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琅琊榜》越贵妃因在宫中轻侮了霓凰,落得了被废黜为嫔的下场。趁着年关尾祭,谢玉教唆太子,要趁机帮越贵妃复妃位。
在这件重大的事情上,谢玉简直是高手,用三招就轻易说服了梁帝。而高湛三个眼神,直接暴露出,他才是隐藏的高手,比梁帝聪明多了。
先看谢玉用的这三招:
第一招:收买人心。
谁负责年关尾祭的事情,他就收买谁,就是这么直接。谢玉帮了礼部尚书陈大人的大忙,亲自解救他的儿子并送回陈府,陈大人感激不尽。
借此,谢玉明示他,年关尾祭存在很大的矛盾点:
按照惯例,太子要携父母一起敬酒,难就难在,越贵妃既为太子生母,理应参与敬酒,但她如今又身为嫔,位分低微,只能跪在外围,不能参与敬酒。
所以,作为礼部的负责人,陈大人应当及时向梁帝反映。这一步“挑拨是非”的棋子,谢玉就这样埋下了。
紧接着,出第二招,事不关己。
没多久,陈大人果然去找梁帝,向他说出了上面为难的事情,梁帝一下子就头疼了,很为难。
此时,谢玉故意来汇报军需情况,却又假装打扰了梁帝议事,想退去,以及不方便回答梁帝的“家事”。他越摆出一副旁观者的姿态,梁帝就越想听到旁观者的“清醒之言”。
于是,谢玉成功套路了梁帝。
最后一招,打梁帝的七寸痛处。
既然梁帝非要谢玉发表对越贵妃恢复妃位的看法,他自然是拿梁帝心里最痛的事情来说,目的是刺激他的情绪。
他重提赤焰旧案,重提他那位功高盖主的赤焰军将,以此来搅乱梁帝心智,让他失去冷静。
一个人,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冲动,失去理智,带着情绪的。作为一个君王,更应该是理智地处理事情才对。
因此,梁帝不理智了,谢玉和陈大人说什么,他就听进什么,越贵妃自然就很容易被赦免。
毫无疑问的,谢玉的最终目的达成了。
不过,细看以上的剧情,同样意外地发现,此处分别给了高湛三个特写的镜头。
第一个,是谢玉说出“要刻意打压一下(霓凰女将)”这句话时,高湛看破不说破,一下就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谢玉准备要重提赤焰旧案,无非是想用当年打压林燮的招数,同样用在霓凰的身上。
从高湛深思这个反应来看,当年谢玉向梁帝谗言挑拨君臣关系,高湛是全程目睹的,知道谢玉是一个“小人”,那么他所扶持的东宫太子,人品必然是“不正直”的。
因此,高湛对他们,没好感。
第二个镜头,是梁帝没有听出谢玉的言外之意,反过来替霓凰打抱不平,说她的好话。
谢玉便只好直接重提赤焰旧案做对比,说了“当年就是没能及早地节制(林燮在军中的声望)”的一句话,此时,镜头又突然给了高湛一个脸部大特写。
这下,高湛做不到冷静地冷眼旁观,而是多了个细微的动作,小心翼翼又悄悄地转头偷看梁帝的反应。
他最懂察言观色了,发现梁帝已成功上钩,被谢玉的话勾起了当年的愤怒情绪,他正暗暗地紧握拳头。
高湛知道,谢玉的“离间计”成功了,梁帝一定会上了他们的圈套,让越氏复妃位,刻意“打压”穆王府霓凰。
因此,高湛看在眼里,对梁帝很寒心。
最后一个镜头,是梁帝的心思动摇了,转过来去询问场上负责年关尾祭的陈大人。陈大人早被收买了,自然是附议谢玉这一边,赞同他提出复妃位的建议。
就在梁帝提问的那一刻,镜头又一次给了高湛的脸部大特写。此时的高湛,内心的感情已经表露无遗了,他是用鄙视的眼神,斜看了陈大人一眼。
虽然只有转瞬即逝,但很明显地感觉得出,他的鄙视,是看穿了陈大人与谢玉是一丘之貉,两人私底下早就串通好了,故意来套路梁帝的。
不过,高湛只是个内监总管,朝廷的事情,他是无法议论的,他当然很快就收起这些微妙的小表情,一脸顺从地接下梁帝的指示,去宣拟旨的人前来给越贵妃复妃位。
作为旁观者,高湛才是最会读懂人心的隐藏高手,凭着谢玉挑重点似的说话方式,以及与陈大人的一唱一和,他就能读出他们满怀的“恶意”,而梁帝身为局中者,却完全被他俩带偏着走。
虽然高湛不多嘴,但是他一直在心里自辨善恶。如今,小编更加明白到,高湛最后在大结局,为何会选择倒帮靖王和静妃两母子,却暗自背叛了梁帝。
因为,靖王与静妃那边,才是善的一面,也是他最想靠近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