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圭表的工作原理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
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
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中国最早出土的圭表是哪一年代,在那里出土的,圭表最大作用是什么
1966年,考古学家从江苏仪征石碑村1号东汉墓中发掘出现存最早的主表。通过被发掘出来的这块圭表,人们不禁想到,在科技落后的东汉,人们已经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计时,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告别“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时代,真正认识到时间与太阳的关系了,并且开始通过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这对古代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比较大的进步。
与日晷一样,圭表同样是通过太阳的影子进行测量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甚至连日晷都是在圭表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人们运用圭表测定正午的太阳影长时,便可以确定节令,还可以确定回归年。运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占据着领先的位置。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得到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因此,使得圭表不但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列出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房屋、树木等物体会因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而投射出影子,而这些影子是不断变化着的,并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于是,人们便开始在平地上通过直立的竿子或石柱观测其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变化,而用于观测的竿子或者石柱便是“表”,当人们测量出表影的长度与方向后,便可以明确时辰了。随后,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当到了正午时,表的影子总是朝着正北方向的。于是,人们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于地面上,让其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端与表基相连,另一端则朝向北方。这时,人们将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命名为“主”。这样,当放置于南北方向的平卧的尺子“圭”与直立于平面的竿子“表”便组成了“主表”。
通过测量表影的长度便可以确定正午时刻,还可以推算出二十四节气;而通过表影长度的周期变化,可以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还可以测出日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日影最长的那天是冬至。
圭表是一个怎样的仪器用途是什么解答
圭表 它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圭表 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竖直安放的表及在表足南北方向水平安置的圭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 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圭表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圭表代表着古人的智慧 感觉古代人民太了不起了
6
为什么有人说圭表是中国开天辟地第一大发明
圭表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20世纪,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了。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 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在立竿正北方向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由该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 圭表是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的。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最长。圭表很早就成为制定历法的重要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中国人测出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播种和收割都和季节息息相关,而且极为重要!用天象变化计量时间并服务于当时的生产,这就是历法产生的历史。有了圭表,人们可以看出和掌握一天白天的时间(当然这天一定要有阳光)。用天象变化计量时间并服务于当时的生产,这就是历法产生的历史。立杆测影——用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来研究历法,可以说圭表的发明,是天文学发展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