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日报、解放日报、潮新闻、萧山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昨晚,热播剧《繁花》正式大结局。宝总、汪小姐5年后共同跨年,但两人却相隔黄浦江再次错过。
近日,《繁花》中饰演杭州小老板范总的董勇彻底火了。在这部方言剧中,董勇的口音颇引人注意。片中,他融合了多种口音:蹩脚的上海话、杭州话、杭普话…
△ 《繁花》中范老板杭州话合集
△ 《繁花》中范老板杭普话合集
多变的口音也恰好符合他一个闯荡大上海的小老板身份——想要快速融入当地圈子。
董勇是杭州人
口音是他特意设计过的
《繁花》作为一部沪语剧,范总的走红总令人有些意外。剧中那条几百米长的黄河路,搅弄着上海滩的风云变幻,这是湖西针织厂厂长范新华(董勇饰演)闯荡上海的第一站。
作为上世纪90年代闯荡黄河路的乡镇企业家代表,董勇塑造的范总背负整个针织厂的期待来到上海,试图与宝总合作,将三羊牌打造成上海名牌。
据董勇自己说,他老家是杭州萧山河上凤凰坞村的。剧中“范总”的口音是他特意设计过的,既不是普通话,也不是纯粹的杭州方言或“杭普”。
“范总说话的语调是江浙的音调,是冒尖的,里头夹杂着杭州普通话。”同时,结合范总去上海做生意的人物设计,他间或会冒出几句上海话。做生意,常年在上海泡着,他会特别想融入上海人,学人家说话。所以范总也会说“侬好、我伐晓得”。
看似精明油滑的“范总”
骨子里其实是硬汉
刚出场的范总呈现出的是“为己”的一面,笑容满脸,精明中带着点油滑。
但在汪小姐走出“外滩27号”后,你会看到范总“为他人”的一面。当他第三次对着汪小姐讲出“我一定,能帮多少我就帮多少”这句话时,汪小姐对他的看法完全改观了。
“范总有一句话,大家都是朋友。这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他永远不想树敌,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董勇看来,现在老说“硬汉”,这不是一个表层的概念,而应是骨子里的硬汉。“范总一个人背着乡镇企业几百人的期待,热脸贴冷屁股,一个中年人独闯上海滩,当然是硬汉。”
“范总”
是一群浙江企业家
01
“太像了,和雅戈尔当时的经历太像了。”宁波雅戈尔原上海市场负责人陆萍最近正在追《繁花》。当她看到费翔用《冬天里的一把火》唱出中国人自己的名牌,忍不住激动地与同事们分享当年的故事。
△ 2002年宁波国际服装节闭幕式在雅戈尔国际服装城举行,费翔亲临献唱。来源:受访者提供
1991年,雅戈尔为了开辟上海市场,派了一支销售先遣队从宁波坐一晚上的船到上海的十六铺码头。
在他们的努力下,第一批雅戈尔服装进驻了南京路,有华联商厦、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时装公司等,还有徐家汇的第六百货商店、四川路的第七百货商店。
“当时在上海,雅戈尔的知名度不是特别高,又临近店面租期。”陆萍回忆起她刚去上海打开市场的时候,面对种种问题一筹莫展。
△ 受访者提供
就在这时,新世界百货的男装部董经理提出良策,“想要提高雅戈尔衬衫的知名度,不如联合搞个营销活动。”陆萍听进去了,她马上联系总部,邀请当时的代言人费翔出席签售会活动,许多上海人还记得,这就是当时的雅戈尔衬衫节。
陆萍回忆,当时的场面人潮拥挤,非常火爆,有些甚至是女儿帮妈妈来排队签名,整个新世界百货一楼被围得水泄不通,销售额更是创下新高。从此,雅戈尔慢慢打开了上海市场。
02
一张圆桌,围坐着十几个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面对侄儿一心想拿下二十万条牛仔裤外贸订单的目标,他们坚定地给出了最大的支持,“只要你一句话,我们随时为你停掉所有皮衣生产线。”
《繁花》中的精彩一幕,让观众了解到“貂王”的真实身份,也把张志彤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是海宁皮革在上海最为风光的岁月。”
张志彤是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年,25岁的他跟着舅舅,雪豹创始人曹浩强,在上海闯市场。“一开始,我们的产品贴牌卖,很快成为了上海友谊商店、华侨商店、锦江饭店等高档商场的抢手货。后来,我们决定自己搞品牌。”
△ 雪豹皮衣部分男装产品。来源:雪豹官网
品牌的名称怎么来?曹浩强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报纸在全国广泛征集商标设计方案,并承诺选中者给予2万元奖励。从那以后,每天一大筐一大筐的信件,从全国各地涌来。
最终,“雪豹”商标一举夺魁,“雪豹,宝中之宝!”更是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一句广告语。
△ 雪豹公司负责人在皮衣蒸气烘烫机前倾听消费者的意见。来源:浙江日报 摄影方炳华
张志彤犹记得,每天晚上,长途货运司机连轴转,上海滩却仍然一“豹”难求。“一到周末,商店门口就要排出200多米的长队,我们用于维持秩序的一根很粗的铁质长管,还被热情的人潮给压弯了。”
到1993年,以“雪豹”的105号为起点,金陵中路成为了上海有名的皮草一条街,来自海宁市辛江乡、周王庙的皮质产品也从这里逐渐走向了全国。
《繁花》大结局
一代人的记忆总会落幕
然而
传奇的故事还将继续
觉得这部剧不错的点击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