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29岁的女主在家门口的马路边与男友吻别,结果母亲像护崽的老母鸡一样冲出来,大吼大叫着打断了两人,追问男方“脑子有没有问题”。
然后镜头一转,女主和母亲回到家里,母亲立马就开始疯狂催婚女主。
我:???
女儿都29岁了,跟男朋友接个吻怎么了?
还需要老妈冲出来呼天喊地地阻止?
然后这个对女儿男朋友穷追猛打的妈,回过头立马催女儿跟男朋友结婚?
好家伙,5分钟内就给观众奉上两场单看觉得尴尬、连着看显得离谱的戏,这部剧的叙事效率倒是蛮高的。
老实说,这种一看就让人头大的都市剧内娱一年能出无数部,《承欢记》倒也没有糟糕到需要单独写一篇推送来吐槽。
如果它没有顶着“改编自亦舒小说”的名头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剧《承欢记》可以算是一本《国产现代剧错题集大全》,基本囊括了国产都市剧被吐槽得最凶的所有缺点。
人物么,几乎都是各种套路和刻板印象的杂糅。
女主说是温柔清醒独立大女主,但前期在妈妈面前完全是逆来顺受的模式,你就感觉她在家和在外完全是两个人。
她嘴上说着要自爱要独立,但前期初恋男友闯下无数大祸,她都一忍再忍,不断原谅。
女主妈妈也被塑造得庸俗浅薄,她疯狂催婚的部分看得人心烦意乱,但女主还要不断跟所有人强调,母亲是一个好妈妈。
男主的设定是腹黑霸总,结果职场智斗完全是小学生级别,看得人格外摸不着头脑。
而且许凯在这部剧里极爱皱眉,演了这么多年的戏,对“霸道”的理解怎么还停留在“不高兴”啊。
这部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是一登场就能看出善恶好坏的,简直比迪士尼动画片还脸谱化,你就感觉他们都是各种标签的集合体,连有血有肉的人味儿都欠奉。
剧情么,则像是微博热搜和狗血短剧的拼接,女性自立金句混杂在一堆疯狂拱火的狗血剧情里。
女主初恋说一句“我养你”女主都要认认真真地教育回去,
但想到他俩的家人马上就要在饭桌上对骂,是不是一下子就显得这些漂亮的金句来错剧了?
而且女主妈妈得知初恋是富二代之后,催婚催得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忽略女主意愿把她骗到订婚现场,看得人一个头两个大。
男女主的感情线则是老套的“霸道总裁爱上我”,还混入了时下流行的“伪骨科”元素,这剧情安排倒是一个热点都不想错过呢。
到了职场部分呢,又悬浮到荒谬。
男主一开始莫名其妙炒掉业务能力出众的女主,而且不愿意听女主处理完问题后的解释,原因是:“在职场上不懂得自保的人不值得同情。”
后面男主也是动不动就要搞“全员换血”,大哥,你们公司赚的所有钱是不是都拿去发N+1了?
那女主是怎么让男主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的呢?
嘿嘿,当然是——坐地铁!当男主在晚高峰期间无法按时赶到目的地时,女主带他坐了地铁骑了共享单车然后按时赶到了。
这种把常识当锦囊妙计的操作我真的是看够了,男主是从哪个没联网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剧中所有职场智斗看起来都像是小学生过家家。硬要说女主起码情绪稳定,而男主乍一看是冷酷无情不择手段,但仔细一品,会发现他做的所有事儿都是画蛇添足。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如果这部剧不是改编自亦舒的《承欢记》,我甚至懒得吐槽,因为它连缺点都毫无新意。
我对这部剧的怨念,其实大部分来源于精彩的原著。
跟剧版所有人物不管好坏通通都标签化不一样,你在原著里找不到坏人。
女儿算得上温和孝顺,母亲是传统的付出型慈母,没结成婚的未婚夫脾气好有事业,对女主很大方,而且男方家里很欣赏女主,在筹办婚礼过程中非常体面。
承欢是女主,辛家亮是未婚夫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算是不错的人,这个故事才可以探索一些比最基本的“是非对错”更丰富、更深刻的东西。
原著中的母亲在参与女儿婚事时的发难,跟剧中那种近乎癫狂的催婚不一样,其中细节要复杂幽微得多。
一方面,母亲在温和有礼的准亲家面前感受到了非常大的自卑,另一方面,最引以为傲的女儿即将离家让她一下子没了安全感,这两种情绪让她的控制欲激增,她干预婚礼其实就是为了重新找回存在感。
麦太太就是母亲
在这些之上,母亲对女儿可能还有一点点微妙的嫉妒。
女儿正在一步步走向人生高峰,而自己的人生已经被窝囊丈夫困死,女儿拥有了自己理想的人生,她既觉得骄傲,可心里又会想“如果当初我做了不同的选择会怎样”。
母亲对女儿,既有母女之间的爱意,又有长辈对后辈的控制,还有旧女性看着新女性的羡慕。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母亲作妖的内因其实是她这一生没有真正作为人被满足过,没有为自己活过,她视女儿的婚事为最后一个刷存在感的机会。
这叩问的,是压迫着上一代女性的各种枷锁。这不比电视剧改的高级?
女主也在这个反复跟婚事纠缠的过程中看透了婚姻的无聊,她没跟未婚夫结婚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
而剧中的霸总男主,在原著中是女主放弃婚姻之后找到的男伴,两个人在一起纯靠身体的吸引。
这么一看,会不会觉得亦舒在30年前写的小说,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比现在内娱这些都市剧还要领先很多?
当然,改编亦舒翻车的也不止《承欢记》。
内娱最近几年连着拍了好几部师太的书,之前有《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和《喜宝》,热度倒都不算低,只是口碑都算不上多好。
近期还有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等着上线,不晓得口碑能不能超越这些前辈。
亦舒的书重人物轻情节,蛮难改编,之前拍的人并不多,但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拍摄?
我认为啊,是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终于追上了亦舒当初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女性的生活变得更接近她小说中描述的那样。
亦舒书里最多的就是独立清醒的都市女性,而且这种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她们拼死拼活工作,宁愿受打工的苦,也拒绝在感情里受辱。
电影《流金岁月》截图
而且亦舒很愿意宣扬女性要把自己放在别人前面,想要过得自在舒服,自私一点也无妨,为爱无底线奉献是琼瑶女郎才做的事情。
前段时间“小姨”这个概念很红,好像每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么一个酷酷的、智慧的、美丽的女性长辈。说是“小姨”,其实身边所有启蒙了我们的女性都可以算。
我觉得亦舒女郎就是某种典型的“小姨”,时髦、独立、有趣,自己为自己负责,让更多小女孩看到了女性生活的不同可能性。
电影《流金岁月》截图
我看到有人说亦舒写的是“工业时代的大女人”,意思是在现代社会中成长出来的成年女性,我深以为然。
内娱无法把这样的女性好好地呈现在荧幕上,是我们观众的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承欢记》截图来自腾讯视频)
本文作者: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