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当今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还有几十年前那么大的威力吗
-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没有仿造出来喀秋莎火箭炮
- 火箭炮“喀秋莎”究竟有多厉害
- 喀秋莎火箭炮怎么样
- 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
- 喀秋莎这类火箭炮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铁穹”防御系统能不能拦截的住喀秋莎的攻击
- 二战那么多火箭炮,为何唯独苏联的喀秋莎名气最大
- 苏联的火箭炮为什么名字叫“喀秋莎”
当今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还有几十年前那么大的威力吗
感谢悟空小秘书问答邀请
时至今日,已经再也没有喀秋莎火箭炮了。
注意,喀秋莎火箭炮的发射方式是导轨,而现代的火箭炮的发射方式是管式发射!
世界上第一个将火箭炮的导轨改为管式的国家是我们中国。
苏联是喀秋莎火箭炮的诞生国,当他看到我们中国将火箭炮的导轨改为管式发射之后,大为赞赏。
于是它也改为了管式发射。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再也看不到有导轨发射的火箭炮了,也就是说喀秋莎再也找不到了,所看到的都是管式发射方式。
管式发射方式,相比于导轨更易于生产,由于身管不像炮管那样需要加工膛线,所以非常便于生产,而且成本也不算高。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箭炮当数中美俄三国,但是若论射程方面,我们中国可当属第一。
我的祖国,我骄傲!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没有仿造出来喀秋莎火箭炮
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德国人研发火箭炮的历史其实比苏联要早,诞生的火箭炮品类也比苏联多得多。
德国人在38年就已经设计出了150毫米多管火箭炮,火箭弹就更早了。但他们当时并不看重这东西吗,认为其过于笨重还打不准,便将之转为“烟雾弹发射器”,取代了化学迫击炮。
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德军都把150mm Nebelwerfer 41式火箭炮当做打烟雾弹的装备,也一直称其为烟雾弹发射器,直到战争中后期打出经验,尝到甜头了,才开始越来越多的将其用于发射火箭弹,将其生产了5769门。
我记得在当年的《胜利之日》游戏中,就有这种德军火箭炮。打起来特无聊,但却是个刷分利器。
德军之后在41式150mm烟雾弹发射器基础上研发出了210mm“烟雾弹发射器”,这种大口径火箭弹拥有5联装发射管,一般用装甲车拖着机动。
德军生产了2626门210mm火箭炮,还将其火箭弹运用到了战机的空战之中,主要拿来打轰炸机。
德国人还将280mm和320mm的火箭弹挂在载具上,采用箱式发射,威力愈发惊人,通过可调节导轨可发射高爆弹和汽油燃烧弹等多种弹种,威力惊人,这种东西人送外号“陆地斯图卡”,非常的有名。
它独特的框架式模块化发射器后来被苏军学去,造出了“拉玛”发射架和BM-31-12 “安德柳莎“火箭炮,用来发射310mm的M31火箭弹,甚至还用其“火箭炮上刺刀”,彪悍的打法实在让人捂眼睛。
上图.“安德柳莎“火箭炮
而且德国也确确实实的改进和仿造了喀秋莎火箭炮,只不过这是党卫军设计的,他们将之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被称为“希姆莱的管风琴”(有些德国官兵也称其为喀秋莎)。
这种80mm火箭炮几乎就是苏联БМ-13“喀秋莎”火箭炮德国翻版,只不过德军用了Sd.Kfz 4和法国索玛等载具作为底盘。
通过上下两层导轨,“希姆莱的管风琴”一次就能喷射48发火箭弹,以相当密集的火力轰炸对手。不过这种武器德军没学到精髓,用的数量也少,因此党卫军没敢大量装备,只在43年制造了13门。
还有“突击虎”自行火炮也是个拥有火箭炮技术的怪胎,它发射的380mm臼炮其实是火箭推进的,爆炸力相当霸道,据说曾一炮轰趴3辆谢尔曼。
德军多管火箭炮不引人注目完全是信息差造成的结果,人们越关注苏联喀秋莎,就越觉得德军没啥火箭炮。实际上德军从1940年开始,几乎把把战场都在用火箭炮,一直打到战争结束。
苏德火箭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战术运用思维上。
德军更喜欢将火箭炮作为部队的火力补充,以连排的级别部署。他们会充分发挥火箭炮投送猛烈的特征,对敌人的关键部位进行相对精确的打击,促使对方局部崩溃或混乱。
所以德军火箭炮拥有“陆地斯图卡”的名称,它们的的确确是被汉斯当斯图卡用了。
苏军不一样,苏军的火箭炮打法非常多,从单车运动袭扰作战到大军团超饱和打击一应俱全。
总体上,苏军非常喜欢将火箭炮群作为快速打击手段,比如作为集团军群突击前的火力准备,或者作为压制德军机械化集群密集突击的大棒,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总的来说,掌握了尖端火箭技术的德国怎么可能在相关技术上比苏联差?人家V1、V2火箭都上天了,可谓是当年唯一的火箭技术霸者。
但他们确确实实在火箭炮的应用技术上落后于苏联,喀秋莎被大规模集群化应用后的结果有目共睹,德国人吃尽了亏,想学却怎么也学不来。即便如此,德军的火箭炮在对付美英盟军时,也屡屡让对方屁滚尿流。
火箭炮“喀秋莎”究竟有多厉害
萨沙谈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
苏德大战初期,德军的进攻一帆风顺。数以百万计的苏军,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市附近的一个铁路站点上,德军正在从列车上卸载大量的军火物资,一大批德军增援部队也在等待被运送到前方。
此处离前线不过20几公里,德军士兵和后勤人员一点也不慌张。德军已经掌握了战区制空权,加之车站附近部属了重炮部队,即使有苏联火炮敢于冒险向车站射击,也会被迅速定位消灭掉。
这些士兵们悠闲的坐着躺着,有的在闲聊,有的聚在一起抽着烟。就在他们非常放松之时,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种巨大且可怕的声音,听起来就像空气被某种东西撕裂开。在短短几秒钟内,有80枚炮弹像暴风雨一样砸到了车站上。一时间整个车站成为一片火海,大量物资被摧毁,停放在此处的列车遭到严重破坏,士兵更是伤亡惨重。车站内四处都是血迹和残肢,侥幸未死的德国士兵惊呼着四散寻找掩体。
他们中有一些经历过波兰战役和法兰西战役的老兵,却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强度的炮击,这些老兵也被吓破了胆。
车站附近的德军指挥官非常恼怒,他命令空军立即支援,寻找苏联炮兵阵地后给予完全的摧毁,同时命令德国火炮部队立即还击。
德军炮兵部队认为这是一个苏联炮兵师的偷袭,他们随即通过估算方位,开炮还击。但炮击以后,却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德国空军报告,德国炮兵部队的炮弹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处根本没有任何苏军火炮的痕迹。而德国空军在附近进行了细致的侦查,却没有发现苏军大规模炮兵部队的任何痕迹,仅仅看到几辆苏联的吉斯卡车在向后方高速撤退。由于目标太小,德国空军没有进行攻击。
德国指挥官大惑不解,这一个师的苏军炮兵难道凭空消失了吗?其实,他们遭遇的正是苏军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初战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后仅仅2个月,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生产,苏德战争就突然爆发。
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丢失了数量惊人的重装备,急需要大量的补充。
由于德军进攻的影响,苏联的大型兵工厂也开始向乌拉尔山区的内陆迁移,生产量大减,无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苏联急需要大量火炮最为前线的火力支援,以阻挡德军锐利的攻击势头。
БМ-13-16火箭炮的时代,由此来临!БМ-13-16火箭炮,远比普通火炮更便于大规模的制造,完全符合这一阶段实战的需要。
苏德战争刚刚爆发,苏军高层就命令立即生产БМ-13-16火箭炮,该工作由苏联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负责。
首批7辆БМ-13-16发射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配属莫斯科军区。同年10月,该工厂整体转移到车里雅宾斯克,在那里一直生产到1945年。
1941年6月28日,苏联编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实验性作战部队。莫斯科军区的7辆发射车被编为独立实验部队,由NKVD(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成员都是从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的党团员中挑选的。
他们很快赶到白俄罗斯前线,此时苏军已经在白俄罗斯全线溃败。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苏军损失48万人,坦克1348辆,飞机900架,各种火炮近万门!
这种伤亡放在西线,如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国家,就足可以一战亡国灭种。
苏联的实验火箭炮连,在这种逆境下坚持作战。如文章开始所写,他们在奥沙尔附近使用5辆火箭炮,沉重的打击了车站附近的德军部队,然后火速撤退走了。
德军认为遭遇苏军常规炮兵打击,他们的反击落了空。他们没有想到,这80枚炮弹并非一个炮兵师发射的,而仅仅是5辆БМ-13-16火箭炮的杰作。
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深受苏军炮兵战士的喜爱。这种武器在当时还是秘密的,并没有正式的名称。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个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该工厂名称俄文所写的第一个字母)。苏联炮兵们根据这个字母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个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苏联常见的女性名,这个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战士们最可爱的女性伴侣。由此足可以看出,苏联炮兵对这种武器的喜爱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证明了该武器完全适应苏德战场,随即开始了大量的生产和装备工作。由于苏军极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远比常规火炮容易生产,苏联对此投入最大。
一辆辆喀秋莎以惊人惊叹的速度,被生产出来,到1942年初,火箭炮弹的产量比计划超产四倍,在1942年一年内,工厂交付苏军的火箭炮达3237门之多。
虽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非常成功,他们自己的结局却是不幸的。
之后该炮兵连接连在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等地,成功作战。由于火箭炮威力巨大,覆盖区域大,导致德军士兵一旦被攻击根本没有机会躲避(普通炮兵进行炮击时,老兵凭借对炮弹落点的判断,一般还能进行躲避,主要是针对炮弹破空的声音),加上火箭弹在空中还有种独特的发射声音,这都造成了基层德军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惧。
德军第9军第12装甲师在遭受火箭炮打击后,惊恐的向后方报告: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这次攻击给第12装甲师的士兵留下深刻印象,称喀秋莎为“魔鬼火炮”。
甚至苏军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据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吓得退了回来。
德军高层为了消减士兵的恐惧感,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苏军火箭炮连。一旦找到他们就立即全部枪决,还需要将火箭炮完整的缴获下来,送到德国后方研究。
经过几次战役后,1941年10月7日夜,该火箭炮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军装甲先锋部队遭遇。
火箭炮的卡车,肯定跑不过德军的快速装甲车!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难逃一劫。但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缴获火箭炮,如果大尉带领部队放弃火箭炮车,自己乘夜色突围出去还是完全可能的。
德国人并不在乎这个连的苏联士兵,他们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战士们并没有自顾自的逃跑,为了保守军事机密,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将车上的火箭弹发射出去,然后将7辆火箭炮全部炸毁。
于是该连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军拼死交战,阻挡德军前进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将所有火箭弹发射完毕,然后使用炸药包将7辆火箭炮车全部炸毁。
炸毁火箭炮车耗费了时间,该连完全被德军包围,没有能够突围出去。经过短暂激烈的近战,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炮兵连战士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大尉时年36岁),但德军也没有缴获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后费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成为苏联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战英豪
初期苏联处于全面的防御中,对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谓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战线后方,哪里顶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开过去,经过几次齐射以后,立即高速开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一次齐射就会造成极大的杀伤。当德军恼羞成怒的出动炮兵和坦克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说,双方在城市内激烈拉锯,尽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击对方。苏军在该战役中使用了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一个战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个孤立的房屋。这个房屋占据高地且非常坚固,谁占领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锁周围数公里地区。
苏联先后投入5个营的部队固守,德军也先后攻占了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苏联人反击夺回。在德军第4次攻击中,该房子里面的红军战士全部阵亡,仅剩下一个受重伤的排长幸存。
此时德军大部队四面向房屋包围过来,英勇的苏军排长向后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不要用别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后方的火箭炮部队含泪向这个房屋开火,遮天盖日的火箭弹飞过来,将数百名德军士兵炸得血肉横飞,当场炸死了德军一个团长。德军伤亡过重,被迫退了下去。不过火箭弹也将该房屋炸倒,苏军排长壮烈殉国。
图片:喀秋莎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度,精度不好导致不能精确打击,所以只能打击面,不能打击点。这样一来,火炮的使用就有了局限。
实战中,苏联人逐步意识到了喀秋莎的优缺点。
喀秋莎最大的优点在于火力猛,最初一次打击最为猛烈。
二战期间各国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敌人的作战部队进行炮击,以第一轮,也就是开炮之后5到10分钟内的效果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会有充分的防炮准备,第二轮炮击就无法造成什么大的效果。
常规火炮第一轮炮击,不可能太猛烈!以苏军为例,一个炮兵师不过100多门火炮,也就是说第一次炮击最多可以射击出100颗炮弹,第二次射击至少也是6秒钟以后。对于训练有素的德军来说,第一次炮击以后,他们立即会进行躲避,第二批炮弹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所准备了。
对于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为例,一辆车上装备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16枚火箭弹在7到10秒钟内就可以完全发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相当于105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
仅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个火箭炮连,区区7辆发射车的第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00多枚火箭弹,相当于苏联一个常规炮兵师的火力。
苏军一个火箭炮团就有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400枚火箭弹,相当于3个苏联炮兵师,这是极为可怕的一个数据。如果这么多火箭弹同时落在同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里面的德军士兵可就倒了大霉!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也是利用喀秋莎火箭炮团一次齐射,将美第7师进攻的两个营重创,毙伤700多人,几乎把这两个营打光。稍后志愿军一个火箭炮营的12门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机会一次准确的齐射,歼灭前来增援的美军1个坦克营,击毁击伤坦克23辆。这两个战例足可见火箭炮的威力。
进攻的德军士兵回忆,他们最怕的就是苏军喀秋莎的打击。在他们就要攻占苏军阵地的时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现无数巨响,紧接着数百枚火箭弹向一片火云一样向他们覆盖下来。由于火箭弹来得极快,士兵根本没有躲闪隐蔽的机会,瞬间周围1、2公里范围内就成为一片火海。无数战友被火箭弹撕成碎片,坚固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也被火箭弹击毁,至于普通的运输车和弹药车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军老兵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不怕苏军坦克,不怕苏军火炮,就怕苏军的喀秋莎。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还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进型M30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发射M31箭弹,口径达到310毫米,比苏军经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还要大,一发火箭弹即可击垮一所房子。由于火箭弹的重量较大,该火箭炮的射程较短,仅有3公里,只能做前线近距离支援武器,不能作为远程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产,但苏联缺乏足够的汽车。为此,苏联人用尽一切办法。他们使用了包括美国援助汽车,装甲车底盘,甚至拖拉机。所以,苏军序列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喀秋莎火箭炮!
虽然战果辉煌,喀秋莎在实战中仍然表现出了一些缺点。
在防御中,它的一个缺点暴露无疑,就是发射时的动静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烟雾,很容易被敌方空军和炮兵部队发现。喀秋莎并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辆卡车而已,一旦遭遇空军和敌方炮火的打击,就极容易被摧毁。
实战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胁就是德国空军。德国空军的飞机在对付T-34等坦克时,一般需要近距离投弹。这种方式难度比较高,获得成功并不容易。对于喀秋莎时,德国飞机只要俯冲用机枪扫射即可。吉斯卡车基本没什么防护能力,一旦被击中一般就会起火燃烧。
喀秋莎不适合用于战火最激烈的前线作战,而适合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后方做拦阻性炮击。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开始走入战略进攻,经过一系列艰苦战役,苏军突入德国境内,包围了柏林。
此时约有2000门喀秋莎参与了柏林战役,它们射出的可怕炮火将柏林变成了一堆堆的废墟。
火箭弹可怕的声音,对德军官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连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录,希特勒在自杀前几天,突然听到一种可怕的破空声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询问。副官告诉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风琴(德国人对喀秋莎的称呼)。希特勒已经精神恍惚,追问那是什么(其实他知道这个名字)?副官告诉他,这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几天后,他开枪自杀了。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 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骨干。
喀秋莎火箭炮怎么样
火箭炮作为现代陆军火力压制的重要武器之一,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其优点是,机动性好,射速快,火力猛烈,可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实施大面积的无差别攻击,或是用于突袭,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大量的炮弹倾泻在敌方阵地上,给予敌方严重的打击,并能给敌方精神层面巨大的震撼,使敌方军心士气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炮我国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例如我国的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AR3多功能火箭炮、A200火箭炮、SR5火箭炮等。那么火箭炮这样犀利的武器是怎么诞生的呢?第一款火箭炮又是什么呢?
1941年7月14日,刚刚占领了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的德国中央集团军先头部队,正在忙着将后方的补给运往这个前线供应站,下午的两点三十分,随着一阵咆哮声,车站的地面上炸开了花,德军的补给车辆和人员被炸的七零八落,损失惨重,短短的10秒不到,就归于平静,只留下一地的车辆残骸和德军尸体和已经一脸懵逼的幸存德军,他们不知道什么武器能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直到莫斯科会战的时候,德军才缴获了这种武器,它就是有着烈火史诗般传奇历史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是一种多轨自行火箭炮,它有8条轨道,射程达到8500米,装满一次弹药只需要10分钟左右,一次齐射能在10秒内发射16枚火箭炮,火力压制能力极强,而且通过运载车运载,非常灵活,打完就跑,让敌人无法还击。它所装备的炮弹弹径132毫米,弹长1.45米,弹重43千克,发射轨道长5米,发射初速度70米每秒。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火箭炮。
喀秋莎的名字的由来也是很有意思,1940年的时候,它就已经试生产了6门,41年军方又买了40门,之后还追加了17门,而在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政府便决定全力生产它,6月28日,军方决定建立喀秋莎特别独立火箭炮连。而在当时,喀秋莎火箭炮属于绝对机密,因此这个连队在学完喀秋莎火箭炮的操作方法后,都不知道是什么火炮,叫什么名字,但因为炮架上有个K字,便联想到了喀秋莎(Катюша)。而之后这也成了苏联红军对火箭炮的统一称呼。
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的1530门喀秋莎火箭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战争的最后一年,在进攻柏林的战斗中,喀秋莎火箭炮更是被苏军玩出新花样,他们用木头把炮车垫高,降低发射角度,用来平射,靠着这样的办法,苏联红军一路高歌猛进,杀进了柏林,战胜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作为其徒子徒孙门的现代火箭炮,其演习中万炮齐发的场面让我们震撼,它们经过现代技术的改进,已经成为了现代陆军装备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
有网友问:二战期间要是日本的万岁冲锋,遇上了苏联喀秋沙火箭炮会怎样?其实,日本在二战经常遭到火箭炮覆盖式打击。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装备有182毫米120联装火箭炮支援船。喀秋沙火箭炮才是132毫米8联装火箭炮。
美军1艘火箭炮支援船,发射管数量就有近23门喀秋沙火箭炮,而且口径更大,威力也大得多。美军还搞了很多114毫米口径火箭炮支援船。美国海军利用LSM级登陆舰改造了48艘火箭炮船,第一批平均一艘火箭炮船安装127毫米105具火箭发射装置,还有7门防空炮。
从数量看,光是LSM级登陆舰改造,美国海军就已经有5040管火箭炮,等于630门喀秋莎火箭炮,大约等于26个喀秋沙炮兵团,如果是师级,那就是8.5个喀秋沙火箭炮师。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各个岛礁战役,都使用了大量火箭炮支援船参战。另外,美军还投入了130艘安装火箭炮的LCS火箭炮支援船,安装10-24管火箭炮的86艘LCI火箭炮艇,以及其他型号火箭炮艇参战。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投入的火箭炮管数可以达到7000个发射器以上。因此,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任何岛礁战役,可投入的火箭炮数量和单位面积打击力度,都不亚于苏联在东线的喀秋莎火箭炮。
日军的万岁冲锋,本来,就是在耗尽粮食弹药以后的一种自杀冲锋。我们说一个普通战斗,在塞班岛战役,在第一火力支援区,包括24艘LCS火箭炮支援船的114毫米火箭炮。在后面还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其正面是日军第135联队。当然,这只是美军此战8个火力支援区当中的一个。随后登陆美军就与日军第135联队爆发激烈交战。
同时,日军第9战车联队还出动了14辆坦克掩护步兵发动了反攻。当天夜里,日军还发动了1000人参加的大规模夜袭,海上的美军战列舰,巡洋舰和火箭炮船,以及陆地上的美军炮兵都参加了炮击。
喀秋莎这类火箭炮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БМ-13-16,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车载的自行火箭炮,它拥有16个132毫米口径火箭弹的发射架,齐射时具有恐怖的打击范围,由于火箭弹的散布范围太大,通过集中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密度。同时期德军也装备了同一类型的火箭炮,即41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只有6根发射管,而且是牵引式火炮,在机动性和火力密度上不如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都将各自的火箭炮视作一种秘密武器,以防被其他国家获悉并仿制,德国将火箭炮部队称作烟雾发射部队,而苏联则只为“喀秋莎”火箭炮取了一个军用编号“БМ-13-16”。
“喀秋莎”火箭炮的研制最早开始于1938年10月,此前苏联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航空火箭弹并正式列装,不同于德国过分重视火箭炮的射击精度问题,苏联一开始非常重视火箭炮的机动性,将整个发射系统安装在一辆卡车上,从而成为一种自行武器。至于火箭炮的精度问题,当时苏联的火箭弹技术其实并不如德国,精度差的问题更加严重,而苏联专家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提高火箭炮发射架的数量,通过提高火力密度来弥补精度的不足,苏联最初研发的火箭弹发射装置分别有24管82毫米火箭炮和16管132毫米火箭炮,远远高于德国的6管150毫米火箭炮。
尽管“喀秋莎”火箭炮在1939年便通过了军方的实弹试验,并在原则上被批准定型,但是一直都没能正式服役,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量产,这主要是由于时任中央炮兵局局长库利克元帅的反对,他仍旧以传统的身管火炮标准来衡量新型的火箭炮,认为“喀秋莎”火箭炮缺乏防护以及掉弹率太高,因此直到1940年都没有定型生产,只生产了6门用作试验。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手里只有不超过50门“喀秋莎”火箭炮,这使得这一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无法在战争初期发挥重大的影响。
“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投入作战是在1941年7月份的斯摩棱斯克会战中,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连对奥尔沙火车站的德军集结地进行了齐射,给予了德军极大的震撼,这证明了苏军火箭炮的巨大价值以及战术使用上的正确。很快苏军开始组建更大编制的火箭炮部队,由初期的火箭炮营、团发展到火箭炮旅、师,将火箭炮的使用上升到战役层级,在短时间内对敌军阵地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掩护己方部队的突击。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经拥有7个火箭炮兵师、11个火箭炮兵旅、114个火箭炮兵团以及38个火箭炮兵营,拥有各型火箭炮9350门,生产了1440万发火箭弹。
“铁穹”防御系统能不能拦截的住喀秋莎的攻击
对于“饱和攻击”,即便是哈马斯手里低劣的卡桑火箭弹,铁穹系统拦截也很吃力。不要相信什么90%的拦截率,每次以色列都会这么说。一是安抚以色列人心,二是炫耀和威慑。实际上,这次截止5月15日,哈马斯就狂射2000枚火箭弹,铁穹系统就感到力不从心了。这也幸好是卡桑系列性能低劣,数百枚在空中自爆,还有数百枚落在加沙地带。以色列说的90%拦截率怎么来的?
2019年5月初,哈马斯武装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600多枚火箭弹,以色列自己说拦截了154枚,号称拦截率也是90%。我数学自认不差,但也不知道人家怎么算出来的。90%,已经成了一个对外宣称的标准拦截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个。
对于喀秋莎这样的制式火箭弹,铁穹系统在技术层面上是能够拦截的,但问题在于喀秋莎齐射跟下雨一样,一个6门制火箭炮连在30秒内就能把240枚火箭弹打出去(实际上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22秒就能齐射40枚火箭弹),发射率远远超过哈马斯武装。要知道哈马斯2000枚火箭弹是4天时间发射的,这个平均发射率大家可以算一下。
面对喀秋莎的弹雨,铁穹系统怎么拦?实际上,铁穹系统的研制初衷就是应付低烈度冲突和战争的,不是为了应付传统战争。况且在传统战争中,对手也不只用喀秋莎,还有其他种类繁多的武器同时打击。只有像哈马斯武装这样的,手头没有缺乏体系化武器,只能将火箭弹作为大杀器,而且大多数还是手工打造的,性能很差。
再说拦截效费比,铁穹系统所用的“塔米尔”拦截弹的单价,不同媒体描述差别很大,有2万、3.5万、4万、10万、15万、20万美元多种说法。尽管铁穹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用商用标准零部件,但从其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双向数据链来看,价格就不会低,15-20万美元都是良心价。10万美元以下的说法基本是扯,真以为导弹是大白菜。
与“塔米尔”拦截弹相比,火箭弹价格低,制式122毫米火箭弹数千美元,卡桑火箭弹就更便宜,600-800美元。即使卡桑口径增加,性能升级,也就达到122毫米制式火箭弹的价格。所以在大规模攻防战中,铁穹系统要拦截大量火箭弹,花费远高于对手。不过,以色列有美国的大量军援,在低烈度冲突中射起来也不是很心疼,唯一担心的就是数量够不够多。
二战那么多火箭炮,为何唯独苏联的喀秋莎名气最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数量最多,起到的作用也最大。
其实英国、美国、德国都有火箭炮,甚至日本也有。
但这些国家的火箭弹根本无法和苏联的喀秋莎相提并论。
以最常见的喀秋莎BM-13型火箭炮为例,这种13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一共装备了高达6800辆。
另外还有82毫米 M8火箭炮2400辆,300毫米M31火箭炮1800辆。
3者相加,就是1万1000辆。
这个数量太惊人了,就算今天也没有国家能够超越。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动用超过1500门火箭炮,成为苏军火力的支柱。
在这种复杂城市战环境中,喀秋莎进行火力覆盖的面杀伤,特别有效。
德军最怕的就是喀秋莎,因为它的火箭炮能够覆盖一块地区,里面的人不容易逃脱。
到了白俄罗斯行动,苏军使用2300门火箭炮。
到了最后的柏林战役中,苏军动用3255门火箭炮。此时,苏军火箭炮已经是绝对支柱了。
在4月16日柏林战役刚开始阶段,苏军同时动用1100门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国阵地实施轰击。苏军进行的饱和炮击中,最厉害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柏林城很大一部分,就是被喀秋莎摧毁的。
苏联的火箭炮为什么名字叫“喀秋莎”
火箭炮在俄罗斯由来已久,早在彼得大帝时代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国有火箭生产企业——莫斯科火箭厂。世界上首支专业火箭分队也是俄国人组建的(1827年4月在扎夏德科的领导下组建,配备6部6弹式和12部单弹式火药火箭发射架,下辖官兵363人)。但在后线膛炮出现后,精度差强人意的火箭武器逐渐失宠,火箭部队一度在19世纪末被撤销。
因此,苏联发展火箭武器是有很坚实牢固的基础的。苏联成立后,这类武器的研发又重新开启了。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秘密研制了一款自行火箭炮——搭载在卡车上的武器的正式编号为БМ-13火箭系统。作为一款火力压制武器,火箭炮在抗击纳粹德国侵略者的的卫国战争中大放异彩。
那么这款武器为何被苏联官兵爱称为”喀秋莎“呢?
这与它的生产厂家息息相关。现如今的沃罗涅日挖掘机厂(Воронежский экскаваторный завод)在1931年至1941年时叫做共产国际厂(завод им. Коминтерна,1941—1945年间该厂更名为苏联迫击炮武器人民委员会第723厂, завод № 723 Наркомата миномётного вооружения СССР),从该厂生产线下来的这款武器,被制造工人打上了俄文大写字母К,表示是由共产国际厂出产的。
一台БМ-13火箭弹发射装置的发射架可以一次性投射16枚132毫米M-13火箭弹,相当于16门122毫米火炮的齐射,可想而知一个连(7台)的一次齐射的效果是多么的恐怖。BM-13自行火箭炮
BM-13火箭发射装置使用的132毫米火箭弹
1941年的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由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弗廖罗夫大尉指挥的独立实验火箭炮连(全连装备7辆配备BM-13火箭发射装置的NEE-3型战斗车辆)于7月14日,对奥尔沙火车站实施了齐射。这次齐射对进入奥尔沙市的德军第17装甲师造成一定的混乱,这是“喀秋莎”的首次实战。而该连在1个半小时后实施了第二次齐射,火箭弹越过奥尔希察河,将河对岸十数辆德军坦克、汽车和大量集中的步兵瞬间撕成了碎片。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弗廖罗夫大尉
随着战争的爆发,由马特维·伊萨科维奇·布兰特于1938年作词的歌曲《喀秋莎》在整个苏联国土上走红,这首歌曲从前线到后方,从城市到农村,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广为流传,成为了苏联人民保家卫国和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一个象征。
歌曲《喀秋莎》的作词人马特维·伊萨科维奇·布兰特
当时出于严格保密,基层官兵并不知晓这种神秘武器叫什么。所以,他们将车身上的К与歌曲《喀秋莎》(Катюша)的首写字母К联系到了一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武器的昵称就这样诞生了。
如有疏漏,还请多多斧正。
我是肥鹅,一个热爱历史的码字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