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人生,像是一部普通人书写的传奇。从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到高手如林的大军营,从不谙世事的农村孩子,到能力爆表的最强兵王,许三多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许三多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奋斗,少不了贵人的帮衬。在许三多的人生中,班长史今是他的第一个贵人。

当初,负责征兵工作的史今到了下榕树村,按照流程开展家访工作。

成才与许三多,一个是天生的人精,一个是木讷的呆子,一个目标清晰、口若悬河,一个浑浑噩噩、唯唯诺诺,这样的两个人,瞎子都能看出来谁才是合适的人选。

因此,家访对于成才而言,是走流程;对于三多而言,是走过场。

家访结束后,史今礼貌而又尴尬地拒绝了许三多父亲的请求。用史今自己的话说,“许三多不适合当这个兵的,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如果不出意外,许三多当兵的故事即将戛然而止。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史今前脚出门,许百顺后脚就翻脸。眼看着儿子不争气,当兵不成、丢尽老脸,许百顺又举起了棍子,对着许三多就是一通暴打。许三多撕心裂肺的惨叫,传到了门外。史今回过头来,再次踏进了许家的大门。

从此,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三多的人生开始飘红。这一段戏,剧情看似简单,许百顺气急败坏,暴打落选的儿子,史班长不忍直视,动了恻隐之心,这才有了故事的反转。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乍一看,这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桥段吗?英雄救美、刀下留人,慧眼识珠、挺身而出,似乎所有的电视剧都逃不过这样烂俗的剧情。

三多一哭,史今必输。任何人一旦心软,原则就形同马奇诺防线。但是,当我们细味剧中的对白后就会发现,史今之所以同意许三多入伍,与他被辱骂和暴打并无关系。

一切只有两个字——前途。

无论史今还是许百顺,他们想将许三多送进军营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前途。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剧中,许三多是一个生在底层、长在农村的孩子。在他生活的年代,农村的年轻人面临的出路很少。

本来,上学高考、端铁饭碗是农村孩子们少有的出路。但是,随着上世纪末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读书成才谋出路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彼时的中国农村,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以中专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成为多数农村家庭的首选,而在职业教育之外,当兵进军营也是农村人仅有的出路之一。

许三多本来是个人好心善、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在砸烂铁饭碗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然凸显。所以,在初中毕业之后,许百顺就让许三多辍学在家,一心想通过当兵的方式寻找出路。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第1集中,许三多和史今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三多:其实我还是想上学,书里面有好多可有意思的事,真的。可是,我爹说,读书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史今:你爹说的?

三多:嗯。

史今:那我就知道你爹他们是咋想的了。几年兵役,复员回家,弄好了找个工作。安排在那个县城里,还不是在你们这山里边。这就叫走出去了。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对于许百顺的这种心态,同样出身农村的史今看得很清楚。读书高考上大学,在高校尚未疯狂扩招的二十多年前,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的地狱难度。何况,许三多还是河南人,这高考的难度直接翻倍。

退一万步讲,即使考上了大学,但是大学生花费多、周期长、就业难,根本就不是一般农村家庭能够负担的。所以,史今才直言不讳地说,“那我就知道你爹他们是咋想的了。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你爹他们——短短四个字,是许百顺几乎所有农村家长的缩影。他们生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当兵复员、安排工作,是农村人眼中的前程。

面对老前辈许百顺,史今说了这样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不要他,有我不要他的道理。你不要以为说,我穿了这身军装,我就不知道什么叫前途,什么叫作一个人的前途,什么叫作你儿子许三多的这个前途。我知道,可是这个军队不是我们家开的店。

《士兵突击》:许三多能当兵,与史今的心软无关!-风君娱乐新闻

初中毕业、家中老幺、农村出身、缺乏出路——史今和许三多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和巧合,像是彼此的另一面。在许三多迷茫又渴望的眼神里,史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只有从乡村出来的他,才知道农村娃的出路有多难。所以,史今才会将许三多带进了军营,他时时刻刻地照顾着三多,就像照顾着从前的自己。

许三多贵人虽多,但史今只有一个。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