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惜花芷》中,花家一夜被抄、成年男丁流放是所有故事的开端。
花屹正是朝堂之上的老臣,又是敢于直言的诤臣,他的脾气秉性、人品官德所有人都一清二楚。何况,当日在朝堂之上花屹正虽然妄议立储大事,但也是在皇上的要求下不得不说。
本来,这不过是例行公事一般的一问一答。君要臣言,臣不得不言。花屹正不过是说了自己的看法,并没有犯太大的过错,皇帝为什么要龙颜大怒,直接下令抄了花家呢?
对于抄没花家的原因,皇帝给出的官方解释是这样的,“你知不知道,朕忍了你很多年,你仗着所谓的骨鲠清名,煽动天下士子,奉你为领袖。”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花屹正总是仗着自己士林领袖的身份,直言进谏、博取清名。对于这样的沽名钓誉之辈,忍无可忍的皇帝只能痛下杀手、抄没花家。
这番解释,乍一看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花屹正想凭借谏臣的身份,为自己营造舆论、捞取政治资本。这种玩火的行为,必然不为皇帝所容。于是,花家被抄就成了必然。
但是,这样的解释过于苍白无力。花屹正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皇帝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他虽然向来话不好听、脸不好看,但对于朝廷却是忠心可鉴。如今,花屹正不过说了几句忠言逆耳的大实话,就被赏赐了抄家流放二合一的套餐,这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凡事有因才有果。在最新的剧情中,皇帝对顾晏惜说的一句话,揭开了花家被抄的真相。
在端午家宴过后,皇帝交待给了顾宴惜一项特殊的任务,他是这样说的:
“太后的凤翔宫中,常常有密信送出,从去年冬天到今日,已有七封之多。晏惜,好好为我查一查,看看太后与花家,到底是何种勾连。”
原来,花家被抄不在于花屹正在朝堂上的直言进谏,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太后与花府来往过密,让皇帝起了疑心。
古往今来,所有的皇帝都是生性多疑、刻薄寡恩。花家是朝堂的重臣,而太后则是后宫之主,双方沟通过多、互动频繁,必然会触及皇帝的逆鳞。
从去年冬天到今日,已有七封之多——皇帝短短的一句话,侧面印证他早就盯上了花府。
本来,皇太后与老夫人是故交,又有花屹正的人品担保,这根本就不是太大的事情。所以,用皇帝自己的话说,他虽然忍了好久,但是却始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奇不成戏,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个特殊的关口,花屹正的一个举动却让皇帝起了疑心。
在第1集中,花芷当街遭遇七宿司的刁难,当时的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御史中丞花公本月连奏三本,奏的就是你们七宿司。今日看来,这札子你们吃得不冤。”
原来,花屹正在被抄家之前曾一月之内连续三次上本参奏七宿司。
七宿司是个什么东西?事实上,这是剧中虚构的部门。但是,还是在这场戏之前,花芷曾对丫鬟说过,“七宿司平日不露头尾,只为官家做事。”
官家是宋代对于皇帝的称谓,所以,七宿司是一个服务于皇帝个人的特务机构,像是我们明朝的锦衣卫、《琅琊榜》中的悬镜司。
这样一来,一切就变得豁然开朗。原来,在春节之前,皇帝注意到花家与太后暗中联络、频繁来往。因此,他对花屹正产生了怀疑。
花屹正是士林领袖,又有着纯臣的美名,一旦他与皇太后暗中勾结,必然会掀起不小的风浪。
太后结交重臣,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掉脑袋的危险行为。本来,以花屹正的人品,皇帝还愿意选择相信他。
好巧不巧的是,偏偏在这个关口,花屹正连续三次上疏,参奏七宿司胡作非为、草菅人命。
七宿司不是普通的机构,是服务于皇帝个人的鹰爪。他们并不隶属六部衙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如今,花屹正连续上疏,对着七宿司开火,这就等于公然与皇帝作对。
偏偏在此时,花老夫人与皇太后书信来往过密,这无疑加剧了皇帝的猜忌。于是,借着立储的由头,皇帝连夜召集重臣议政,逼着花屹正表态。
明白了这一层,你就会发现,无论当晚花屹正怎么回答,皇帝都会查办花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果然,被逼表态的花屹正,逃不过皇帝的算计。他当场被革职,花府被抄、父子流放,这都是皇帝的既定流程。皇帝为花屹正专门办了这场鸿门宴,又怎么会手下留情,让花家人逃出生天呢?
在宣布抄没花家时,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大庆国姓顾,不姓花。”
花屹正,向来一心为国,谁料祸及全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