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纳西鹰猎》:对传统文化的多义性思考-风君娱乐新闻

书屋杂谈

有故事的人物与真情实感,这也恰好是人文纪录片的核心表达。这种情感跨越了物种、跨越了文化与地区的阻隔,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元。

文史 | 《纳西鹰猎》:对传统文化的多义性思考-风君娱乐新闻

原文 :纳西鹰猎》:有温度的反思

作者 |中山大学 杨蓥莹

图片 |网络

前段时间,我曾受邀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丝路十年影像展”的放映及学术活动,并有幸参与纪录片《纳西鹰猎》的圆桌对话。《纳西鹰猎》采用微观叙事的视角,呈现出纳西“鹰王”真实朴素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的生活感,在纳西族传统的鹰猎文化中体会到纳西人淳朴、坚毅的民族精神。同时,影片也很注重体现一种贴近式观察,爷孙之间围绕训鹰的交流,细腻动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冯晓华导演做纪录片已近三十年,在圆桌对话中她曾谈及“做纪录片就像经历了无数辈子,活了无数人的一生,这个过程充满了感动。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我想也正是这部分内容打动了国内外影展的评委们”。有故事的人物与真情实感,这也恰好是人文纪录片的核心表达。这种情感跨越了物种、跨越了文化与地区的阻隔,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元。

对传统文化的多义性思考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往往着眼于纪录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内容、语言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呈现。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不尽相同。他们对草木山石、一切自然界生灵都有着极深刻、极质朴的感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讲求的是顺应自然,保护山林,保护生态环境。纳西族在鹰猎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与鹰之间的信任,鹰猎行动中体现的人、鹰、猎犬之间的默契,包括训鹰之后的放生,让鹰去繁衍后代,这些都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鹰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广范围的分布,在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我是满族人,满族也有鹰猎文化,2008年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的鹰猎习俗源于唐代,兴盛于清,康熙、乾隆以及后几代皇帝都有喜猎、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满族鹰猎同样也有着熬鹰、跑绳、勒膘等方法,也讲求“春夏不留鹰”,让鹰可以繁衍生息。这与我的家乡查干湖的渔猎文化一样,都有着质朴的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大众传媒时代,纪录片不仅是讲好真实故事的媒介,还是塑造和传播地域文化的有效手段。特别在现今这样一个跨屏、多屏的时代,资讯传播速度极快,公众可以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中,基于自身的了解和经验,对文化行为进行新的解读,对传统文化价值重新评估和拟定。通过纪录片,观众不仅了解了某种文化行为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还会对此产生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争议性话题往往催生出对传统文化的多义性思考。

比如就《纳西鹰猎》这部影片来说,观众和网友们对影片内容较有争议的地方集中在两处:一处是“鹰王”捕捉到幼鹰之后用棉线缝眼睛,镜头中可见拆线之后幼鹰的眼睛周围出现红肿的迹象。很多网友认为缝眼睛太过残酷,本来可以使用鹰帽代替,缝眼睛伤害了幼鹰,没有使用任何消毒手段只是用手来涂抹唾液,极易造成拆线后的感染。另一处是为了给猎鹰补充营养,咬碎野鸡的脑壳,让鹰来吸吮脑髓,这样的镜头被指太过血腥,不适宜直接放进来。公众的热议其实涉及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和鹰猎方式的现代传承两个话题,衍生出“现代社会对传统鹰猎文化如何评价、如何传承”,以及“古老民俗与法律现实的冲突如何平衡”等相关讨论。

文史 | 《纳西鹰猎》:对传统文化的多义性思考-风君娱乐新闻

存储、传播、科普、宣介、保护、传承

就现实层面而言,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鹰、鹰猎等活动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允许是不合法的。鹰猎的猎物如野鸡、野兔等,虽然大多不在保护动物范围里,但是长期猎捕终究会给当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在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下,纳西族的鹰猎人如何保护和传承好纳西族的鹰猎文化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就技术层面而言,目前对鹰等一些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的尝试,可以减少人类行为对珍稀野外保护动物的伤害,使它们能够自然繁衍、重归自然。这些都是希望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切实可行地保护自然生态。《纳西鹰猎》《犴达罕》《最后的山神》等纪录片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宣介、引导、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观念的良好作用。

人文纪录片不仅有单纯的记录和保存作用,而且突破了地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限制,增进了大众对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区文化的认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地理生态的多样性。纪录片还有着科普和宣介的功能,它的人文性和温度感,结合了现代生活进行记录,拉近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情感交互,通过影像的潜移默化,激发起公众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此自然而然产生了保护的情感,不再有教条宣传的僵硬感,这种影响也会逐渐贯彻到公众思维和日常行动中,持续关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状,保持清醒的反思,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行动中去。此外,就宏阔的媒介环境而言,少数民族题材的人文纪录片有效建构了一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和“全球化”的传播途径,从而为保护和挽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营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传播平台。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91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