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铅山怎么读(最近江西上饶怎么样啊)
本文目录
- 最近江西上饶怎么样啊
- 铅山的“铅”,该读什么音
最近江西上饶怎么样啊
上饶铅山,古镇,千年历史,鹅湖书院,茶马古道第一镇,武夷山脉的源头,一个真正藏在深闺的古镇。我最近刚去了一趟,写了一篇游记
题目叫:我一直在寻找的一座古城
我一直在寻找一座古城:在崇山峻岭深处,有久远的历史底蕴,有青烟浩渺缭绕,有碧水倒影泱泱,有绿树花海掩映,有亭台楼榭书院,有粉墙黛瓦屋檐。
这里一山一水,一街一馆,一屋一宅,一饮一食,都入眼就是故事。
——铅山。就是一座符合我所有幻想的古镇:早在五代十国期间,铅山就设立县,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历史上这里的永平镇以盛产铜和铅闻名,史料记载唐朝时便有十万工人在这里采铜炼铅,曾经是全国的最早造币中心之一,是全国古老的茶叶贸易中心。
信水滚滚东流,连绵的武夷山脉于群峰之中山明水秀。赣东北最美畲乡与赣东北最美民俗风情带在铅山的大地上婀娜多姿的起舞,当我在一个黄昏悄然走进鹅湖书院,雨中的那一瞥,已然让我深深的震撼,原来印象中的古镇到底还是不尽相似的,少了一份柔美,却多了七分书香。
鹅湖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祐十年。但鹅湖闻名于世,却在建成书院之前的淳熙二年。当时南宋四大理学家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和陆九龄在鹅湖古寺内举行的“鹅湖之会”辩论颇有华山论剑的气势,曾名震朝野。
而今天,在孩子们朗朗诗经吟诵声中,那百转千回的历史回响仿佛在以另一种方式念念不忘,延续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鹅湖书院出来,几十里处看到就是一片竹林花海,九曲回廊,横塘影绰,晚唐诗人王驾曾在这里写下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妙句来。
最瞩目的还是那人来人往走在桥上的旗袍女子们,这是一座蜿蜒而细长的小桥。从那些擦肩而过的窈窕身影中我好似看到了前朝女子那抹等待的眼神,她撑着一把伞三步一回头,把所有过客都轻轻地落入眼帘,只为寻找那千年的一次回眸,邂逅一个故人来。
次日晨起。阳光已渐次深浓了暖意。在蓝的空里,妥贴干净,细碎温软。葛仙山定是要走一趟的,这座著名的道教名山主峰海拔1096.3米,传说是东汉道人葛玄道成升天处,山势峻峭挺拔,经年云雾缭绕,南宋词人杨万里在《过杨村》中这样描绘葛仙山美丽的景致:“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沿着山谷缓缓而行,一片枫红,高粱似海,千年虹桥、家风传承第一村古村落欧家村,篁碧大岩村,好吃李家一个一个会映入眼帘。
千年的风景依旧、千年的人文如虹,与千年道教名山相依,结着千年的乡愁,妖娆看不尽春花秋月。
去铅山采桑采菱,走一走河口万里茶道第一镇,看一看山歌之乡最古老的畲族村寨吧。晴天看千般万般云霄去。藕花深处莲若素,雨天看,空山新雨后花香杂不辨,寒夜里还可邀明月对钓那寒江雪。
不用思明日,不去念归途,在陌上,与每个路过的人相逢一笑。
仿佛诉尽半个平生,又忘却半个平生啦。
铅山的“铅”,该读什么音
“铅山”的读音,并不是我们所常见的“qiān shan”,而是“yán shān”。据说,铅山本地人为了跟外地游客解释这个发音,把嘴皮都磨破了,后来再听到外地游客读“千山”,干脆懒得解释了。
关于铅山为什么要读铅(yán)山,没有一个特别权威或标准的解释。据考证,在唐代“铅”字就读yán音,而非“qiān”。在地名读音当中,有这么一个基本原则:从当地。
“铅”有两个读音,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qiān,指的是金属元素的铅,也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比如铅笔。另外一个音就是yán,它也通三点水这个“沿”,有遵循、因袭的意思。这个铅(yán)音,现在只用于铅山县这个地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