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社戏》《故乡》来自小说集《呐喊》而不是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的最后一篇小说。
一、内容结构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我”的故乡赵庄看社戏。
两次看京戏的情形都是心情极坏而告终,而看社戏却是意趣盎然难以忘怀。三场戏分别发生在都市和乡村,有趣的是三场戏虽然都枯燥乏味没有看点,而“我”也是三次都中途告退,但心情却截然相反。
北京的两次看戏中,“我”明显感觉到了一种压抑感和封建制度下压迫感。而在乡村看戏中,“我”却看到了乡村生活的风土人情,在迷人的月夜出航,掘蚯蚓钓河虾,饱餐一顿;和小伙伴们摘自家罗汉豆烧吃罗汉豆,使“我”看戏扫兴的心情瞬间变得无比欢快,心旷神怡。
小说通过写景叙事绘人,表达了“我”向往热情友好、淳朴善良的人际关系,憧憬正直无私、美好和谐的人情味和人性美。乡村和都市的对比中,抨击都市剧场,盛赞农村社戏,抒发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厌恶。
二、写作手法上动静结合,首尾呼应
文中“淡黑地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山的静和船的动相结合,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返程船行之快,也表现出“我”当时急切的心情。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这里描写离开戏台时的场景,与来时想象戏台的场景交相呼应,体现了“我”当时那一丝依依不舍的心情。
小说中那一段看社戏归来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不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间接写出孩子们划船技术的高超和当时愉快轻松的心情,还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情景交融,交相呼应。
“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 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 笑声、嚷嚷声、水声、笛声; 豆麦的清香; “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之美景,烘托“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三、主题上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社戏》的创作背景是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时期,当时鲁迅先生致力于用笔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反封建制度的号召。
小说表面上是写“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感情,其实是想通过他在都市和乡村的两种遭遇来体现当时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我”因为家庭的贫困,在都市看戏有好的空坐,却被告知已被预定,而到农村却受到款待。阿发“我”的儿时玩伴,在偷豆时,他主动提出偷自己家的豆,只为让伙伴们能吃到更大更好的豆子;双喜在见“我”想去看社戏,而没有船时,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带“我”借八公公的船去,并向外婆和母亲打包票;害怕其他人被六一公公责骂,便把偷豆一事全揽在自己身上。这些都侧面反应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黑恶势力,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先生把《社戏》收录到《呐喊》中的原因之一。
从《社戏》我们再来反观现实中的人,不难发现如今的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已经丢失了那时人的善良淳朴。大家都会害怕做了好人被人讹,害怕付出爱,互帮互助,团结拼搏,见义勇为变得难能可贵了。
其实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小说中讲的虽然是看戏,但是戏的情节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真实的场景改编过来的呢?也许在那个时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反对黑恶势力,向往善良淳朴的风土人情,但其实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同样存在一样的场景,不同的是每一个对它的理解,就看你是把自己置身于戏中还是戏外。在戏中也许你会迷失其中,在戏外也许你就能看清自我,找到人生中属于自己真正的善恶观。
最后,愿我们都能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