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译文
译文: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出处:
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全文译文:
-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扩展知识: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原文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如何看待“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是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孟子总结的十分到位。
这句话用白话说: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有实力相当的国家,而且在国外还存在隐患,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内有贤臣,外无忧患,才能发展。
在古代最贴切的例子:莫属后唐庄宗李存勖了。
李存勖袭父位为晋王。在王位十五年里,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
定都洛阳,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后唐。这本是一番伟业,留与后世的一段佳话。但他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仅在位三年,就死于兴教门之变,真是令人唏嘘。
入则无法家拂士的现实意义。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昌盛,靠的是一众人的努力,每个国家的领导者是引路人,而他身边的人,是不是贤臣影响很大。
就如这次疫情反应的千面百态,美国如此大国,竟然深陷其中,这和特朗普政府脱不了干系,特朗普到处抹黑、甩锅,还有不作为,但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又是如何行事的,是不是表现也很差,所以美国这次国力衰退是必然的。
出则有敌国外患者的现实意义。
一个国家对内要做好基本功,打铁还需自身硬。
现在的印度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新冠疫情、蝗灾、洪水等灾害,对外四处挑衅,致使与周边关系紧张。就是这样的处境国家能发展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我们的先辈们总结的话就是真理,现在也一样适用,这是经过千年百年的锤炼而成,希望我们能够牢记,并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