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大家都懂就是装死者尸体的,棺椁大家就听的少了吧。棺椁的意思是棺材和套棺,彰显死者的身价地位。在古代一般老百姓死的时候是没这个待遇的。达官贵族、士大夫皇家人员死后才能享受棺椁的厚葬。而且不同地位还有几重的区分。天子最高四重,士大夫阶级三重。不过现在社会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了,所以大家接触的比较少。
棺椁
棺椁,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装着死尸的棺材称为灵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穆斯林埋葬死者不用棺材、以色列的犹太人除了国葬或军葬外埋葬死者都不用棺材,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除小部分外埋葬死者不用棺材。
所谓棺椁,是一个通称,指的是两样东西:一件是最里面的内棺,另一件是外面的外椁,简单理解,就是大棺材套着一个小棺材,属于两层的丧葬用具。盲目来源于现实,我们今天对这个词汇很陌生是因为记忆中的葬具都只有一层,俗称棺材。而棺椁其实并不是历史上平民使用的葬具,严格来说它是贵族的专享。
典籍《易·系辞下》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翻译过来的大致意思是:古代的人(指的是更早,比如炎黄时期)葬礼非常隆重,身穿厚厚的丝质衣物,还要葬在野外的开阔地;不能起封土堆也不立标示,服丧的人尽孝时间需要特别长,往少了说三年,否则你是不孝子一枚,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