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电影《勒芒66(2019)》的准确性如何
好吧,是好莱坞,不是吗?
1966年比我还早,所以我从未见过,见过或以任何其他方式遇到过任何主要角色。但是,据我所知,这是关于电影的主要抱怨。
首先,福特试图赢得世界汽车锦标赛,而勒芒只是其中的一场比赛。那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赛车比赛,因此它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从1966年开始,福特在勒芒连续四场夺冠,但他们在总冠军中的命运喜忧参半。他们以66获胜,法拉利以67夺回冠军,福特再次以68获胜,福特和法拉利在1969年都被保时捷击败。
肯·迈尔斯(Ken Miles)当然是英语,但他实际上是伯明翰的人,这使他成为我们所谓的布鲁米(Brummmie)。Christian Bale的英语口音很好(他出生在这里),但是真正的Ken Miles听起来更像Ozzy Osborne。
Lee Beebe不是恶棍。作为福特高管,他是帮助制造GT40的团队的一员,并因其成功而获得至少部分荣誉。福特管理层有时会遇到麻烦,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当它们全部出现时,但它们总是意味深长。在勒芒本身,派出了一支精简的管理团队,他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当然,他们从未试图破坏谢尔比队。
代托纳的整个比赛过程都是完整的小说。福特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但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竞争。Miles赛车实际上是从第一圈开始领先的,当所有人进入维修区时,终点实际上是反高潮。同样,肯·迈尔斯也没有被禁止参加1965年的勒芒比赛。他驾驶了一辆退休的GT40。
警惕-如果您没有看过电影,请不要继续阅读。
1966年勒芒(Le Mans)竞赛如何真正结束仍存在巨大争议。由于比赛通常以较大的优势获胜,因此组织者似乎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照片冲印,这是福特在三辆车之间设计的。有些人认为比赛恰好在Miles明显领先的时候下午4点结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在三个福特并列的情况下在维修区开始时就结束了。那个拿着旗帜的人实际上正站在直道的另一端,等到汽车到达他的时候,迈尔斯已经让迈凯轮过去了。
谁知道最终结果也是有争议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Beebe试图欺骗Miles。比比本人可能被法国官员欺骗了,尽管他们很可能被混淆了。迈尔斯很可能知道迈凯轮会获胜,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让他连续直奔终点,但是由于他不久之后去世,我们真的不知道真相。
说了这么多,我喜欢这部电影。马特·达蒙(Matt Damon)正是我所想象的,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和肯·迈尔斯(Ken Miles),一位已故,伟大而可悲的被遗忘的司机,完全值得成为英雄。赛车的过程很棒,赛车看起来也很棒:一站就设置了2亿美元的法拉利!
是的,这是好莱坞。是的,它并不完全准确。但这太好了。
赛车手肯·迈尔斯怎么死的
他的福特以200英里/小时的速度从高处飞出,并多次翻滚,在第三次旋转时将驾驶员从汽车上甩了出来并燃起大火,迈尔斯在事故中丧生。福特后来调查了事故,将原因归咎于机械故障。
迈尔斯时不时也参加法拉利赛车比赛,其中包括1955年的375 Plus蜘蛛侠,他仅次于厄尼·迈克菲(Ernie McAfee)和菲尔·希尔(Phil Hill)。
希尔后来与帕纳利·琼斯,丹·格尼,鲍勃·邦杜兰特,克里斯·阿蒙,布鲁斯·迈凯轮和罗伊·萨尔瓦多里等人一起加入了谢尔比。
在军队中时,他写信给《赛车运动(Motor Sport)》杂志,该信发表于1943年8月。他“从运动的角度”对美国汽车的“伟大承诺”发表了评论。
《极速车王》:论黑福特,这部电影是认真的
2020年2月,《极速车王》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奖。在豆瓣上,它的评分高达8.5。
尽管没能像《寄生虫》那样大红大紫,但本片所展现出的速度与激情,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却让人大呼过瘾。在美国,以赛车为主题的电影并不少见,但该片与《速度与激情》系列走的路线却完全不同,特别是了解福特与法拉利那段恩怨情仇的人,看起来一定别有一番风味。
故事采用双主角模式,聚焦由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带领的一队汽车工程师、设计师,以及英国车手肯·迈尔斯,在亨利·福特二世的要求下,谢尔比需要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并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最终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成功击败法拉利,并蝉联了1967和1968年的冠军。
当然,为了故事更加戏剧化,《极速车王》并没有严格按照当年的真实事件来拍摄,一些特别的处理和细微的改编,让该片看起来并不枯燥,也更有意思。
但另一方面,戏剧化的处理也让剧中人物更加“黑白分明”,看完电影,观众会对卡罗尔·谢尔比的改装水平以及肯·迈尔斯的车技称赞不已,但也会对福特那帮高管团队嗤之以鼻,因为整个影片的结论是——一切都是为了卖车。
从某些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这样来评价《极速车王》:论黑福特,这部电影是认真的。
01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中国市场有些相似,随着年轻人成为购车主力,福特迎来了巨大的销量危机——由于车型不够迎合年轻人,李·艾柯卡领导的福特销售团队,在美国连续三年交出了糟糕的成绩单,这让当时福特的掌门人亨利·福特二世(亨利·福特的孙子)大为光火。
在一次高管会议上,李·艾柯卡陈述了福特走下坡路的原因——没有精准定位消费群体,也没有品牌荣誉感,很难说服年轻人去买福特。李·艾柯卡以当时勒芒冠军得主法拉利为例证,向亨利·福特二世说明了福特急需以一场世界大赛来为品牌增辉添彩的必要性。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李·艾柯卡总结出来的教训、经验以及解决方案。
但在另一个镜头,亨利·福特二世来到福特的生产车间,宣布要让所有工人都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为福特想想主意,想出来的可以继续工作,想不出来就别来了。
对于一线工人来说,这显然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霸道总裁”行径,他们的职责是制造汽车,他们做到了。而战略考虑这方面明显是亨利·福特二世的事,他一个办法没想出来,反而让一线装配工人来想,难道不是“无能”吗?
这一“霸道总裁”的人设,完全给亨利·福特二世的形象抹了黑,要知道,真实的福特并不是这样,他们对员工非常尊重,早在1914年,福特就已经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并把工人的日薪从两块半提高到5块美金(当时一辆福特汽车差不多300块美金)。
02
亨利·福特二世在本片中的形象,完全称不上光彩,从其行为来看,商业思维相当浓厚,甚至毫无主见,也没有对产品有深入了解。
为了检验花费900万美元制造的赛车到底是什么样,亨利·福特二世来到了制造基地。而为了完全展现自己作品的性能,谢尔比将福特副总裁里奥·毕比锁在办公室内,独自带亨利·福特二世上GT40 MKII试乘。
试乘途中,谢尔比亲自来了一次激烈驾驶,而亨利·福特二世直接被谢尔比的骚操作吓尿了。
事实上,亨利·福特二世根本没有试乘过GT40,就算试乘,也必然不会像影片中这样狼狈。毕竟作为福特的掌门人,如果要去试乘,这台赛车的性能他没有理由不了解。
03
影片的第三个黑(福特)点来自于谢尔比。
在法国勒芒的赛场上,福特团队更换了刹车系统被法拉利举报,但因为规则并没有说不能更换而不了了之。
随后,谢尔比的行为颇显“小人”,他在临近的法拉利检修区扔了一颗螺帽,法拉利团队发现后发生了内讧和争吵,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工作人员在检修时留下的,这显然是一件要命的事。
虽然这颗螺帽并没有给比赛带来什么恶劣影响,但隐隐约约总让观众觉得谢尔比这个小动作太小人了,如果被组委会查出来,甚至需要福特来背锅。
反观法拉利车队,虽然最终没能蝉联冠军,但从车手到恩佐·法拉利,都表现得风度翩翩,没有半点破坏规则,更没有去扰乱对手。
04
如果要说反面人物,必然会是福特副总裁里奥·毕比,他自始至终都是舔老板,打压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反面形象。
法拉利车队出问题后,比赛的领先者是三辆福特,其中迈尔斯位居第一,超过两位伙伴两圈。于是,福特副总裁里奥·毕比提议,为强调赢得比赛的是制造商,而不是车手,所以要求迈尔斯减速等待两位队友,三辆福特赛车并排越过终点线。更重要的是,这一提议得到了亨利·福特二世的认可。
虽然谢尔比极力反对这项提议,但迈尔斯还是选择了顾全大局,并放慢车速等待队友一起通过。虽然最终三台福特赛车一起冲线,但组委会认为,迈尔斯的发车位置靠前(8米),而勒芒比赛是看在同样时间里谁跑的距离远谁获胜。因此,虽然用时一样,但迈尔斯却少跑了8米,所以比赛的冠军从迈尔斯易主给了迈凯伦。
福特在后来多次夺得了勒芒冠军,但为队伍付出最多的肯迈尔斯却没能看到这一盛况。肯迈尔斯在胜利后仅两个月就在试车过程中不幸身亡。
很多导演拍电影喜欢把主角这边拍得伟光正,把对手拍得阴险狡诈、卑鄙无耻,通过贬低对手来捧高自己。而《极速车王》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层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迈尔斯脱帽致敬。
基于此,不少观众在影片的渲染下都会认为福特的高层是一群蠢猪,如果没有这个荒谬的指令,迈尔斯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同年连续赢得戴通纳24小时、赛百灵12小时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车手,这是何等的荣誉。然而,福特为了自己的利益,中止了它。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电影当中的福特有些让人讨厌,特别是高层的一些做法令人唏嘘,但实际上,这只是艺术加工的一部分,大家不必过于追究。对于世界汽车工业而言,福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场福特与法拉利的恩怨情仇,以及卡罗尔·谢尔比与肯·迈尔斯的传奇故事,才是我们应该去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