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生的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 古代为何会出现“嫡”“庶”之分“嫡”“庶”之分有多严重
  • 为什么中原王朝是嫡长子继位,而游牧民族是幼子守业
  • 长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 古代一个家族中,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那家族事务该怎么排位原因是什么
  • 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 古代嫡子与庶子应该怎么称呼怎么排序
  • 妃子先生儿子,然后成皇后,儿子算嫡子吗
  • 《白眉大侠》中,小五义小七杰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 现在有谢安的后人吗他的后人都有谁

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生的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第一,要纠正题主一个错误,古代的正妻叫做“元配”,而不是“原配”。

元,是“头、首、始、大”的意思。原,是“最初的;开始的”。看起来好像一个意思,其实大有不同。

原配虽然可能是古代某男第一个女人,但不一定是正妻。只有元配才是正妻之意。

《红楼梦》里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是袭人,后来被贾宝玉收房,做了他第一个女人,可以称得上原配。但袭人不是妻,更不是妾,她的地位连妾都不如,叫做“通房丫头”,白天做保姆,晚上陪睡。

而“元配”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像贾二爷这样的身份,只有薛宝钗才称得上是门当户对的元配,虽然他俩可能连夫妻生活都木有过,贾二爷就出家当和尚了。

第二,关于古代妻子“断弦”与“续弦”的来历。

古代称呼夫妻关系,不像现代人这样直白粗俗,什么老公老婆我爱你,而是非常委婉,常常比喻为“琴瑟”,源于春秋时代著名音乐家俞伯牙的故事,说当年老俞经常用琴和他妻子的瑟一起合奏表演,后来妻子生病了,老俞就独奏给妻子听,有一次正弹着,弦断了,再看妻子,已经咽了气。所以“断弦”就比喻为丧妻。

再说“续弦”的来历,还是俞伯牙的故事,说老俞丧妻后,无心弹琴,一直让弦断着。直到后来某天,有人找老俞去相亲,结果老俞看到那个姑娘眉清目秀,竟一见钟情。那个姑娘毕竟还没嫁过人,当然要和俞伯牙这个二婚男谈条件,说你弹一首曲子我听,满意了就嫁,色迷了心的老俞于是一路马拉松跑回家,将断了弦的琴拿出来,换了新弦,扛着它又一路马拉松跑姑娘家去,到底是音乐家的手法不凡,一曲就征服了姑娘的心,于是就将丧妻再娶称为“续弦”。

第三,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的区别。

古代人的婚姻制度,实在太重要了,别的不说,关于妻子的各种称谓就很多,大房称元配,二房称良配,三房称淑配,四房称德配。当然,现代人的婚姻也重要,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古代婚姻礼仪繁琐,因为与本题无关,不提。

古代人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这几个称谓还是有所区别。

首先,“继室”“续弦”都是针对正妻、也就是元配而言的,如果妾去世了,没有续弦的说法。哪怕再去娶妾也行,但不能以续弦为借口。

其次,“继室”“续弦”可以是新娶,也可以将妾扶正。但称作“填房”的,基本都是年轻寡妇或者大龄女青年,不一定门当户对。

再次,元配的地位很重要,总会排在继室前面,哪怕男主人挂了,元配也会葬在男主人的左边,继室只能葬在男主人右边,古代左边为大。

第四,补充一点,古代将妾扶正做继室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她的身份是妾,就意味着她和男主人门不当户不对,古代人很讲究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你一个平民家的女子,人家男的是一科级干部,那么,你可能就是妾的命,再怎么也轮不到你来当正妻。

第三,关于嫡、庶的问题。

嫡子一般适用于正妻,也就是元配之子。其他妻子的孩子都是庶出。

但是有一种可能,正妻无子,哪怕她没死,还活着,妾的最大孩子也可以称为嫡子,也可称为嫡长子。

古人关于嫡、庶的重点,主要是继承权的问题。古代的继承顺序主要有两大原则: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也就是说,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家业,其他的儿子只能跟着嫡长子混。

排位顺序如下图:

如果嫡长子挂了。

第2继承人是嫡长孙。

第3继承人是嫡幼子。

第4继承人是庶长子。

第5继承人是庶幼子。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成为嫡长子,有多么多么重要?难怪古代皇室中会发生各种暗杀事件,都是想干掉排在自己继承顺序之前的人,让自己排第一。麻烦就麻烦在古代皇帝生的娃太多了,如果某娃排在10名之外,他继承皇室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因为他要干掉的人不仅包括他兄弟,还要包括兄弟的娃,有的兄弟还不止一二个娃,这个暗杀名单将会很长很长,想想头都大了,只好埋头腐败。

毕大费/文

古代为何会出现“嫡”“庶”之分“嫡”“庶”之分有多严重

嫡庶是因为婚姻制度造成的。同一个男人的女人既然有妻妾婢伎之分,自然要以规则来区分尊卑贵贱。

?妻的地位

嫡者,妻也。妻者,齐也。

所以,妻是与丈夫地位平齐的管理人。

又所谓,家有百口,主事一人。

所以,正妻只能有一位。

因同时可能存在妾、婢、姬、伎,这些女人绝大多数是奴隶身份,自归正妻管理。

依据礼制,原配地位最高,继妻次之。扶正妻最后。也因此,原配年龄最大的儿子,就是嫡长子,是家族宗祧继承人。

因为继妻也是三媒六证的正妻,拥有完全的管家权,所以继妻的儿子也是嫡子。显然,继妻儿子不可能比原配儿子年龄大,所以,继妻儿子的继承权居后。

同样,在正妻儿子存在的情况下,礼法禁止扶妾为妻,男子要么继娶,要么鳏夫。因为妾的儿子可能比妻的儿子年龄大,会对妻的儿子生存与法定地位产生威胁。所以,扶正妻的儿子继承权为最后。

?妾的地位

庶,则是所有非妻女子所出。

特殊情况下的奸生子(私生子),大多数时候没有继承权。除非本家绝户,得到验证身份之后被允许继承。

所有非妻的女子,一般都是奴隶身份。所以正常情况下很难享受到权益。

1、妾

正式的妾,需在官媒婆处登记户籍,所以法律意义上的妾是家庭成员,有微博的待遇,独立的房间与丫鬟。

因为国家政权历来控制女子成为妾,所以历代都有法律规定,比如:明代亲王额妾十人,年老无子才能再奏选一次。

卿大夫一妻二妾。官员可以有两妾。

士一妻一妾。具备士的身份,可有一妾。比如秀才可纳妾一人。

匹夫匹妇。庶民不能纳妾。元代,国家政权才允许庶民在年满四十无子条件下纳妾一人。

对非法纳妾,不符合条件纳妾,超纳妾,法律规定大体都一样。笞纳妾者及妾的法定监护人各四十,遣妾归宗,没收彩礼,罚款若干。

2、类妾

正因为富豪不愿意被法律约束,所以玩文字游戏搞出婢姬伎来规避条文。而历代法律基本给予默认,因为这些女子年龄大了会被遣出嫁给家生奴隶,只是延迟而非退出婚姻市场。

婢,就是通房丫头。

姬,就是外购侍妾。

伎,就是家庭女乐。

这些女子,实际从事妾的工作,但完全没有任何保障,甚至妾的微博待遇都没有。

?嫡庶的差异

1、男子:

秦汉之前,庶子犹如奴隶,甚至被驱逐出去独自努力,也因此当时余子多成为游侠。更不要说什么分得家产了。

汉代之后逐步建立诸子平权观念。也就是说不分嫡庶,儿子享有理论上的财产同权。明清时期明确私生子享有半权。

但这也是有法律后门的,父亲的财产要剔除族产、与官爵和职务(世袭职务,比如唐代百骑司,明代锦衣卫,清代八旗职务)相关联的府邸、爵田、御赐物等之后的公共财产才是诸子平分,而嫡母嫁妆也是嫡子女独享的。

同样,嫡母在管家过程中转移、隐匿或直接购买祭田都能将应分配公共财产分薄,从而达到少给庶子分配财产的目的。

此外,嫡母还可以用提前分家以奉养生母的理由逼迫庶子放弃财产继承权。

同时,庶子在生活待遇、受教育条件、过后家族资源支持、母族条件,等诸多方面都远不能比得上嫡子,非特殊情况,大多数庶子只能成为家族旁支,就此沉落。

女子:

东晋之前,庶女是悲催的。

不仅不能接受到教育,连单独出嫁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成为嫡姐妹、嫡堂姐妹、嫡姑母、嫡堂姑母的陪媵,就是作为嫡女拉拢和控制丈夫血脉的工具。比如,齐侯娶于鲁,正妻颜懿姬无子,侄融升姬生太子光。

东晋之后,世家基础动摇,因此改以庶女用于平行与下行联姻,以求控制下层世家。庶女才得到与嫡女的教育同权和一份嫁妆。

但与庶子一样,庶女的嫁妆丰薄,婚姻对象,婚后能否得到娘家资源支持,都远不能与嫡女相比。虽然庶女最终压倒嫡女也很多,但均是丈夫儿子出头的原因。

为什么中原王朝是嫡长子继位,而游牧民族是幼子守业

这个问题问得很妙。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结构造成的。

中原王朝的根基在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定”。

住的地方固定:大多老百姓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居住地方,活动范围不超过一百里。

生产资源固定:土地都是有主的,都已经分配好的,开荒是不现实的,除非是大战乱之后。

关系是固定:生活圈中主要由家族和亲族组成,抬头见到的是亲戚,低头遇到的还是亲戚。

“定”的基础上自然就需要秩序,如果没有秩序,那“定”就会变成“不定”,这样就会带来大灾难。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生活习惯,中原王朝特别讲究“礼”。“礼”的产生是“定的需要。“礼”实际上就是一种秩序规范。人人都守礼,尊礼,那天下就能安定。如果人人不守礼,天下就乱了。

当一整套制度完善之后,那就需要将权力交接事件固定下来。

从夏王朝之后,基本上就是父死子继。

有权势的人为了开枝散叶,往往会娶多个老婆,生多个儿子,但是权力宝座只有一个,哪个儿子上?

一开始是论贤,谁贤谁上,后来发现论贤有一个大问题,会使得内部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每一个儿子身边都会聚集着一大帮支持者,这些支持者会互相攻击,儿子之间也不会和睦陷入纷争,因为大家觉得自己都有机会。这样反而会成为王朝或家族最不稳定的因素,兄弟之间应该是团结一致,而不是内斗。

所以继承者必须要固定下来。

谁最合适,自然是正室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子。这个制度一确定就将母亲和嫡长子绑在一块。

母凭子贵,子靠母贵。

正常情况下当嫡长子出生之后,大家都会默认他是接班人,自动聚集到他的身边,这样就可以完成权力的稳定交接。不会出现因为大臣支持的对象不同而产生混乱。其他儿子知道自己没有机会,自然也会选择支持嫡长子而不是和嫡长子对着干。

比如刘盈被立为太子,刘邦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结果受到张良,叔孙通,周昌等众臣的反对,最后不得不放意自己的想法。

再比如袁绍因为喜欢小儿子袁尚,最终在立嫡问题上没有弄好。这家伙让三个儿子各管一州,袁绍一死,三个儿子就内斗,结果给了曹操平定北方的机会。

刘表也是如此,他死后立了小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没有立长子刘琦,结果曹操一南征,刘琮就投降了。

所以立嫡长子是最稳定的一种权力交接模式,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总体来说这种制度对于农耕文化来说是最优的,因为符合“定“的预期。

游牧民族刚好和农耕民族相反,他们的特点是“动”,也就是他们存在的变数。因为他们要随草而居,充满流动性,今天可能在这里,明天会移动到哪里去了。

他们是在不断移动中现实文化传承。这样也形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游牧民族热情奔放,能舞能歌,释放自己的个性,快马扬鞭,而农耕民族就相对内敛,沉稳。

游牧民族的成年男子需要骑马远征,这样留守家中的反而是最小的孩子。

长子在外打拼,遇到不确定的事情也比较多,有些甚至会失去生命,大概率无法和父母呆在一起,特别是父母已经老去,无法再次奔波迁移,这样小儿子就成了最佳照顾父母的人选。

幼子守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他们还形成一种“兄终弟及”的权力交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父亲过世娶继母,兄死弟娶嫂。

这种风俗在中原王朝看来是无法接受,是一种乱伦,但在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中却习以为常。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嫁给呼韩邪单于,结果呼韩邪单于一死,她又嫁给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这让在中原文化下长大的王昭君接受不了。当时的汉王朝明确告诉她要接受匈奴的习俗。所以和亲之女作出的牺牲是十分巨大的,只能默默承受文化冲突带来的痛苦。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与复株累单于生下二女。

这就是“定”与“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结果,一切社会制度都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对方都不舒服的,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

长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长孙是年龄最大的孙子;长子长孙是长子最大的儿子。长子长孙即便在所有孙子中不是最大的,一般来说也是属于嫡孙辈继承优先人选。

古代一个家族中,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那家族事务该怎么排位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嫡庶之别只相对出身而言,即生母的地位是妻还是妾,与嫡子、庶子所担任的官职无关。庶出的儿子即便官居大学士,而嫡出的儿子哪怕在家务农,嫡出永远都是嫡出、庶出永远都是庶出,无法改变!在家里,嫡子、尤其是嫡长子依然是合法继承人,庶出的儿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官再大也不行!

举个例子,如果父亲有世袭一等公爵位,庶出的儿子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大学士,而嫡子却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整日里花天酒地。可是,一旦父亲过世,承袭一等公爵位的依然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嫡子,庶出的儿子即便官居大学士也没有资格袭爵。大学士是官职、不是爵位,不能承袭,庶出的儿子退休后,他的儿子如果没有走父荫或者科举途径出仕,就什么也不是,白丁一个!而那位不学无术的嫡子却有一个儿子可以继续承袭一等公的爵位,仍然属于贵族,这就是嫡庶之别!

那么,到底谁说了算呢?如庶出的儿子在外面官居宰辅,他可以管外面的一切,甚至左右那位嫡子的仕途。但是,回到家中,他做不了任何主,做主的只能是继承了家产的嫡子!以袁世凯为例,他是其父袁保中庶出的儿子,虽然后来官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但是,在其生母去世之后,袁世凯想要将生母与生父合葬时,其嫡出的哥哥袁世敦却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坚决不同意庶母与父亲合葬!最终,袁世凯也不得不妥协,另寻坟地葬母,终究没能将生母与生父合葬。袁世敦只是一介革员,袁世凯彼时却位列封疆,但是,面对嫡庶之别,袁世凯干着急也没辙!嫡出的哥哥不同意,就是不行。

至于原因嘛,中国古代为了维护正妻的地位,对于嫡庶之别是有着明确法律规定的。《大清律•户律•婚姻》:“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生的嫡子才有继承权,妾生的庶子没有!即便是皇家也是如此,清朝爵位承袭和考封时虽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但是,通常袭爵者还是嫡出优先。而且考封爵位时,嫡福晋、侧福晋和妾所生的儿子基准爵位之间是相差了好几个等级的。以亲王为例,一位嫡子袭亲王,其他参加考封的儿子,基准爵位嫡福晋所生者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侧福晋所生者为二等镇国将军、妾所生者为三等辅国将军。有了法律和宗法制度的保障,袁世凯即便位极人臣,也不便公然违反,这就是袁世敦的底气所在。

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窦太后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儿子刘启做了皇帝,就是汉景帝,小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窦太后的确很疼爱小儿子,父母偏爱小儿子是很正常的事,当然窦太后也想过让刘启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刘武,只是景帝刘启很聪明,把刘武当做棋子一样玩弄,把最大的威胁清理干净。

文帝刘恒先后死了四个儿子,幸运的刘启成了皇长子,依照礼法制度,刘启当然是继位皇帝首位人选,合情合理,合乎法度,刘启也是有才能的人,得到大家的认同,谁也不能说什么啊,你窦太后不愿意刘启当皇帝,也没能力做得到,何况刘启也是你儿子啊,儿子做皇帝也是对你有好处的嘛!窦太后确实很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也有想法让刘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弟弟而不是传给刘启的后代,这样一来,两个儿子都当皇帝,窦太后的富贵不就很好保住了嘛,窦太后也是乐意那样干的。刘武依仗这窦太后的偏爱生出了想做皇帝的野心,刘启很聪明,一方面利用刘武,一方面又防范这个弟弟,手段玩的很厉害。

刘启削藩政策导致其他藩王不满,刘启因为个人争执,把吴王的儿子给杀了,因此其他八个藩王联合起来对抗中央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刘武看到了机会,认为如果藩王干掉了刘启,自己也许有机会当皇帝了。刘启当然知道弟弟的心思,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刘启。在一次和弟弟喝酒的时候,刘启对弟弟说,自己很害怕啊,因为七个诸侯联合反对自己,自己怕打不过啊!刘武就说,哥哥不用怕,我会帮你的,我的封地梁国正好挡在七王前面,我会成为长安的屏障的,帮你挡住七王的进攻。刘启要的就是你这句话,然后顺坡下驴,很感动的说了一句醉话,弟弟真不错,你好好干,我以为把皇后传给你啦!刘武听后很兴奋啊,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如果自己帮助哥哥打败了七王,立了功劳,将来做皇帝就有资本啦,加上刘启的话,机会非常大呢,好过等七王干掉刘启自己当皇帝的几率大的多呢!其实刘武上当了,刘启那是骗他呢,无非就是利用他罢了。

刘武回到梁国后,招兵买马,修建城墙,七国之乱正式爆发。七国的军队进攻长安,可是刘武的梁国挡在了前面,要攻破长安,必须攻破梁国。刘武死守城墙,拼死抵抗七国的进攻,为朝廷赢得了时间,周亚夫从后偷袭七国军队,最后朝廷灭掉了七个诸侯王,梁王刘武是有功劳的。可是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刘启翻脸不认人了,说最大的功劳是周亚夫,立刻立自己的儿子刘荣为太子,灭掉了刘武当太子的梦想。刘武很不爽啊,说好给自己的皇位呢,哥哥做人太不厚道了。于是刘武找到了窦太后说这件事,窦太后决定帮忙。在一次宴会上,窦太后挑明了刘启说过要把皇位传给弟弟的事,刘启也不好意思当着所有官员的面说自己没有说过这句话,同时刘启也不想拂逆母亲,毕竟刘启在众人面前一直扮演着孝顺的儿子啊!刘启说自己确实说过这句话,也有意思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当然刘启还有后招呢,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弟弟呢!

刘启把官员召集过来说要自己传位给弟弟的事,结果所有官员激烈反对,从来的制度都是传给儿子的,你有儿子,有什么道理要传给弟弟,那是根本不可能,不合法的事呢!刘启放心了,正是需要你们的理由啊!随后刘启把大臣们的意见传了出去。刘武知道后,那是非常愤怒,丧心病狂,一时冲动之下,居然派出杀手去杀掉反对他当皇帝的官员,一共杀死了十几个官员。事情严重了,刘武当皇帝的梦想彻底泡汤了,和刘启彻底决裂了。你知道诸侯王随便杀朝廷的官员,还把刘启这个正牌皇帝放在眼里吗,也太猖狂了。再者所有的官员都不想这个残暴的人当皇帝啊,那样大家怎么活啊!刘启立刻有理由处理刘武了,刘启下命令严惩刘武的,就要去抓捕刘武时,窦太后出面了,刘启最后没有处理刘武,但是刘武再也没有机会当皇帝了。刘武很后悔,找了很多人说好话,但是刘启就是强硬的表示,你就别想了,不处理你就很给面子和照顾亲情了,还想当皇帝,做梦吧!刘武还想去找窦太后帮忙,可是窦太后也没办法啊,你冲动做出这样的事,就要承担后果,做皇帝是不可能的了。

郁闷的刘武才知道自己斗不过刘启啊,自己上了刘启的当,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抑郁而死。可见窦太后有多爱小儿子刘武也没有用,谁叫你不够刘启聪明啊,玩手段比不过,只能被玩弄当棋子啦,刘启这个人那是非常有手段的人,就那样用计谋把最大的威胁清除,还不用杀人,皇位还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真是大赢家啊!

古代嫡子与庶子应该怎么称呼怎么排序

很多人以为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代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小三小四,还能领回家。但妻妾的地位差距是很大的,所以生的孩子同样地位不同。

一般的正经人家宁可下嫁也不会选择给人做妾,不仅对自己是耻辱,以后对子女也有很多的不公平。

正妻生的叫嫡子嫡女,妾室生的叫庶子庶女。就拿继承权来说,有爵位的都是留给嫡子,特别是嫡长子是最吃香的。而庶出根本没有继承权。在分财产的时候,不管排行老几,都优先考虑嫡子,然后才有庶子的份,哪怕庶子是排行老大,他的地位也不如嫡子。

在唐宋之前这种情况比较严重,之后开始有了好转,庶子也享有继承权。

拿宋朝时儿子们“继承大统”来说,顺序一般是:嫡长子、嫡长孙、嫡幼子、庶子、嫡幼孙、庶孙。可见,嫡庶之分依然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

当然,也有“宠妾灭妻”的老爷,不过是宠爱的分别,嫡子只要没有大问题,他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否则传出去就是礼法不容的笑话。

在婚姻的选择上,两家联姻都会优先选择嫡子嫡女,有嫡出一般人都不愿意选择庶出,毕竟地位在那摆着。

妃子先生儿子,然后成皇后,儿子算嫡子吗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来继承,自从夏禹之子破坏禅让制,实行传子制度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所以这些王朝都是世袭清朝,各个朝代的世袭制均以父死子继位其特点,一般都是传与嫡长子。

古代的嫡长制其实就是名分的体现,长幼有序、嫡庶有别。


皇帝的第一个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年龄最大的就是嫡长子,其次是滴次子,妃子所生的儿子称为庶子,这个正妻不管是去世或者被废,她都是原配,之后皇帝再立的皇后也是正妻,但还是算作续弦或填房。

新皇后所生的儿子是嫡子,她以前所生的儿子子凭母贵,由庶子摇身一变成为嫡子。


嫡长子所生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系的子孙是皇家的正宗,其他的都叫别枝,嫡长子往往享有优先继承皇位和财产的权利,这与其他儿子的权力与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别,在皇位继承方面,嫡长子优先于嫡长孙,嫡长孙优先于嫡次子,嫡次子优先于庶子,原配所生的儿子优先于继室所生的儿子,上一任皇后所生的儿子优先于下一任皇后所生的儿子。

其他妃子所生的庶子也是有机会继承皇位,不过古代所有的帝王选继承人时都是优先考虑嫡长子,一是认为嫡长子与自己血缘最近,二是为了避免其他皇子争夺皇位而引发内讧,三是封建时代的人认为立长不立贤,长幼有序。

所以皇位继承人第一考虑嫡长子,嫡长子不能继承的(有的甚至考虑嫡长孙,如朱元璋就是选的嫡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再考虑其他嫡子,,再不行才会选择庶子。


不管是嫡子或庶子都要尊皇后为母,庶子尊皇后为嫡母,自己的母亲为生母,以庶子继位的,则以生母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则并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的位份要高于生母皇太后,如果是从旁支过继来的,生母的地位就不变,要尊嫡母(也就是皇后)为皇太后。


如果妃子生了儿子,如何被扶正成为了皇后,又生了儿子,那么她成为皇后之后所生的儿子要优先于她之前所生的儿子,同一个母亲所生儿子的地位,完全由他母亲的身份高低来决定,如商纣王帝辛,他排行老三,他母亲生他两个哥哥的时候,还只是个妃子,在她成为王后才生了帝辛,所以帝辛就成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古代立新皇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新皇后不能有比嫡长子年龄大的儿子,这样能避免出现争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朝政动荡。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嫡长子做皇帝的以西汉与唐朝最多,而清朝只有一个嫡长子做皇帝,他就是道光皇帝,其他的都是以帝王的个人爱好来选择继任者。




《白眉大侠》中,小五义小七杰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先说小五义:

老大:玉面专诸白云生。

清风剑客白金堂之子,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他掌中一口五金折铁刀,武艺也不错,只是性格平和,从不争强好胜,以至于存在感较低,远不如他叔叔白玉堂和堂弟白云瑞那么光芒四射。

老二:霹雳鬼韩天锦。

彻地鼠韩璋韩泽敬的义子。他掌中一条熟铜大棍,力猛棍沉,是一员猛将,只是脑子不太好使,睡觉不知道颠倒,吃饭不知道饥饱,说白了就是有点儿缺心眼儿。

老三:山西雁徐良。

穿山鼠徐庆徐泽绵的儿子,《白眉大侠》这套书中第一号的主人公。他为人诙谐,机警过人,不仅掌中那口金丝大环刀名震天下,一身暗器功夫更是出神无人能及。

老四:粉子都卢珍。

钻天鼠卢方卢泽恭的儿子,丁氏双侠的徒弟。他面如敷粉,齿白唇红,是小五义之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掌中一口冷月寒风剑乃卢家庄的镇庄之宝。

老五:小义士艾虎。

北侠欧阳春的义子,东方侠智化的徒弟。这小伙子脾气暴躁,性如烈火,掌中一口龟灵七宝刀乃是义父欧阳春所赠,一身武功在小五义之中仅次于徐良,排名第二。

再说小七杰:

老大:义侠太保刘世杰。

本是湖广江夏县的一个富家公子,由于家遭变故,流落江湖,后来被武昌府八班大都头吴贵收为弟子。他为人稳重,虚心好学,掌中一口厚背尖翅雁翎刀武艺过人,七杰弟兄之中属他武功最高。

老二:笑面郎君沈明杰。

朝天岭大寨主王继先的养子,中山剑客武元功的徒弟。他掌中一条龙头凤尾杆棒十分厉害,曾和徐良打斗过八十多个回合不落下风。

老三:抄水燕子吕仁杰。

小龙神苗正旺的徒弟,翻江鼠蒋平的师侄。他不仅轻功了得,掌中一条十三节链子枪也颇有独到之处,一身本领不在沈明杰之下。

老四:小元霸鲁世杰。

辽东六老之一的铁戟将鲁仲贤的儿子。他跟霹雳鬼韩天锦属于一个类型的人,脑子不好使,却是天生的神力,掌中一对擂鼓翁金锤,也是一员猛将。

老五:红眉童子柳金杰。

陕西侠白面判官柳青的长子,掌中一口三叉鬼头刀,武功平常。

老六:黄眉童子柳玉杰。

陕西侠白面判官柳青的次子,跟他哥哥一样也是掌中一口三叉鬼头刀,武功和他哥哥差不多。

老七:井底蛙邵环杰。

马尾江大寨主邵玉成之子。他的兵器跟吕仁杰一样,也是一条十三节链子枪。他不仅在陆地上能打,水里功夫更是厉害。

把这十二个人简单做了个介绍之后,在说说他们的结局。

百寇闹东京之时,这七杰小五义的弟兄们伤亡惨重。

在那一场恶战中,霹雳鬼韩天锦、粉子都卢珍、小义士艾虎、小元霸鲁世杰、红眉童子柳金杰、黄眉童子柳玉杰,这六人都先后战死,为国捐了躯。

小五义之中只剩下了白云生和徐良,七杰之中剩下了刘世杰、沈明杰、吕仁杰和邵环杰。

至于剩下的这六人结局怎样,书中没有做详细交代,只说徐良后来辞官不做,带着房书安和方宽、方宝,回山西祁县徐家庄了。

现在有谢安的后人吗他的后人都有谁

谢安是东晋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名士。出身于豪门贵族,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谢氏家族在朝中做官的人渐渐的老去,谢氏地位不比从前。但是在谢安的努力下谢氏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正是在谢安的运筹帷幄下而大胜,巩固了王朝的统治。

谢安有两子大儿子谢瑶,字球度,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大臣,司空谢琰之兄。谢瑶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陈郡谢氏,谢瑶出仕东晋,袭爵庐陵郡公,官至琅琊王友。膝下有四子。长子谢该,东晋时东阳太守,袭庐陵郡公。次子谢模,东晋时光禄勋。三子谢澹刘宋时侍中。四子谢璞东晋时光禄勋。孙辈一人谢模之子谢承伯。袭庐陵郡公。

谢安二儿子谢琰谢琰(352~400年),字瑗度,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时期重要将领,太保谢安次子、车骑将军谢玄从弟。膝下有三子长子谢肇,骠骑参军。次子谢峻,建昌侯。三子谢混,尚书左仆射,望蔡县公。孙辈谢混后人谢涟。

现如今浙江省是谢姓的又一个传统祖

居之地,其在谢姓发展史上知名最早的家族会稽山阴谢氏便居住在省内的今绍兴市一带,而陈郡谢氏南迁后所形成的“东山谢氏”也以今浙江东部一带为居住中心,可见其具有突出地位。今天,生活在浙江南部一带的谢姓人便自称是陈郡谢氏之后,是由谢裒及其三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的后代发展而成的三大宗支。其在历史上除元朝时期诸人外,又有南宋重臣谢深甫、理宗谢皇后、明朝“状元宰相”谢迁等人知名于世。此外,今绍兴市一带也多有谢姓人居住,其尊奉的祖先或是谢夷吾或是谢衡,亦即两位会稽山阴谢氏或会稽东山谢氏的开基祖,说明当地谢姓人在血统上还较为复杂。除此之外,北宋时任会稽知府的谢斯立曾被一些人认为是台州临海人,其祖籍也在今浙江南部地区。谢斯立的后代传至谢升一(壶山)时又迁居潮州,从而在广东东南部一带发展,而台州临海显然也正是其祖居之地。至今,在当年的上述几支谢姓人居住或知名之地,依然是当地谢姓人居住的最为集中之地之所在。

谢安作为历史上如此闪耀的政治明星后人更是生生不息,继续为华夏照耀光芒。

关注【林公史迹】欢迎转发收藏

为你解锁更多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