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面对刚进入新学校的同学,老师也会和家长并互留联系方式,现在最主流的就是留微信。
然而微信沟通虽然方便,但也有很多“雷区”,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可能会给老师留下比较“难忘”的印象。
下面小编就为你简单整理一下,和老师聊微信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主动表面身份
有不少家长在加了老师好友之后,上来就是“老师你好,请问我们家文文最近表现怎样?”一句自我介绍都没有,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满脸黑线……
再一看家长昵称,“云淡风轻”,头像也是不知所谓,完全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真是彻底懵了。
要知道通常一个老师都要带两个班级,近百名学生,谁知道你口中的文文是哪一个。更何况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会轻易地把学生信息告诉你。
正确做法
-
在加老师好友时就表明身份,如“我是***学生家长”;
-
老师确认好友后,再次和老师问候确认,“老师你好,我是高一3班***的妈妈”;
-
当老师已经能够彻底把你和你孩子都对上号之后,再进一步展开沟通。
尽量避免
-
没有任何说明,单刀直入地询问孩子情况;
-
太过标新立异的昵称和头像。
2尊重老师作息
有些家长可能平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有些家长经常出差,可能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关注孩子学习。
但请家长们务必牢记的是,你工作忙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她没有义务和你共享她的私人时间。
正确做法
-
尽量在工作时间联系老师;
-
如果不得已需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请尽量长话短说,并为此表示歉意。
尽量避免
-
在晚上9点后、早上7点前,以及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打扰老师;
-
遇事自己不想办法解决,过于依赖老师。
3保持一定耐心
有些家长性子比较急躁,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便不停重复提问,或者隔几分钟就发个问号以示催促。
更为夸张的,老师如果微信不回,便直接打电话追问。曾有老师称自己只不过去楼下超市买点东西没带手机,回来看到4个未接电话,微信十几条留言,全是来自同一个家长,实在是哭笑不得。
正确做法
-
尽量在一段对话里把问题说清楚,言简意赅,说清重点;
-
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请耐心等待;
-
除非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联系老师,才可直接拨打老师电话。
尽量避免
-
把一件事情分十几句讲,刷满整整几屏;
-
频繁催促老师,发各种表情,或者同一句话问上好几遍;
-
连续拨打老师电话。
4聊天注意分寸
有些家长可能沟通欲望比较强,又想迅速拉近和老师的距离。于是微信一直缠着老师聊天,从祖上背景到父母工作,再到小孩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全部和老师交代一遍。
另一些家长则探究欲望比较强,想要对老师有个全面了解,总爱打听老师的个人情况:“老师你结婚了吗”“你小孩多大啦”“先生是做什么的”“你家住哪里啊”“父母退休了吗身体怎么样啊”。老师面对的好像不是家长,是公安机关。
正确做法
-
和老师的聊天仅限于和孩子学习相关内容;
-
有必要和老师说明的特殊家庭背景,把重点说明即可;
-
咨询老师的问题获得解答后,及时有礼貌地结束对话。
尽量避免
-
和老师东拉西扯,聊家长里短,娱乐八卦等无关话题;
-
追问老师个人隐私,包括家庭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
试图从老师处获取其他同学的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
5注意朋友圈影响
微信除了能聊天,主要的社交功能还是在朋友圈。
虽然在朋友圈发什么内容是你的自由。但是在发布前,请你务必考虑一下,你孩子的老师,还有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也会看到这条内容,他们看了以后,对你和你的孩子,会产生什么印象呢?
正确做法
-
注意发朋友圈的频率,以不刷屏为限;
-
实在想要发布个性化的内容,可设置朋友圈分组可见;
-
如有老师和其他家长评论,请礼貌回复。
尽量避免
-
频繁转发各类谣言、广告、购物、投票类文章;
-
发表对于学校、老师、同学的意见,尤其是负面评论;
-
发布会暴露家庭情况和学生隐私的内容。
6专人对接
微信普及之后,几乎每个人都有账号。但家校联系时,有一个主要的对接人即可,不用所有家长都和老师互加微信,更不用搞轮番联系的“车轮战”。
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一下,两个班级一百多号人,一个学生和两名父母,就有300多名联系人,如果还有什么祖辈要加老师微信号,那画面简直是不忍直视。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要应付这么多人。
正确做法
-
一个家庭,有一个学生和一名主要管教孩子教育的家长加老师好友即可;
-
实在情况特殊,父母双方都需和老师加好友,尽量由一人负责和老师日常联系。
尽量避免
-
一个学生有超过两名以上家长加老师微信,尤其是关系较远的祖辈;
-
父母双方重复问老师同样的问题;
-
父母双方的意见和口径不一致,或让老师做决定。
本来,人和人相处,讲究的就是分寸感。
和老师打交道,父母更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不仅决定了老师对你的看法,更会影响到老师对你孩子的印象。
不用刻意讨好,也不用故作清高,老师阅人无数,一个孩子的家教,从父母言行上就能略知一二。
为人父母,平时言谈得体、有礼,用一颗平常心和老师保持正常的家校联系,是最妥善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