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镜如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琅琊榜》太子与誉王斗得你死我活。
由于梅长苏的暗中算计,此两方安插在梁国朝廷上的重要棋子,相互被除去了不少,如今势均力敌,正是抢夺刑部尚书职位的大好机会,互不相让,这让梁帝非常头疼,日夜难眠。
高湛陪在他的身边,只能静静地看着。
谁知,靖王来殿前汇报工作,高湛的一个表情,彻底揭示了梁帝最该提防的人,不是准备夺嫡的靖王或者助夺嫡的静妃,而是高湛。
为何?
靖王在梁帝面前一问三不知地演戏。
首先,靖王故意挑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来觐见,汇报无关痛痒的西山工作,然后顺便故意关心地询问梁帝为何看起来疲倦?
换作夺嫡之前的他,可没那么多话聊和特意去关心梁帝,最多只在心里想。
紧接着,梁帝看着这个“工作优秀”又不受宠的儿子,就随口一问,让他给个建议,觉得哪个朝廷官员适合当刑部尚书,因为这事,正是导致他头疼和疲倦的根源。
其实,靖王心中早有人选,也是他准备扶持的新臣——蔡荃,两人在“侵地案”中认识,互相欣赏,但他偏不说,怕说了坏事,会让梁帝猜疑他有心夺嫡。
所以,他装作轻飘飘地让梁帝尽快定好刑部人选,自然就无需烦恼了,然后又无意地顾左右而言他。
靖王这是努力撇清自己的关系,以及表明立场。他还说,自己从不参与朝廷六部的事情,要不是上次被梁帝派去处理“侵地案”,恐怕那些朝廷官员,他一个人都不认识。
事实确是如此,不过,他隐瞒了后半句话,他因此案认识的几个人当中,他就与蔡荃相交甚好。
不过,梁帝经他这么一“提醒”,倒是想起了蔡荃这个“文案写得非常好”的官员,此时,他再询问靖王对他的评价,靖王再顺势一推,如实又正面地赞扬了这人看起来不容易同流合污。
这不正中梁帝的意吗?
靖王前面铺垫这么多,这最后一句赞扬的话原来才是重点。
靖王也是高手,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先不明说,而是讨论与这个目标有点关联的事情,这样勾起梁帝印象中的记忆,到了最后,这刑部的人选,自然就成了是梁帝自己挑选的,而不是由靖王推荐的。
但是此时此刻,一旁的高湛可是看得门儿清,靖王的那点小私心,压根瞒不过他。
他做贴身公公几十年,对梁帝的习惯以及觐见者的言行了如指掌。靖王的“突然关心父亲”本就让他有点意外,然后他的一句无心的话犹如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梁帝,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此时的他,已对这位“行为有点微反常”的靖王产生猜疑。
不过,靖王后面坦诚地说出那句赞扬的话,才是让高湛一下子恍然过来,只要把上面的“反常言行”全部结合起来分析,自然猜出靖王此番进宫不是为了汇报工作的,而是来“推荐人选”的。
所以,他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望向靖王,这个眼神包含了看透和意外。
他看懂了他这一番操作的目的,但是意外的是,他从未想过,这个平时一声不吭的皇子,淡泊名利,向来脾气倔得很,不喜欢也不主动与梁帝拉近关系,如今会突然开了窍,想要争夺更高的权力。
不过,意外中,高湛还是带着一些赞赏的,所以他判断出靖王有心夺嫡后,便决定助力,在后宫帮他母亲重新获得恩宠。
梁帝离开大殿返回寝宫休息时,他不想去任何一个妃子那里,只想一个人静静,走在路上,他突然闻到了一股药草味,高湛便主动地跟他提起了一个他遗忘多年的人。
那就是静嫔(静妃)。
这么多年不提,偏偏在刚才靖王让梁帝心情大好之后提起,高湛的居心可见,就是已站边了,站在了靖王这边。
其实,高湛之所以会站在靖王这一边,那是因为在殿前的那一幕,他看到了靖王演戏的滴水不漏,瞒过了梁帝,也骗过了太子和誉王的眼线,接下来他的行动,不容小觑。
正所谓明的好挡,暗的难防。靖王藏得如此之深,连猜疑心这么重的梁帝都能轻易上钩,太子与誉王绝非他的对手。
自然,高湛肯定会选择胜算大的一方。
得了高湛的暗中助力后,接下来就轮到静妃一点点地算计梁帝,助力字的儿子夺嫡。
不过,靖王和静妃再怎么做“小动作”,都不及高湛他,毕竟,他是梁帝信任多年又经常寸步不离的心腹之人。
高湛想算计梁帝,有何困难,太轻松了。
PS:我是镜如,谢谢坚持读完全文的您,我会持续解析更多热播/经典电视剧。如果顺手,辛苦点个赞或者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