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说你呢,快快跟上来~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于月球背面成功实施了软着陆,随后不久,玉兔二号更是在月球背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此消息传出后,整个中国为之沸腾,无数人只觉得扬眉吐气。
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第一次,更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
回首过去,当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着陆后,外媒,尤其是美国媒体,虽然对此事发出了祝贺,但在字语行间,却是隐隐透着自得和轻视。
没办法,谁叫人家美国早就办到了这点,并且还把宇航员送了上去。中国虽然取得了成功和突破,但理论上,依旧不过是“追赶者”。
至于国内的那些带路党和“慕洋犬”,就更嚣张了。“美国早就玩腻的落后技术”这类言论,更是一度在社交媒体里甚嚣其上。
如今,一晃数年过去,中国的航天工作者们,终于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为全体中国人献上了一份最好的新年贺礼。
美国媒体这一次是真的“酸了”,曾经的自得和轻视,在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面前,被击的粉碎!那些带路党和“慕洋犬”虽然依旧在狂吠,但底气明显已然不足。无奈下,只能使出胡搅蛮缠的招数,顾左右而言他。
在很多普通中国民众眼里,嫦娥四号的成功似乎是“顺风顺水”,“水到渠成”,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中国航天能有今天这般成就,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1月4日,香港《文汇报》刊载了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的采访。其中的一段内容,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据吴伟仁院士回忆,世界上很多小天体的轨道只有美国有,并且本是向全球公开的。但当中国宣布要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以便进行登月飞跃探测后,美国马上就把相关轨道数据全给关了,以致中国被此举搞得颇为被动。
好在中国也不是白给的,你不给我数据,我自己搞!
最终,中国集中了全国的天文台力量,找到了图塔蒂斯,并在随后形成中国轨道,成功进行了飞跃探测。
事实上,美国的无耻远不止如此。
在1月4日的那篇采访中,吴伟仁院士还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闻。比如,在嫦娥三号发射前,美方曾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以影响美国月尘检测卫星为由,要求中方提供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和落月时间等多种数据。不久前,美方亦再次索要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轨道数据,以便检测落月情况。
不过,中国可不是韩国、日本。美国想封锁就封锁,想要数据张口就来,真当中国人好欺负不成?
所以,中国方面给出的回复很明确,那就是……哪凉快哪待着去,想要数据,没门!
当看到这些内容时,我心里的感想就两个字—“痛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不到你美国也有今天,当年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说实话,这口闷气憋在无数中国人的胸口,真的是太久太久了。
美国针对中国航天的封锁和限制,可谓由来已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迎来了关系的蜜月期,两国的航天合作亦因此露出了曙光。
但哪怕如此,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没有放松对中国的防范和封锁。
国际空间站那档子破事就不说了,在筹划阶段,美国便直接将中国排除在外。
在卫星等其他航天技术方面,美国虽然没有做的那么绝,但该有的限制同样没落下。
1988年12月、1989年1月,中美签署了《关于卫星技术安全的协议备忘录》等协议,并就商业发射服务建立了年度磋商机制。
虽然这些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开拓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有着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协议的签署,同样为中国航天后来的惨痛经历埋下了伏笔。
原因很简单。这些协议很多都是存有巨大隐患,且极为苛刻的霸王条款。
比如,按照双方签署的《关于卫星技术安全的协议》,美方要求卫星制造商向中国提供的数据信息都须先经美国政府批准,所有卫星、火箭技术的协调,亦要有美国政府官员在场监督,卫星运抵中国实行免检,并且24小时处于美方保安人员的监控之下。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卫星在发射期间出了问题,背黑锅的只会是中国!
1992年12月21日,“长征二号E”搭载美制澳星B2升空,但火箭起飞后约48秒便发生爆炸,这也是中国航天经历的第一次商业发射失利。
而这起事故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1993年8月14日,双方就此次发射事故发布联合调查声明时,中美都认为,火箭没有问题:火箭或整流罩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没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与此同时,中美亦认为,卫星没有问题:卫星在设计和制造上也没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
如此诡异的调查结论,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背后的真相网络上也是众说纷纭,但有一个事儿是确定的,中方的火箭调查,美方是全程参与公开透明的;而美方的卫星调查,却因为之前签订的协议,中方无权单方面检查卫星残骸。也就是说,在美方将残骸中的关键零件收集完之后,中方人员才可以在美方人员的监视下进行检查,再加上卫星运入中国还要求是免检。这么一说,我想大家心里也就有谱了。
上面也有提到,此次是中国航天第一次进行商业发射,而经此一事,中国航天不仅在经济层面遭受重大损失,更是输了口碑和形象。
接下来随着中美蜜月期结束,在航天领域,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压,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1998年4月,美国媒体、以及国会部分人士指责中国通过卫星的商业发射窃取美国敏感技术。
1999年5月25日,以美国众院政策委员会**考克斯为首的“联合调查委员会”,一手炮制了所谓的《考克斯报告》。该报告称,中国通过商业发射,特别是故障调查来窃取美国导弹技术,进而“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于是,美国在《1999财年国防授权法》中将卫星及相关零部件纳入美国军品清单,并对总统豁免增加了更多约束。自此之后,美国一直未发放新的对华商业卫星及其零部件出口许可证。
同年,美国以国家安全利益为借口,拒绝向中国长城公司(中国为商业航天发射建立的公司)发放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出口许可证,令合作一度中断。
2011年,美国通过“沃尔夫条款”,以立法的形式禁止美国宇航局、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使用政府资金与中国在空间科技领域合作,也不允许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导致两国航天领域的交流彻底中断。
2012年4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发布报告,污蔑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进步“部分归功于成功的间谍活动”。
2013年1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尽管该法放宽了美国卫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但对中国,却是毫无悬念的延续了此前的封锁和打压政策。
2017年,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原计划于3月19日参加在美国举行的“microsymposium 58”研讨会,并在会上阐述中国开发月球和火星的相关计划报告。然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却是拒绝向于国斌发放赴美签证。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跟航天领域有关,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螺栓、螺帽,美国都是“宁杀错、勿放过”。对于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美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连条缝都不给留”。
可结果呢?
中国航天仿佛没受任何影响一般,不仅没有停滞不前,反而越发展越快,“中国北斗”、“中国天宫”、“中国嫦娥”,一个又一个只曾存在于我们幻想中的计划,却是先后变成了现实。
对于这种变化,别说美国人不信,就算某些国人,恐怕也有一种不真实感。
那么,中国为何会成功呢?
在我看来,原因并不复杂。说穿了,就三个字……、“韧”“勤”“钻”!
当我们的火箭总设计师,为了找到火箭发射失败原因,不断推理,不断反复试验,全面审查火箭设计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设计、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研制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复查,完成了12类、122项试验,提出44项、256条改进措施时;
当我们的航天科技人,把别国专家喝咖啡的休闲时间用在生产工作第一线时;
当我们的航天员,为了那个载人太空梦而连续数年放弃跟家人团聚,只为做到最好时;
中国航天怎么可能不雄起?中国航天怎么可能不创造奇迹?
从某种意义上讲,咱们中华家其实应该感谢美国的封锁和打压。因为正是美国的此举,让中国人深刻意识到:别人的施舍换不来强大,只有自强不息,才是强大的唯一正确途径!
所以,在美国的打压和封锁下,我们有了自己的航天人才培养体系;亦有了自己的众多航天工业产业链。
如今,当我们要人才有人才,要产业链有产业链时,美国的封锁和打压,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要知道,对于中国拥有最年轻航天人团队这点,就算是美国人,那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美国航天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便曾向白宫和五角大楼发出过这样的警告:“中国航天最令人感到可怕的,不是它所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伟大成就,而是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毫无疑问,嫦娥四号的成功和突破,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中国航天,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类第一次”出现!
当然,以美国的无耻程度,真到了那时,多半又会打着合作的幌子希望分享成果。
对此,我只想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美国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