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编剧谈检察官:是普通人,说到法律时眼里却有光-风君娱乐新闻

电影《第二十条》聚焦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我国1979年刑法就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2018年昆山反杀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正当防卫案件,唤醒了正当防卫这一“沉睡”条款。有检察官跟我介绍,这个法条不光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整个刑法中最有魅力的法条之一,它不仅需要执法者具备很强的业务素质,还需要有共情力。在法律框架下,这个情指的并非人情世故,而是带有温度的人之常情。一方面是实打实的法律条文,一方面又是人情与人性的纠葛,这就让正当防卫这一法条有了很强的戏剧空间,而作为一名检察官究竟又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便成了我创作影片的核心立意。

不少影评提到影片对检察官形象的塑造“不完美”“很自然”。我想,人的悲喜互不相通,电影或者说艺术的作用就是把这种悲喜传达给受众,引发共情和理解。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检察官的形象都是带有很强的权威感,这来自他们执法者的身份,但脱下检察制服,他们又是怎样一群人?在田野调查中,我感受到的检察官首先也是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并非高高在上。在采访一些检察官时,每每涉及法律规定或者案件细节,他们的眼中又都会闪现出一丝亮光,这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烙印在他们内心里的、无法被隐藏与埋没的正义感。这两点,在创作中成为影片主人公最核心的创作依据。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锤炼艺术绽放出独特的魅力。现实中的检察官有“烟火气”,这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增大了韩明这个角色最终转变的戏剧张力。而吕玲玲则被定义为韩明心底的那层烙印,也就是将精神层面的导师外化成一个具体的角色,也正是在吕玲玲不停地唤醒下,才终于让韩明完成蜕变找回初心。其实韩明与吕玲玲这两个角色原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也是我在接触过的每个检察官身上感受到的。

大部分法律题材的影片都会把视角聚焦在案情本身,但在呈现上通常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案论案,形成一个自洽的闭环。从观众角度来看,很难代入,案件与我何干?

本次创作中,我们从与检察官的大量互动中受到启发,采用以检察官的生活来带出案件,除了证据外,将决定案件的关键因素“定义检察官”——作为一个普通人作出的良心选择,让它与每一个观众的良心、道德相呼应。把这个自洽的逻辑交到每一个观众手里,让他们从道德、情感方面去作出评价,这也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影片中的检察官虽然带有一定戏剧成分,但这个角色身上的特质,或多或少都来自我们采访过的检察官,创作中我们其实更在意检察官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选择,影片中的很多细节也都来源于此。

我们搞艺术创作,是凭空创造一个人,左右他的命运和人生,而检察官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一个判决、一个定论,对当事人来说可能都是命运的转折点。这些案子放到整个社会,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一名检察官告诉我,聚沙成塔,当足够多的这种转折让公众看到、感受到时,一定会形成一股力量,推动全社会的法治建设。这番话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信仰,我希望每一位检察官,或者每一名法律工作者,都成为法治建设的一颗种子,种进普通人的心中,生出法治希望。

【来源:检察日报·先锋周刊 作者:电影《第二十条》编剧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