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盯着手机看一小时,对方一天进账 2000 万。2024 年比电诈来钱更快,而且还合法的生意出现了。
不是大模型,不是带货,也不是卖课,而是微短剧。
老狐春节在家发现,我爸竟然在追这样的短剧。
今年一开年,微短剧就给了春节档电影们一点小小的震撼。人家不用搞什么营销大战,就毫不费力地抢走了 8 个亿的市场份额。
8 亿是什么概念?不仅达到了今年春节档总票房的 10%,而且比撤档的那四部电影票房加起来还多一倍。
“7 天拍完,8 天收入过亿,10 天财富自由”的传说,在媒体们的大肆渲染下,愈发魔幻起来。前有咪蒙寒假靠两部短剧赚了一个小目标;后有一对小夫妻因为踩中短剧风口,单月进账四亿多……
这个赚钱速度,隔壁造车的恐怕都羡慕哭了吧。微短剧凭什么能掀起新的流量狂潮,创造一个又一个暴富神话?
短剧暴富神话
一开始,没人看得起又土又 low 的微短剧。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业内人士谁会下海去拍短剧?即使是偷偷拍了,也不不好意思在朋友圈宣传,这比让孔乙己脱下长衫还难受。
直到“横店变成了竖店”,人们才猛然发现时代不同了。
2023 年 8 月,《无双》打响了“付费短剧元年”的第一枪。“风口之上,躺着赚钱”的威力比想象中还要大。
你 24 小时充值破 2000 万,我上线 8 天充值破亿,前方捷报频传。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这一串串数字,给人的刺激大。暴利之下,市场被越炒越热。
于是,从王晶到周星驰;从阅文集团到掌阅科技。各路大神、资本纷纷下场,势必要在这场厮杀中分得一杯羹。
粗略统计,2023 年,光是在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就超过了 500 部,累计 1 万多集。在抖音上,有 12 部短剧播放量破了 10 亿。
然而,这里面最大的赢家,不是顶流名导,也不是上市集团。而是一个在互联网上销声匿迹多年的身影——初代自媒体教母咪蒙。
在今年春节档咔咔乱杀、收入过亿的两部微短剧,幕后操盘手之一都是她。
尤其是《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成为现象级大爆款,让无数人上头充值,甚至一度把服务器都给充宕机了。
早在公众号时代,咪蒙就是行走的流量收割机,每个标题都堪称情绪炸弹。
全网粉丝 1400 万,巅峰时期单条广告报价 80 万,公司估值高达 20 亿。
2019 年,一篇《寒门状元之死》因为内容失实,观点极端,引发舆论震动。
狂风骤雨里,咪蒙发布道歉信,不得不销号“谢罪”,1400 万粉丝顷刻灰飞烟灭。
然而“宇宙第一流量”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
4 个月后,咪蒙创办“银色大地”的 MCN 机构,踩着短视频风口,卷土重来。
图文不行了,她就搞短剧。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成绩依旧斐然。旗下“姜十七”等几个大号,四年吸粉 8000 万。
2023 年 11 月,《黑莲花上位手册》横空出世。24 小时充值突破 2000 万,首集播放量超千万,成绩好到在业内都口口相传。
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又大爆特爆。
人们这才发现,咪蒙并没有消失,她仍然站在风口中央,屹立不倒。
老少皆宜,中外通杀
现在很多人依旧从内心深处看不上咪蒙。但不得不承认,虽然时过境迁,但人性的那点把柄,依旧被咪蒙拿捏得死死的。
人设主打一个前后反差,剧情要多抓马有多抓马。在线输出鸡汤金句,说观众想听的,骂观众不敢骂的,
虽然她出品的剧经不起推敲,但质量在短剧中算得上是佼佼者。《黑莲花》的成本 200 万,一举拉高了短剧制作天花板。
而市面上的短剧更多是粗制滥造,成本控制在 10 万左右,拍摄周期最多一个礼拜。
为了博眼球,题材一个比一个炸裂,各种奇葩狗血桥段都往里面塞。
“先婚后爱”、“带球嫁人”、“总裁囚妻”……光看剧名都能原地扣出三室一厅。不禁让人怀疑,这些低质量微短剧真有那么多人看吗?
不仅有人看,而且看的人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
之前,短剧被戏称为“三保人群的精神鸦片”。很多人以为,这种劣质小短剧就是专门为下沉市场准备的。
受众是保安、保洁、保姆这类人群,因为他们在工作间隙,抽个空就能炫两三集。
又或者是那些无所事事的老年人,一边摘菜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但实际上,在短剧面前,没有什么下沉不下沉,谁也别笑谁俗。
无论是光鲜亮丽的白领,还是所谓的中产,都有可能是小短剧的忠实氪金用户。
老实说,你们身边有没有追短剧的?反正老狐身边是有的。
甚至连外国人都欲罢不能。
中文在线在国外搞出来个短剧平台 ReelShort ,专门拍霸总土味短剧。在安卓、苹果双端的下载总量高达 1600 万次。
这其实和看网文一样,老少皆宜,中外通杀。
很多人还不信邪,曾经对微短剧嗤之以鼻,直到自己忍不住充了 99 块钱,才一发不可收拾。
百十来块都不算什么,一年在短剧上氪金上万元的,大有人在。
平常一百多的视频软件会员,犹犹豫豫舍不得充。如今两分钟一集的短剧,却轻而易举打开了大伙的钱包。
到底是钱好赚了,还是人摆烂了?
短剧是利用人的弱点来赚钱的,就是一种刺激情绪的赛博装置。
5 秒立人设,10 秒来反转,20 秒必打脸。一部剧下来,耳光像鞭炮一样此起彼伏地响。
逻辑不重要,爽到极致才是重点。
而这些高密度爽点,正映射着人类的本能欲望:钱、权、爱。
虽然拍得不咋样,但一个比一个会吊人胃口。每次看到兴头上,立马要大快人心的时候,就给你来个戛然而止,急得人抓心挠肝。
想解锁下一集必须掏钱,骂骂咧咧地充了几块钱,结果又上套了,后面还有 99 个坑等着你来跳。
动不动就拍个上百集,其实算下来也就一部电影的时间,花的钱却比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还贵。
这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式收割,看短剧就好比逛超市,每次结账的时候都让人怀疑是不是算错了。
很多人明知道剧情很烂,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但那种感觉就像减肥后的暴饮暴食,追完一部还想追下一部,根本停不下来。
一种新型“精神鸦片”
短剧说白了和咖啡、烟草一样,靠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上瘾,因此成为最好的赚钱工具。
有报告称,2023 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 370 亿。而到了 2024 年,这个数字有望飙至 500 亿。
不知不觉中,土味短剧正在席卷全球,成为一座埋藏在喧闹中的“金山”。人人都想去挖一下,幻想着成为新时代的掘金者。
只不过,随着各路人马入场,短剧市场并没有百花齐放。
专心做内容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选择走捷径、复制爆款公式。内容和现实脱钩,同质化严重。每个人物都像设定好的 AI,主角永远胜利,反派用来打脸。
甚至为了吸引观众,不惜在红线边缘反复徘徊。咪蒙的《黑莲花》被各平台点名批评: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混淆是非观念。另一部短剧《李特助如此多娇》也由于“色情低俗”,再次被删。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困在算法里被精准营销。他们可能一直都没搞明白,看个小短剧打发时间而已,怎么不知不觉就被自动扣了上万元。
因为发展太迅速,内容违规与日俱增,野蛮生长的短剧曾遭到“修剪”。
2023 年 ,微信、抖音、快手三大平台先后开展一系列整治行动,该下架的下架,该封号的封号。
虽然以后监管会越来越严,但只是要风口,就不断有人以身犯险。
老狐还是要提醒大家,警惕任何瘾性生意,以前是黄赌毒,现在是游戏,盲盒,短视频……
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短剧的目标,只会是更短、更快、更刺激。
只要编剧敢写,导演就敢拍,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工具人式的表演,只为了爽而爽。
暴富神话虽然就像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但往往赚得盆满钵满的,都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业毒瘤”。
更让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主动放弃思考。“小美小帅”看多了,真就以为阅片无数了,甚至觉得自己有了观影感悟,忙着站队批判。
人们沉浸在短剧营造的信息茧房里,不断被刺激,被迎合,被满足。不仅失去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越来越没有耐心。看个柯南,刚看完凶手犯事,就恨不得快进到真相只有一个。
最后,干脆连脑子都不要了,任世界纷纷扰扰,能爽一秒是一秒。
参考资料:
电商之家:单月进账4亿多,短剧到底有多赚钱?
趣解商业:咪蒙们「偷袭」,短剧卷走 8 亿票房
谈心社:咪蒙的复出:价值 1 亿,仅自己可见
三联生活周刊:一分钟八反转,爆款短剧何以掀起流量狂潮?
南风窗:咪蒙黑莲花遭下架,短剧的秘密曝光了
创业风云人物:8 天收割 1 个亿,咪蒙又起飞了!
编辑: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