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评论 | 3年142部电视剧反复改名,行业分工秩序紊乱则游移不定-风君娱乐新闻
蒋璟璟

“更名”,已成为影视行业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例如,最近收官的热播剧《烟火人家》,该剧改编自小说《她和她的群岛》,开机至杀青始终沿用其原名宣传,定档前突然“改名换名”,令不少期待已久的观众都没反应过来。据记者盘点,2021年至2024年期间,曾在广电总局电子政务平台备案更名的电视剧项目(仅包含已开机项目)就有142部。(广州日报)

电视剧是“人”的艺术,而三番五次更改的片名,恰恰折射了“人”的复杂情感。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而又顾此失彼。相比于标准化、模板化的“产品”,电视剧虽然也名曰“文化商品”,但终极还是夹杂了太多的主观化、情绪化要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俨然有着前现代“手工艺品”的遗风,那一丝随性、随意与变动不居的气质,本性难移。变来变去的片名后面,那患得患失的内心,挣扎而坦诚。

现实语境内,电视剧有着典型的双重属性,既是文化作品,也是商业项目。不同主体、不同诉求的拉锯,异常剧烈。其最直观的体现,或许就是围绕“片名”的博弈。当然了,就整个电视剧的前期制作来说,“片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根据业界的通行做法,为了尽快推进项目、拼抢进度,很多都是先“随便”取个片名去职能部门备案、报批,之后再边拍边细想新名。甚至有一些电视剧摄制周期、积压候播时间超长,频频“改名”于是成为对抗漫长等待的某种策略。

3年142部电视剧反复改名,这说明电视剧行业的“片名纠结症”,具有普遍性。说到底,这一现象所牵出的真正问题,在于行业权力分配的结构性缺陷。相较于一些成熟市场影视剧产业所信奉的“编剧中心制”,此间电视剧生产过程中,投资方、制片人拥有着更大的话语权——话事人多了,众口难调,最终呈现出来,片名自然变来变去了。如果说编剧中心制是一个人拍板、责任独揽,那么国内电视剧的多元博弈混局,则可说是众声喧哗而又无人负责。

什么才是好的电视剧名字,这固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实际案例看,改名越改越烂的反例,不在少数。取名说到底也是一个“写作的技术”,其或许并不适用于七嘴八舌、集思广益,而更适合交由整个团队中最具文字直觉和审美的专业人士来操盘。电视剧生产,作为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本应遵守的分工边界一旦变得模糊不清,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最终“出品”的不伦不类。就此而言,游移不定的片名,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