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哪些成语第四个字是舟
  • 中国给国外捐赠抗疫物质,箱子外面印什么最好
  • 吴越文化是哪里的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又有什么不同
  • 所谓的“吴侬软语”指的是哪些地区的语音

哪些成语第四个字是舟

谢邀!这两天又兴起成语热?无聊。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木已成舟,破釜沉舟。求剑刻舟,(凑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水推舟,溯水行舟,风雨同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叶扁舟,野渡无人舟(自横)。古木阴中系短舟(短蓬)。友们还记得一个周小舟的举手。

中国给国外捐赠抗疫物质,箱子外面印什么最好

给日本丶韩国较近的国家的捐赠物箱上可写成:一衣带水,患难与共。给距离较远的国家捐赠物箱上可写成:同住地球村,共享一轮月,我们心连心,一起手牵手,并注明来自中国的捐赠。

吴越文化是哪里的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又有什么不同

吴越文化,很多人是放在一起看的。在大家眼里,好像吴越不分家,最起码是亲兄弟。其实如果你想到一个人,就会恍然大悟,吴越之间不仅不是亲兄弟,昔日还是仇人,这个人就是越王勾践。

昔日吴王阖闾带着大军来扫荡越国,结果被越国大将灵姑浮斩断了脚趾,一不小心就这么挂了。因此新上台的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带着大军再次入侵越国,最终平定越国。勾践作为当时的越王,为了活命只好跑去给夫差当马仔了。

此后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顺便再尝了点粑粑的故事。忍辱负重的勾践,最终击败了吴王夫差,彻底灭掉了吴国。你现在还能说吴越不分家,是亲兄弟吗?你会让你的亲兄弟尝你的粑粑么?

一、吴文化和越文化分别起源于哪儿?

简单来说,春秋时期的吴国就是吴文化最初的载体,当时吴国的都城在如今的苏州市境内。所以说吴文化起源于苏州,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

而春秋时期的越国,自然就是越文化最初的载体,越国要比吴国老很多,越国的都城主要在浙江会稽境内,大体上在绍兴地区。所以越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北地区。

这么一来我们就都搞清楚了,吴文化和越文化,其实的确是一衣带水,大家都是靠太湖水混饭吃的。但是一个在太湖的北边,一个在太湖的南边。

二、吴文化比越文化晚出现了很多年。

吴国起源时间要晚于越国,他们是周朝才出现的诸侯国。传说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他爷爷)有仨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是个很聪明的仔,这可把周太王高兴坏了。因此周太王本着“好圣孙”的原则,打算把大位传给姬昌。可是按照商朝的规矩,这大位应该传给长子才对。

泰伯觉得父亲太为难了,所以就带着二弟仲雍,拿了家里一大笔钱,又带着一大堆仆从跑到江苏无锡的梅村定居了。

他们俩在这里建立起了吴国的雏形,这就是泰伯奔吴的故事。由此可见,吴国出现在商朝后期,到了周朝才正儿八经地算一个诸侯国。不过他们是姬姓诸侯国,在周朝地位很高。

越国就不一样了,越国国王是姒姓,姒姓是哪个朝代的王族姓氏呢?其实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夏朝。大禹治水的那个大禹就是姒姓。

这个就比吴国牛太多了,等于说越国和吴国之间,相差了夏朝、商朝两个朝代。越国第一代国君,是夏帝少康的庶子姒无余,他被封在了会稽,在这里负责祭祀大禹。因为大禹当年就葬在会稽,越国最初就是给大禹看陵墓的。

也就是说,吴文化其实是周文化南下与太湖地区的本土部落相结合的产物。而越文化则是夏文化南下后,与会稽当地的本土部落相结合的产物。

三、吴文化积极融入中原,而越文化则敬而远之。

吴文化的创始人是泰伯,他是姬家的后人,等到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吴国也就正式成为了周朝的众多诸侯国之一。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一点是,吴国不是周武王分封出来的,在周武王灭商之前,吴国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他没有参与周武王伐纣的活动。

这么一来,他们和中原王朝之间,其实还有一点嫌隙的。吴国的后世君主为了打破这样的嫌隙,所以一直积极地向周王室靠拢。

他们想要尽力摆脱被太湖土族影响后的特征,积极地想要学习周礼。因为他们觉得周朝的文化更加先进,他们已经落伍了。

至于越国,那就比较高冷了。夏朝在的时候,我估计他们跟吴国一样,也是中原王朝的舔狗。可是夏朝灭了以后,越国似乎就没有理由继续做商朝的舔狗了。

因此自打夏朝灭了以后,越国就开始特立独行了。他们对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你别来招惹我,我们越国始终都是中原王朝的马仔。

也就是说,不管是商朝还是周朝,越国都是抱有一种应付的态度,谁做天子似乎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们来会稽,是为了给大禹守陵的!以至于出现了周穆王一言不合讨伐越国的事情。

所以说,吴文化和越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服饰、信仰、生活习性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两个朝代对他们的不同影响所造成的结果。

四、勾践灭吴后,吴越文化开始不分家。

勾践是个厉害的人物,他在吴越文化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他彻底灭掉了吴国。可是他所灭掉的只是吴国国君的宗庙,而不是吴文化。

甚至可以说,吴文化对后来的越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统治吴国地区,勾践索性把都城从会稽迁徙到了苏州。

此后吴国的那些大臣,极力地给越王做事,渐渐地居然成为了越国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说越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君王是越国人外,核心管理层其实还是吴国人。

这么一来就非常有利于吴越文化的交融了,原本吴国灭亡了,吴文化自然要矮越文化一头,甚至有被消灭的可能。但是越国的领导层中有大量吴国人,所以吴文化又扳回一局,成为了越国的核心文化之一。

这么一来吴文化在越国很好地发展了下来,开始和越文化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吴越文化。所以你会发现,吴越文化下的语言,其实是相通的,这就是融合后的结果。

总结:后人只恢复吴国,却没人恢复越国。

既然吴越不分家,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后人对吴越之间还是有偏见的呢?甚至可以说吴的影响,远胜于越。你想到浙北苏南之地,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吴地,而不是越地。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后世出现了一系列吴国,却几乎没有出现过越国。比如说汉朝分封的吴国就在吴越之地,著名的吴王刘濞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

三国时期的孙权,所建立的帝国也是吴国,而不是越国。甚至在朱元璋创业的时候,最初也是自封为吴王,而不是越王。

所以说吴文化和越文化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吴文化影响深远。即使后来吴越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吴文化依旧是其中的代表。为啥?我认为是因为吴文化善于学习中原文化,而越文化始终是一个高傲的姿态。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绝越书》等。

所谓的“吴侬软语”指的是哪些地区的语音

吴语区最典型的地方是苏南的苏锡常地区和浙北的杭嘉湖地区,也包括上海市。是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区域。

吴语区是中国人均富裕程度最高的地区,城乡差异小。而且是贫富差异最均衡的地方。目前吴语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在全中国也是唯一的地区。

吴语区在东晋以来,其经济、文化已领先全国一直至今。特别是南宋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明清以来全国的状元大多是在吴语区,特别是苏州居最多。

明清时虽以北京为中国的帝都,但明朝在吴语区设立南直隶,有苏湖熟天下足,苏湖就是苏州府和湖州府。清朝则设立江南行省。而且吴语区是中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

吴语区的主要特点是四季气候分明,小桥流水。目前吴语区的5A景区是全国最多、最密集。区域之内其自然、人文景观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