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人们常说的性格内向,有几重意思
“生活的秘诀就在于
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
对于有的人来说,
适合自己的灯光是百老汇的聚光灯;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
一盏青灯便足矣。 ”
——苏珊·凯恩
一、内向给人的表层印象
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内向,往往是一个人具有喜欢独处、安静内敛、不善表达、生性敏感、容易紧张和拘谨、很少有进攻行为、不易冲动、有悲观倾向等性格特点。
表面上来看,好像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些能够和陌生人侃侃而谈,更善于在舞台上表现自我的人。在生活中,那些保持着开朗、自信、充满表现力性格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也有更多的机会被众星捧月。
有很多人把“内向”这种单纯的性格倾向,当成自卑、悲观、孤僻、冷漠的代名词,觉得内向是一种需要克服、需要扭转的劣势,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二、内向性格的深层特征
1、内向者对外界刺激反应更强烈
内向者“脸皮薄”是有生理基础的: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内向的人在面对噪音、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其他刺激时,要比那些外向的人排汗多。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天生属于敏感类型,所以对于外界的刺激很容易产生兴奋、紧张的情绪,表现出强烈的反应,进而在面对陌生人和新事物时,本能地就会产生一种警觉。
2、内向者的感受力更敏锐
内向者的生性警觉,会让他们发现一些别人不注意的微妙细节,比如情绪或语气上的细微转变等等,体现在心理状态上,就是对事物有更敏锐的感受力。
只是这种心理上的敏感有时是过度的,这会让他们在别人的视线下做事情时感到局促不安,在一些约会、工作面试等等带有评价性质的场合会感觉不自在。这样的敏感性格,也使得他们的情绪感受格外强烈,有时无比喜悦,有时又会产生强烈的伤感、忧郁和恐惧,还很容易感觉受伤。
正因为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有着这样一颗异乎寻常敏感的心,为了尽可能地少受伤,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倾向于回避与人接触,更喜欢安静独处,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体会到安全感。
3、内向者的同理心更丰富。
内向者极度敏锐的感受力,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却让他们同时拥有了超乎其他人的共情能力,也就是更丰富的同理心,他们能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不忘记关注别人的内心。
内向者因为高水平的共情能力,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内疚,会为自己做了错事而感觉焦虑,这种适度的内疚感,使内向者更可能成为一个亲和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
简而言之,内向有着丰富的深层属性:内向的人在生理上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强烈、在心理上对事物的感受更敏锐、对他人有着更丰富的同理心。与之相应的,内向的人就会表现出一种天生的警觉力,一种喜欢安静独处的性格倾向。同时他们还能迅速地体察他人的感受、关心他人的冷暖,富有责任心。
三、如何发挥内向性格的优势
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一样,各有利弊,不分伯仲,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都会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即使是在这个推崇外向性格的现代社会,内向者在领导力、决策力、创造力方面仍然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1.从创造力来看:拥有孤独和安静特质的内向者在艺术领域和职场中,更专注。安静沉默的独处倾向更容易使他们全心地投入工作并取得成绩。
2.从领导力来看:内向型的领导从容温和的领导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因为他们更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更善于激发下属的积极主动性,因而能在领导的团队中创造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3.从决策力来看:内向者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会比其他人考虑更久,在选择时也会来回对比很长时间。深思熟虑的决策习惯,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发展。
怎样更好的发挥内向的性格优势呢?
1.找到自己的“核心项目”
内向者可以为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超越自己的性情,展现出外向的一面。
同样的内向性格不善言辞的人,有的人可以在文学、美术、音乐、科研领域驰骋,有的人可以在讲台上、在舞台上激情洋溢,这都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
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最希望长大后做什么,注意一下那些吸引你的工作,重视让你觉得嫉妒的事情,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核心项目”。
2.认识自己的“甜蜜点”
为了不长时间地偏离自己的轨道,内向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甜蜜点,不断做出自我调整,创建尽可能多的回归真实自我的时间、空间和办法。所谓的甜蜜点,就是在做这事情时,既不会无聊,也不会感觉焦虑。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也会随情境变化的。
比如现在你靠在沙发上读小说就会感到很满足,可是半小时后,你会发现已经停留在一段话上好长时间了,那就说明,读小说已经无法满足你了。这时,你就给朋友打个电话,约着共进午餐,你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充满了喜悦,于是你又回到了甜蜜点上。饭后,朋友说服你陪她去参加一个派对,嘈杂的音乐和一帮陌生人可能在瞬间就让你从甜蜜点上跌落,直到你找到一个投缘的人进行了一次深聊。或者你可能会干脆离开派对,又重新回到你的沙发上,继续读那段你原本读不下去的话,你会发现这段话其实很有意思,甜蜜点再次出现。
认识了甜蜜点的重要,我们就要学会自我调整,只要能根据自己的甜蜜点来调整工作、爱好及社交生活,那么你就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待在自己的甜蜜点上。在扮演超性格角色的同时,不断创建能够回归真实自我的时间、空间和办法,就是一个必要的调整。
3、学习订立不同的“契约”
扮演超性格角色的最好方式是尽可能地对自己保持真实。尊重你所爱之人的社交需求和自己独处的需要。内向者需要学会与身边的人、甚至自己订立契约,取得支持和理解,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不丧失自我。
和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协商,确保在扮演超性格角色之后,有换取其他时间做自己的权利。比如,一个希望每周六晚上都出去玩的妻子,和一个想在家放松身心的丈夫可以达成这样的协议:单周外出,双周在家。
和自己签订必要的“契约”。比如内向的创业者需要维护必要的人际关系。内向的你可以和自己达成协议:必须每周参加一次聚会、每次聚会一次深入交谈、隔天保持联系。这样,既能有效地开拓你的人脉,也不会让自己处于对社交的矛盾焦虑中。
订立不同的“契约”,本质上就是取得亲友和自己的支持和理解,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不丧失自我。
总结一下,内向者想要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就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己的性情,戴上外向的面具;因为不能长时间地偏离自己的轨道,所以需要你去了解自己的甜蜜点,不断做出自我调整,创建尽可能多的回归真实自我的时间、空间和办法。但是,这也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帮助,所以你要与他们协商达成契约,包括与自己,从而确保做自己的权利。
生活的诀窍不在于汇集所有你可以获得的力量, 而在于用好你身上的禀赋,内向也可以给你带来无限的力量。
内向是什么意思
谢邀
具体讲一讲“内向”及“外向”,在中国,90%的人对内外向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1.大部分人对性格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区分就在于,这个人爱不爱说话。爱说话、闹腾,外向;不爱说话、闷骚,内向。
其实这个对内外向的认知非常不准确,以我个人为例,我是一名职业培训师,平时我很少说话,家人朋友经常开玩笑说我“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但只要一进入培训课堂,我就变了另一个人,在学员面前有说有笑,极善于活跃气氛。
那么按照大多数人对于性格的划分来讲,我应该属于“两性人”了,既内向又外向,当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2.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真正区分标准
根据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的理论,判断一个人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重点不是在于这个人爱不爱说话,因为说话是受环境的,在特定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会变得乐于交谈。
内向还是外向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人的“注意力焦点指向”➡️和“充电模式”?。
性格内向的人其注意力焦点,通常指向“内心的想法和概念”?。
相比外向型人而言,他们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度不大,他们更喜欢一个人去思考内心的想法和概念,当他们专注于此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充电模式,整体感觉非常好。
性格外向的人则刚好相反,他们的注意力焦点指向“外部的人和事”?。
相比内向型人而言,他们不喜欢一个人独处,当他们和外部的人和事打交道的时候,他们的状态最佳,因为这是他们的充电模式。
同样以我自己为例,虽然我在课堂上能说会道,但每次我讲完课,都觉得身心疲惫,就想立即回家,一个人看看书,或者躺在床上刷刷手机,谁也别来烦我。
而我身边的外向型同事却不是这样,他们一天课程结束之后,还要张罗组局,和学员们去唱K、喝酒,这才我看来完全无法忍受,但对他们而言,这却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整和放松方式。
3.职场中,性格外向的人真的要比内向的人更吃香吗?
当然不是。
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在职场中都无所谓好坏,只是不同性格的人工作模式和取向性不太一样。
性格内向的人可能更喜欢,也更擅长头脑性工作✏️,例如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产品设计等。
而外向型人可能更喜欢,也更擅长社交性工作?,例如销售管理、市场拓展、员工关系等。
外向型人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好,因为他们爱说爱笑,但相处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发现深思熟虑、富有远见的内向型人同样非常重要。
实际上,在职场中,很多内向型都在利用自己的头脑,做着令人羡慕的高管和高参类型的工作。所以,正确认知你的特性,并将它发挥到最好,才是职场的制胜之道?。
这里是【宋跃的世界】,做最好的个人成长教练,持续与你交流职场精要,欢迎关注!
对于内向一词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内向的人
所谓内向型性格,一般是指人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倾向。这种人做事小心谨慎,容易陷入深思的迷宫,一般不会做出鲁莽的举动。但是,正因为内向者做事难下决心,往往失去很多难得的成功机会,又由于其自我反省心较强,使之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又因此往往会滑入缺乏自信心的泥坑,甚至有人像一台“自我测定仪”一样,一直在检测自己的身心有什么弱点,有无疾 病等。
人总会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时有的人会把全部罪 责推给别人,向其他人发起攻击。但是很多内向者总是把罪 责归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是自己的失误才带来不利,即有一种自我攻击的倾向,陷入自我否定、贬低、谴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