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的桥叫什么名字

天安门前有五座桥,中间的桥叫“御路桥”,紧邻“御路桥”两边的叫“王公桥”,再往两边的叫“品级桥”。

天安门有五个门洞,南边有一条蜿蜒而过的河道,叫外金水河,河上并列的五座桥正对着五个门洞。

中间的桥最宽阔,是专门给皇帝走的,叫“御路桥”,它的桥栏杆上都是雕刻着盘龙云纹的望柱,显示着皇权的威严,不可侵犯。

紧邻“御路桥”两旁的“王公桥”,只允许宗室王公行走,要在清朝,不是八旗子弟,没当亲王,肯定走不了这座桥。

再往两边,叫“品级桥”,是给三品以上的官员们走的。

在“品级桥”左右两边50余米开外的地方,正对着太庙和中山公园还有两座桥,这两座桥等级最低,叫“公生桥”,一般是四品以下的官员走。

这五座桥,再加上太庙和中山公园门口那两座,从建筑形制和规模上都是等级制的体现。

扩展资料:

天安门由城楼和城台组成。城台高13米,下面是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面是砖砌的涂有朱红色颜料的台体。城台上有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凑“九五”之数,体现帝王威严。城楼大殿有木制菱花槅扇门36扇,殿里金砖铺地,有60根红漆巨柱,非常宏伟。

明清天安门前,是由城墙围挡起来的封闭场所,呈“T”字型。“T”字一横的左右两边,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座门外各有一道“三座门”,连接着围墙,将天安门前围起来。长安左、右门是内城通往皇城的重要通道。

“T”字一竖是现在天安门国旗台、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在的地方。南端是中华门,这是皇城的南正门,也被尊为“国门”,明朝叫“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民国后,改为“中华门”。明清时期,平民老百姓是不能随意进入皇城的,所以这里经常看不到什么人。

建国后,由于交通问题和天安门广场的扩建,长安左、右门和中华门陆续被拆除。现在,两门所在的地方成为宽阔笔直的长安街,中华门遗址上,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形成了开放的广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安门

金水桥的来历

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桥。而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元代河北曲阳的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名闻于世。

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

《故宫》中记有: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因而明皇城的建造者,把它照样搬来,用以营造金水桥了。

扩展资料:

金水桥的七座桥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中间的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

在太庙和中山公园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夫役来往使用的。

内金水桥正中的一座御路桥供皇帝专用。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整个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水桥

故宫里的内金水桥详细介绍

金水桥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

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桥。而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普通石匠—元代河北曲阳的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名闻于世。

扩展资料:

外金水桥,在天安门、太庙、中山公园前。共7座,三孔拱券式,南临天安门广场,北倚天安门城楼。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前巍峨壮丽的景色。

中间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桥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洞相对应。桥南(包括桥)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桥稍有坡度,中间出现拱面,而且桥身中间窄,两端宽,呈“工”型。这种变化多姿、起伏曲折的线条,似“蹑玉桥之长虹”,更增添了天安门的华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