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果蔡锷不英年早逝,他以后会是什么发展
若上苍肯给予蔡锷先生数年时日,那么在抗战之初,中国军队便有可能构建起有效的防御体系。在上个世纪初,涌现出了许多风云人物,蔡锷将军便是其中之一。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军事能力,只可惜34岁便英年早逝。假如他能活得更长久一点,它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今天协虎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蔡锷将军的传奇人生。
蔡锷原名艮寅,出生于今天的湖南省邵阳市。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在梁启超谭嗣同的指导下学习。后来他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也就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蔡锷先生旧照
1899年,他成为当时中国许许多多前往日本留学的学生之一。在那里,他了解到了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之下,可谓内外交困。于是跟随唐才常,蔡艮寅回到长江边上参加了起义。虽然起义不幸失败,但是蔡艮寅并没有被打倒。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蔡锷,“锷”在汉语里是指刀剑的刃。他就是立志要成为这一把民族的利刃,为国家发展的前途披荆斩棘。
他回到了日本,进入了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成绩非常优越。他与他的同学蒋百里,张孝准 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蔡锷从日本毕业归国,先后在全国多地进行军事教育。当时的他仅20岁出头,青年才俊、英姿飒爽,顿时声名鹊起。当时的云贵总督李经羲仰慕他的能力,便聘请他到云南讲武堂讲授军事知识,蔡锷也因此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全国各地,大量不满清廷腐朽统治的仁人志士都渐渐觉醒。在云南讲武堂和云南当地的新军里面,也有许多进步人士。蔡锷虽然不是同盟会的一员,但是受到他们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对进步活动的支持。
于是在1911年,也就是蔡锷就任云南都督后,他在昆明领导了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封建统治。蔡锷因领导起义,又在出任云南都督的时候,大力发展新政,深受云南当地的百姓和军队爱戴,成为了云南当地的头号大人物。
▲曾属于蔡锷麾下的滇军
只可惜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篡夺了革命的果实,蔡锷也被北洋政府调到了北京任职。虽然好像是将他升官,实际上袁世凯却是要把他在身边,加以控制。
刚开始,蔡锷还没有意识到北洋军阀真正的目的。他依然积极地与同学蒋百里、阎锡山等人组织军事研究会,希望为当时的中国国防贡献一番力量。但是北洋政府秘密签订的卖国条约,使得蔡锷认清了他们的真实面目。他决心要以自己的力量,打败这些腐朽的军阀,捍卫祖国,“为四万万中国人挣回人格”。
▲影视剧中的护国军
于是他用计迷惑了敌人,使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然后又借治病为理由,假装前往日本,实际上则辗转回到了云南。当时的云南,由于地处偏远,还没有受到北洋军阀的渗透和控制。蔡锷于是在云南积极练兵,准备发起对北洋军阀的争讨。
1915年,蔡锷与孙中山唐继尧等人合作,组织护国军,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当时蔡锷担任护国军第一军的总司令,他的部队中,有许多人都是他曾经的革命战友。其中,我们熟悉的朱老总,就是蔡锷军中第三梯团第六支队的队长。护国军虽然缺少粮饷弹药,却有着极高的决心和战斗意志。在蔡锷的亲自指挥之下,接连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影视剧中的蔡锷
虽然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但蔡锷人生也接近尾声。早在护国战争之前,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和喉癌。在当时,肺结核可以称为是不治之症。直到1944年,美国科学家才发现了治疗肺结核病的有效药物。蔡锷将军是带着绝症指挥作战的,因此,朱老总在后来的回忆录里,也提到过他在护国战争时后见到的蔡锷病容憔悴,仿佛半死不活。
▲护国战争形势图
1916年。蔡锷将军被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也就是那一年,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即使前往日本医治,也回春乏术,最终病逝于日本福冈,当时的他才34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蔡锷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为他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了国葬。他也因此成为了辛亥以来的国葬第一人。
回顾蔡锷将军的一生,显然可以看得出他的爱国热情以及军事才能。他既有救国救民的热忱之心,也脚踏实地地为云南,四川的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假如蔡鄂将军没有因病早逝,有他坐镇的四川,绝不会发生军阀内斗的闹剧。而他的爱国热情,也会大大地有利于后来的新民主义革命。
▲滇军旧照
另一方面,蔡锷将军治军的水平是数一数二的。他的部队军纪严明,能力出众。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的将士们参战人数与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假如有着蔡锷将军的训练和指挥,也许抗日战争会前结束。
蔡锷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却永久地保存了下来。无数中国人接过了他手中救亡图存的旗帜,杀上了抵抗外辱佛战场。正因如此,我们的中华民族才得以逆境崛起,浴火重生。蔡锷将军,英灵可慰矣!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霍去病: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
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从小就练出一身武艺及骑射本领。他的出道,应该感谢他的舅舅卫青。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因率军出击匈奴“七战七胜”,威震华夏,后来被汉武帝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对大汉的贡献,除了取得抗击匈奴的辉煌战绩之外,还为大汉培养出了一位少年将军,那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
霍去病少年老成,在卫青的言传身教之下,青于出蓝而胜于蓝,果敢英勇,纵横疆场,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代战神。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在漠南,霍去病自告奋勇向舅舅请命,亲率800骁骑,深入大漠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处逃窜。匈奴人带着异样的目光审视着这场与汉人的战争,他们惊奇地发现,汉族军队中突然冒出了一位战将,而且还是一位少年将军,后生可畏。匈奴人没有看错,霍去病确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的战役,他更是愈战愈勇,将匈奴兵打得闻风丧胆,损失惨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接着,河西之战,霍去病大智大勇,率部快速突袭,大迂回穿插,敢拼敢杀,大破匈奴兵,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再战河西,再传捷报,霍去病率部直取祁连山,收复漠南。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任命卫青及22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向北纵深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队交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在狼居胥山,霍去病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此战也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相同。
(卫青)
霍去病战绩显赫,功高至伟,他和他的舅舅卫青发起抗击匈奴的战争,一改秦以来中原王朝对于匈奴侵袭的守势,重创了匈奴王国,从此以后,匈奴作为帝国的颓势显现,开始走向衰落,而大汉,不仅保住了西北漠南一带的边境安全,更是将国家的版图扩张到了这一带。
元狩六年,霍去病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年仅23岁。一代战神,追随历史而去。霍去病死时,武帝很悲伤,他特意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凸显勇武与扩地两个元素,追谥为景桓侯。
对于霍去病,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霍去病“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而班固则是这样地评价他:“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霍去病智勇双全,谁能与敌?!
(汉匈战争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