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们一起摇太阳》之后,《红毯先生》也宣布改档上映。春节档四部非传统喜剧影片相继改档并不是坏事
文/ bobby
官宣延后上映。
继《我们一起摇太阳》官宣改档之后,《红毯先生》也宣布将重新选择档期。加上《黄貔:天降财神猫》、《八戒之天蓬下界》,春节档有四部电影相继改档。
今年春节档因为多一天假期,超越2021年春节档创下的78.22亿票房纪录创下档期新高。但与此同时,今年春节档票房排在前四名的影片,票房占比达到了97.5%,排片占比达到了92.1%。这意味着剩余影片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在相加不到10%的市场空间里艰难前行。
无论是评分还是实际的观众口碑,今年春节档影片的质量提升有目共睹。所以,春节档创新高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所有“入场”影片的市场回报。
1
—口碑最佳春节档,宁浩依旧品质在线—
春节档整体品质得到认可。
今年春节档最大的惊喜在于整体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6部主力影片豆瓣均分达到了7.56分,这在春节档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作为全年竞争最为激烈的超级档期,春节档不仅仅商业层面的“入场券”极为高昂,在质量的门槛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宁浩执导的《红毯先生》豆瓣开分7.0分,体现了宁浩电影的品质依旧在线。这部聚焦“明星拍电影”的电影,在接受跃幕采访时宁浩表示尽管和刘德华合作是初衷,但真正的表达是关于“沟通”的问题。
《红毯先生》里有两个层面的“深度”。一个深度是通过明星拍电影遇到的种种奇葩经历,关于电影产业以及明星生态的一种自我表达,尝试与观众沟通;另外一个深度是更“普世”的沟通难题,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越来越无法沟通。
关于前者,宁浩并不只是停留在表层上“讽刺”。宁浩饰演的林浩和刘德华饰演的刘伟驰,关于“获奖电影”的争论能反映出华语电影在全球电影体系中的一种现象。
电影里关于华语电影要走电影节路线就要拍“大棉袄”,但无论是明星还是导演都将题材和创作停留在“符号化”;而“电影直接变广告”以及加人加戏等情节,所折射的也是资本对于电影创作的过度干预。
而对于后者,则是宁浩跳脱出电影,思考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在接受跃幕专访时,宁浩表示“我想写的是他有各个维度的沟通不了。他实际上是进行了沟通,但都沟通不了,就在那互相吵架,本质是各站各的角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要求是最重要的,都是在自己的要求里捍卫自己。所以都是敌人,都是要争吵的对象。”
在春节档,定义为优雅喜剧的《红毯先生》打破了观众对于宁浩喜剧的传统观念认知,这种极简主义的风格和宁浩此前“疯狂”系列有很大的差别,但宁浩在这部电影里依旧有着辛辣且深刻的表达,在口碑最佳的春节档依旧品质在线。
2
—“口碑两极要比一极好”—
口碑两极并不是坏事。
2019年的春节档宁浩执导的《疯狂的外星人》上映,当时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上映前,在接受采访时宁浩表示:“两极分化并不是坏事,它起码说明获得了某一部分观众极致的喜欢。”
在今年的春节档,关于《红毯先生》依然是口碑两极分化。喜欢的观众认为电影是春节档最佳,在辛辣讽刺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作者表达;但不喜欢的观众对于电影的节奏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上映前的采访中,宁浩对于《红毯先生》的定位是极简主义,从个人的角度希望回到《香火》、《绿草地》等非常早期的作品风格。“我想回到《香火》、《绿草地》那种比较简约的电影语言的状态。第二,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作品。”从产业的角度,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宁浩“疯狂”系列其实给自己打上了很深的标签,但映前的专访宁浩多次表达“我对那些特别烦躁的镜头我也有点烦躁了。”
所以,《红毯先生》是一部有着很强作者属性的电影。在去年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和平遥国际影展上,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反响。这部电影在荒诞幽默的故事背后有着深刻严肃的作者表达。
但在市场体系尤其是春节档,《红毯先生》的极简主义更像是一种风格上的探索。宁浩在映前其实也表达过自己的担忧。“我怕这个东西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懵,或者不太接受,因为或许和观众想象的不一样。”
所以在终极预告片里,电影通过非常醒目的方式提醒观众:不玩爆笑梗、不走合家欢、不是八卦片。但从提醒到接受,实际上市场需要一个过程。
从创作者的角度,宁浩认为应该给观众留有空间,不强迫观众接纳剧情和效果。希望和观众共同补充完成一个作品。这种创作者的主动求变落实到市场当中,必然会形成口碑的两极分化。但从长远的角度,即便是喜剧电影,在风格、气质上更加多元,对观众来说是一件好事。
3
—非传统喜剧纷纷改档,电影和产业都需要“空间”—
春节档需要尝试也应该理智。
从结果来看,今年春节档四部非传统喜剧的电影都选择了改档。这是基于春节档的特征所作出的选择,但并不能掩盖这些影片征战春节档的意义所在。
映前,宁浩谈及春节档认为“档期也是被塑造的,春节档也不都是合家欢,应该给观众看点不一样的。”
从产业内部的视角来看,只有改变档期“固化”其实才有利于整个市场的活力。在供给多元化,丰富观众选择的同时让更多影片受益于档期充分挖掘的红利。
基于丰富观众选择的角度,近几年的确在春节档有越来越多类型影片出现。但是市场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每一年都有很大的变化。
就今年春节档而言,最大的特征在于更加的头部化,票房前四名影片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均超过了90%。这意味着非头部影片的生存环境非常惨烈。
其次,春节档依然保留着很明显的特殊属性。全年有超一半观众一年只在春节档看一部电影。所以春节档并不是一个“常规性”的档期。春节档尽管不是非合家欢不可,但是一旦传统喜剧整体口碑得到保障,传统喜剧在春节档的刚需效应就会被彻底放大。
《红毯先生》在预售阶段,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预售份额占比分别为14.6%和44.3%均领先于其他影片,但是春节档又是一个受众极度下沉的档期。从好的层面来看,一旦《红毯先生》能够在春节档突围,人群节后回流一二线将会给电影带来更长的爆发周期。但今年传统喜剧表现强势,头部化严重倾斜的春节档留给《红毯先生》的机会可能并不多。
但当整个档期回落平稳,在一二线城市受众更占优势的《红毯先生》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关于今年春节档非传统喜剧影片的档期选择,实际上整个产业也应该给予更大的包容。
敢于定档春节,是希望丰富市场的选择。而选择改档则是出于更理智的目的,希望给予电影更宽裕的市场空间,好电影应该有好成绩作为回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