不要迷信得奖,有些电影手法很高,但内容上并不高,刻画人物并不深刻」
张艺谋也曾谈到这个现象,坦言刚毕业时不屑于讲故事。
而到了考验讲故事的时代后,会发现很多导演根本讲不好一个故事。
纵观如今国产电影的叙事,可谓一语成谶。
其次,投资确实大,但也能看到钱都花在哪了。
《封神》也是实拍场景相当震撼,才让观众服气安利。
对比《封神传奇》《阿修罗》等投资动辄上亿,一顿操作豆瓣3分的国产「大片」。
有没有实在做事儿,观众能看得到。
同时,《鸦片战争》作为最早的「巨片」先行者,为后来《封神》在内的许多国产大片探索出一条产业化的新路子。
在谢晋之前,还没有人敢在以民间筹资的方式,探索国产电影改革之路。
甚至以此投石问路,发现国内电影市场在发行机制的短缺。
相似的,《封神》导演乌尔善也想利用电影探索学习好莱坞工业化制作流程。
并引入到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尝试中来,为后来者开路。
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就曾在探班《封神》剧组,惊叹于数千人剧组各司其职,运行有条不紊。
先进经验也带到了《流浪地球》中加以推行。
纵观这些公认的电影巨制,其制作意义似乎已经不局限于电影本身。
它更多见证着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以及指向中国电影可能到达的地方。
九十年代,《鸦片战争》还无法战胜好莱坞大片。
但如今,观众对于国外大片的逐渐疲软,或许暗示着国产电影的生机所在。
也许,比起某一部具体的电影,「巨片」更像是一种责任。
一部又一部巨片,会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而过时。
但一个又一个后来者,却能不断接起前者的接力棒。
而观众对于「巨片」的期待,或许从来没有变过。
那便是,不想输。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