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一家拥有20万员工的世界一百强企业,主营通信和终端设备,其他业务如光通信、自动驾驶、云计算等等华为也都在做。那么华为是如何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不同岗位、不同方向的员工呢?本文主要讲述其中的一个路径:职级管理。

华为员工的职级可以大致分为:10级到23级,还有23级以上,因为到了23级以上一般人就看不到具体的职级信息,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部长或者Fellow级别。

首先最低级的10级到12级,大部分是学校相对比较一般的文秘和其他类型的文员,也属于正式员工,工号也是00开头。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组织各类活动,还有帮助部门处理一些琐碎的流程杂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各级领导协调安排任务。文秘的升级跟领导的升级一般是直接挂钩的,所以能看到越是高级的领导,他的秘书级别也就越高。

13级到15级,这是一般博士以下的应届生所能获得到的职级,还有比较普通的社招需要15级以及以上。这两年由于外界的形势变化,华为已经停止了15级级别的社招,全部改成了外包形式,只保留了19级以上的专家社招。在17年以前,一般给的是应届普通本硕13,优秀本硕14,博士15。在19年之后比较优秀的硕士可以给到15,博士最少16级部分17级。甚至20年之后本科也有不少15级的应届生,每年也是水涨船高,倒挂是普遍现象,但是HR们基本上也会考虑到倒挂的问题给优秀老员工普调。

16级到18级,一般对外可以对应到高级工程师的职称,普遍是工作五六年的优秀本硕或者是应届博士。在这个级别,一般每个员工可以带一两个实习生或者一些外包开始干活,也具备了当新员工导师的资质,甚至比较优秀的已经当上了项目经理也有不少。还有一部分土著,在华为呆了十几年还没走上领导阶层的工程师,基本都在这个级别。然而刚升级到这个级别的新员工,跟这些老土著去抢资源,绝对是抢不过的,因此这个阶层的绩效压力是非常大的。前两年华为刚推出的天才少年计划,对应的一般也在这个阶级,但是这些天才少年的考核是独立运作的。

19级到22级,这个段位已经是行业专家的级别,如果是做行政的或者是技术结合行政的,一般都自己带着一个团队,相当于一个小部门的部长。华为还提供了一个路径叫Fellow,这个称号是华为内部才有的,这些人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有非常深厚的积累,为公司带来数千万的利润也作为一个入门门槛,因此这类人非常稀有。

23级以上,普通人就已经看不见具体级别了,只能在系统上看到一个星星。比如任正非、徐直军等大佬的级别都早已经不可见了。能够到达这个级别,那就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创业公司的CEO往上了,是看不到上限的往上。

在常规情况下,一个员工两年可以升一级,两年期间有时候可以升一等,比如14C升到14B,但是这种升等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有正式的升级,才能伴随有实际的经济效益(绩效工资、年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