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有人呼吁提高教师的教龄工资。可是年年听到楼梯响,年年不见人下楼。
教龄工资又被戏称为“笑龄工资”,每月3元起步,最高10元封顶。可以买两个菜包子,或者一碗炸酱面——前提是不能加牛肉或者肥肠。
教师的教龄工资从1986年1月开始实施。当时的教师月平均工资30-70元,实施教龄工资以后,差不多涨薪10%,幅度不小。当年的10元钱,可买10斤猪肉,鉴于猪肉属于稀缺商品,这10元钱的实际购买力,至少与现在的500元相当。
三十多年来,社平工资大幅度上涨,教龄工资却一直岿然不动,固守在教师工资表的一栏中,渐渐活成了个笑话。
这些年,“必须提高教龄工资”几乎成了行业共识。呼吁的人多了,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上层的重视,有些地方还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比如河南省,就从2019年7月开始,按每年10元的标准提高了教师的教龄津贴。这个标准不算低,满30年教龄的教师,每月涨薪300元,涨幅约5%。不过,除了河南省“专美于前”外,目前尚未听到其他省份有提高教师教龄工资的举措。
今年或未来几年,教龄工资是否会大幅度上涨、老师们的愿望有没有可能实现?我认为并不乐观。且听我来泼几瓢冷水。
一、按政策规定,教师工资的参照对象是公务员工资。两者虽然不属于同一工资体系,但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工资标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如果教师增加了教龄工资,而公务员工资不变,就会出现前者工资比后者高5-10%的情况。这显然是政策制定者所不乐见的。不管教师工资如何调整,想要超过公务员工资(不考虑奖金补贴),目前来说并不现实。
二、教师基本工资的构成中,有一个“薪级工资”的项目,是随教龄同步增长的,实际上替代了教龄工资的作用。严格来说,老是拿教龄工资说事,理由并不是特别充足。如果闹得太凶,可能导致教龄工资这个项目被取消,适得其反。
三、当前的大环境不支持教师涨工资。大环境如何,我想不必费笔墨细说了,各行各业都在降薪,要“过紧日子”。这个时候要求提高教龄工资,是不合时宜的,很难获得支持。
不过,现行教师工资结构中,教龄工资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存在,确实已没有多大的意义。建议在保持教师工资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对教师工资结构进行调整,提高教龄工资占比,降低职称工资占比。前者提高的额度,与后者降低的额度基本相当。也就是说,从职称工资中拿一部分出来,增加到教龄工资中去。
可参照河南省的标准,教师的教龄工资,每年增加10元,上不封顶。按这个标准,男教师60岁退休,教龄工资约400元。不算太高,也不算太少。可以给那些终身从教、默默奉献却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一定的安慰。
将职称工资占比削减掉一部分,虽然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从整体上看,这样分配更公平。现行的教师职评规则中,人为的因素太大,制造了太多的不公平。又因为利益固化,想要改革步履艰难。唯有另辟蹊径,调整教师工资结构,才能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也就是所谓的“求取最大公约数”。
这样调整,高级职称教师的工资会减少,但岁月是最公平的,他们也会老去,教龄工资也会增加。低职称教师的工资会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是很大,职称工资在教师工资结构中仍占有相当比例,不会影响教师评职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