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再次放出预告片内容。25日,这部电视剧会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早前,该剧曾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与此同时,这部电视剧传出了档期讯息,会在5月上旬,登陆央视一套,正式首播,和全国观众见面。
入围戛纳电视剧节这事儿,没啥大惊小怪。戛纳电视剧节和戛纳电影节的区别,更像是我跟吴京的区别。老编我也会一些花拳绣腿,能和马保国切磋一下子,但打吴京,肯定不行。戛纳电视剧节,好像谁都能去,都能放映一下子,是个交流的平台,也不设置什么奖项。所以,入围戛纳电视剧节这事儿,我觉得更像是《我的阿勒泰》的出口转内销。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是根据同名散文集改编而来的,由周依然、马伊琍、于适等演员主演。目前,它的剧情梗概是这样的:
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饰)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马伊琍饰)相依为命。在结识哈萨克少年巴太(于适饰)之后,文秀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
看到这个剧情梗概,我比较担心这部电视剧会被改编成为爱情剧。李娟老师的同名散文集当中,当然有一部分内容,是她和当地一位小伙子的事儿。但是,这些事儿,也仅限于大家拿来开玩笑的程度上,没啥实质性的内容。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当中,最有趣的事情,是围绕大山展开的各种活动,游牧的,或者上山搞采集的等等。
李娟《我的阿勒泰》最可贵的地方是真实。这位散文创作者,就是阿勒泰生活的,又是接受过汉语写作训练的人,所以,她写自己的家乡,得心应手。咱们好多散文家、小说家,都善于写自己的家乡。莫言写高密,刘震云写延津,这不奇怪。阿勒泰这个地方,离内地比较远,所以,内地读者读《我的阿勒泰》,会觉得“没见过,好厉害”。
其实,类似李娟《我的阿勒泰》这类的地域文学性质浓郁的内容,咱们中国有不少呢。比如说,大家可能不经常注意的石舒清,他写过不少关于西海固的散文和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出过一个合集。西海固这个地方,也是大西北,很多读者也不熟悉。所以,这部《清水里的刀子》,给读者的冲撞力,和《我的阿勒泰》相似。当然,石舒清的文学功底,要远在李娟之上,那是类似我跟莫言老师的差别。
更早一些的,像韩少功老师的《马桥词典》,讲的是湖南深山老林当中的传统内容。这也是偏远的,大家不容易注意的地方,也出了很多震撼人的事儿和风俗。类似的,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也是偏远地区的,大家不常见,所以肯定会觉得新奇。《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书,结合着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一起看,会有神奇的效果。这两部,讲的都是游牧生活。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不太好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得有故事线。这部散文,是没有故事线的。当然,部分篇章,也有故事线,比如说,上山搞采集,下山来收取这事儿,收山货的那批人,如何鸡贼等等。但是,这么搞,这部电视剧就容易成为非常“文艺片”的作品了。观众们更不看了。
即便是现在这个样子,让周依然和于适在《我的阿勒泰》当中真搞对象,演这种爱情戏,这部电视剧的调性,其实也是为难了很多普通观众的。它很文艺。文艺这东西,你要是没审美基础,你就是看不下去。看玄幻剧,看偶像剧,因为烂俗,所以,不需要观众有审美基础。看《我的阿勒泰》,真不行。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之后,有个“来稿”任务,写了个名为《冬牧场》的书,说是小说也行,说是散文也行。这个《冬牧场》,讲的是女主人公跟着放牧的邻居出发,去冬牧场放牧的故事。尤其是地窝子的内容,可能内地读者会觉得非常新奇。其实,地窝子这东西,在祖国的大西北,常见。
比之于《我的阿勒泰》,《冬牧场》的叙事线更清晰,更适合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当然,李娟的《冬牧场》水平,就离《我的阿勒泰》差很多了。李娟,应该是一位水平相对有限的地域作家。阿勒泰这个地方,真正的西边边陲了,李娟又是真正的当地人,所以,有地域优势。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真正的社会学价值是什么呢?它和《尘埃落定》啊,《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作品是相同的社会学价值。有这些作品在,证明这些地域,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曾经在批评《何以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说,要讲“大中国”的概念,不能把中原、西域、草原和高原这四大中国板块对立起来。像《我的阿勒泰》这样的作品,其实就是讲西域,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当下,很应该做的事情。(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