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为什么不能还手?见义勇为有什么错?被反复折磨、欺辱,面临重大人身安全,为什么不能勇敢反抗?正义应该有自己的底气。当人们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过于苛责。”
张艺谋导演的《第二十条》,在排片和黄金场次均不占优的情况下,连续落后《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六天后,口碑发酵,票房逆势上涨,实现反超。
该剧聚焦《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法律条款,以“校园霸凌”“见义勇为”“反杀村霸”等三个案子为切入点,呈现了《刑法》第二十条从休眠到激活的过程,阐述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看完《第二十条》,意犹未尽。不过,剧中关于韩雨辰“见义勇为”的案子,略觉生硬,是不是不能过于直白,只能留白让人深思?
一、“我就是见义勇为!”
韩雨辰在学校看到教务处张主任儿子张科伙同其他学生,在厕所内对一名男生扒光衣服,拳打脚踢,还拿着手机拍照,上去制止,与张科打了起来,失手将张科打断了鼻梁骨。
张主任认定自己的儿子张科不会霸凌同学,是被韩雨辰欺负才会受伤。为了给儿子张科讨回公道,决定报警,告上法庭。
本是见义勇为的韩雨辰,却成了伤人者,一旦立案,很可能会被行政拘留。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向来是国人朴素的道德观、价值观。如果正义都是一种罪,那么还会有人路见不平吗?
二、“为什么都说是我错了?”
韩雨辰的父亲韩明是县检察院检察官,舅舅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在县城应该也是有头有面、知法懂法的人物,却成了无原则的“纵容者”。
韩雨辰告诉他们自己是“见义勇为”,他们视而不听,不去找受害者和其他参与霸凌的同学调查取证,一直恳求教务处张主任原谅,选择息事宁人。
难怪韩雨辰会发出灵魂拷问:“我就是见义勇为,为什么都说是我错了?”韩雨辰始终坚持自己没错,坚决不向张科道歉。
如果父母不能给正义的孩子撑腰,不能做孩子“见义勇为”的强大后盾,不向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正能量,我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世界交给孩子?
三、“我儿子是见义勇为。”
张科找了校外的几个混混,在路上将韩雨辰殴打了一顿。他们下手很有分寸,伤情不是很严重,也构不成伤害罪案。
韩雨辰的母亲李茂娟,考虑到儿子将来的前途,给儿子韩雨辰做思想工作,主动给张主任服软,甚至尝试送礼。
韩雨辰被打,激怒了李茂娟,从坚持道歉、大事化小,转变为跟张主任叫板,绝不退让,意外导致张主任摔倒受伤。
“我儿子是见义勇为”,李茂娟为母则刚。
张科校园霸凌的事实被查清,受到学校处分。张主任主动选择撤案,却又将无意间伤到他的李茂娟上告,让李茂娟拘留了7天。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张科的任性妄为,何尝不是张主任的溺爱娇惯所致。
四、对于张科的霸凌行为,处理方式略显荒诞
如果学校发生霸凌事件,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立刻报警,由警方立案调查,在收集证据、查明事实基础上,如果符合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如果涉及民事诉讼,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立案后,由法院根据相关证据,依法判决。
韩雨辰一次“见义勇为”的正义行为,背靠检察院的父亲和公安局的舅舅,结果全家束手无策,父母还要低声下气去协商和解,难道就查不清事实真相,难道就任由正义被冤枉?
一个学校的教导主任,不说智商多高,情商多少有一点吧?难道真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德行,怎么就死盯检察院检察官的儿子、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的外甥韩雨辰不放?在查清张科霸凌真相后,还要将韩明的老婆李茂娟送进拘留所,就不给自己留点余地?
张主任真不知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堂堂大学教导主任的学识修养让人一言难尽?
说实话,韩雨辰的“见义勇为”情节,实在有点荒诞不经,或许有些事不能讲的太透,就把这理解成反讽吧!
五、结束语
如果法律不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阻止、震慑、严惩罪犯,事后又对受侵害、受欺凌的被害者吹毛求疵,法又何为?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司法结论会影响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可能重新塑造社会的价值导向。
《第二十条》喊出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时代强音,这是顺应民众对公平正义、见义勇为的吁求,让老百姓有信心、有底气、有方法依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这意义上来说,《第二十条》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