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岳家军和戚家军战斗力哪一方更厉害有何依据呢
  • 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 为什么古代军队的固定编制规模越来越小
  • 戚继光领导下的戚家军能对付得了努尔哈赤的骑兵吗
  • 据说甲午中日战争中,身经百战的清军遇到没打过仗的日本新军结果还是一溃千里,这是为什么
  • 如果戚继光能活到明朝末年他带领的戚家军能打败努尔哈赤吗
  • 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为何能使“戚家军”处于不败之地
  • 明朝军队的建制是怎样的
  • 戚家军是怎样编制的
  • 戚继光训练出来的戚家军真的这么厉害吗会鸳鸯阵

历史上,岳家军和戚家军战斗力哪一方更厉害有何依据呢

戚继光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而且自身伤亡率、装备战损是极低的,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也是民族英雄。

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他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但却未曾想到,百战百胜的他们却最终倒在了同族人的刀下。

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大明的悲哀。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预示着大明末世将要无可避免的到来。

戚家军

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主将姓氏命名的军队只有两支,一支是岳飞的岳家军,另一支则是戚家军。

作为民族英雄创立的部队,岳家军因为组织庞大,纪律严明,被赵构视为了威胁。最终,岳飞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岳家军也被拆散,一部分裁撤,其余改编。

看到这儿,可以说,岳家军相对而言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幸运的结局。

但反观戚家军,他的结局却让人觉得满目凄凉,悲痛欲绝。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江、浙、闽地区有大量百姓受到倭寇侵扰。

面对倭寇,明朝的官军因为素质差、缺乏战斗力,表现出了扰民有余,抗倭无能的劣迹。此时,戚继光奉命抗倭,为了提高军队素质,他到达了浙江义乌地区开始招募士兵。

由此,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诞生。

戚家军虽然只有几千人,但个个都是悍勇无畏的汉子,他们依靠着先进的装备,勇敢的胆气,很快的平定了倭寇,稳定了大明的东南海疆。

平定倭寇之后,朝廷将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调往了长城一线。在这里,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多次击败蒙古铁骑。据统计,从戚继光创立戚家军,到戚继光离职,戚家军在24年的时间内,斩杀15万敌军,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最强军队,是大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这支纪律严明,且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的部队却被自己人绞杀,原因是兵变。

天大的冤情

在《明神宗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戚家军要求开双倍工资,并且为此聚众议论。于是,蓟镇的官员将聚众议论的人全部处死,其余人员驱赶会了南方。

戚家军为何要求开双倍工资呢?《明史·王保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戚家军要求增加工资的时间是刚刚从万历朝鲜战争的战场上返回大明。

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万历朝鲜之役中的戚家军做了什么。

当时,丰臣秀吉刚刚统一日本,军队战力强盛,野心勃勃的他开始梦想吞并朝鲜,征服大明。为此,丰臣秀吉派遣了14万军队入朝鲜。这些倭军可不是沿海的倭寇,他们是同样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

因此,这些倭奴军自从踏上朝鲜半岛后,李氏朝鲜便迅速崩溃。

明朝得到消息后,先后两次派遣了先锋部队入朝驰援,结果第一次全军覆没,第二次仅主帅一人幸免于难。看来,倭军的战斗力异常强悍。

最终,明朝派遣了4万部队入朝,其中就有4000悍勇无畏的戚家军。

明军到达平壤城下,看到了最为险要的牡丹峰上倭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这注定是一场血战,而接下这个血战任务的就是戚家军。

当然,为了让戚家军英勇作战,时任兵部侍郎、蓟辽经略的宋应昌许诺,戚家军的年薪43两,而当时,明军其他士兵的年薪仅有18两。其实,这件事无可厚非,当时的明军大部分都是卫所兵,除了18两的薪俸外,还有很多其他收入,而戚家军都是募兵,除了薪俸之外没有其他收入。

另外,戚家军作战勇敢,远不是其他明军能够比拟的。可以说,这43两的工资花出去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这些戚家军是真的拿命去拼的。

除了这43两的工资之外,大明主将李如松在攻打平壤那天,许诺第一个登上平壤城的人奖励300两白银。

但所有的许诺最终成了泡影。

但戚家军冒着飞矢箭雨攻克牡丹峰,靠着拼命首登平壤城后,承诺的工资因为宋应昌离职而不了了之,而首登平壤城的戚家军骆尚志竟然仅仅获得了20两赏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是戚家军,是南兵,他们在朝中已经没有了大靠山张居正、戚继光,而朝中掌权的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戚家军在回到蓟镇之后,在愤懑不平的心态下,他们想要为遭遇的不公讨要一个说法。然而,蓟镇来了一个叫做王保的新总兵,他把众人叫到了石门演武场,声称是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人以为朝廷得知了他们遭遇的不公,决定将拖欠的工资发放。但未曾想,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大屠杀……。

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明史·王保传》

《明史》中的记载是杀数百人,而朝鲜方面的记载则是三千三百余人。究竟是多少人,至今,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死后,主犯王保竟然没有任何责任,还加官进爵了。

戚家军被屠杀的背后

王保剿杀戚家军后,朝中正值的官员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曾上书,声称“南兵”不可能发生兵变,王保故意诬陷,应该按罪论处。

但御史马文卿随即上书保护王保,兵部尚书石星也上书附会,最终,朝廷认定南兵叛乱,王保平变有功,加官进爵。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实际上根本原因就是戚继光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当时,大明的卫所部队军纪败坏,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面对这种情况,戚继光招募了戚家军,当戚家军成功后平定沿海倭寇并且多次击败蒙古铁骑后,戚继光提出以戚家军为教导队,练兵十万的建议,以此重振大明军威。

这下子可捅了朝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心窝子;如果将领专兵,朝中文臣很可能会失势,其次,朝中很多将领都是靠着压榨卫所士兵谋取利益。如此,戚继光的成功成为了朝中保守势力的一块心病,他们每个人都恨不得戚继光的政策失败。

在戚继光被打压失势之后,戚家军遭到的不公待遇越来越多,心里的怨言多了,难免会唠叨两句。这时,一个天大的帽子扣到了他们的头上——兵变,于是,朝中的保守势力迅速出击,将戚家军仅存的成果被抹杀。

当然,这也让朝廷省下了几十万两的军费,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件事过去了。

种种的一切不公,是大明制度走向崩溃的前兆,蓟州兵变这件事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大明的灭亡。最终,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时代到来,努尔哈赤、李自成、皇太极等等,都乘着这股风扶摇直上,给予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击。

为什么古代军队的固定编制规模越来越小

中国古代的军队往往有两种编制,一种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编制,另一种是正规战斗部队的编制。当要组建参战部队时需要打破原来的编制,将士兵重新组织到新的战斗编制中去。

中国古代军队编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本的固定编制规模逐渐缩小,越到后来,千人以上的部队就越是习惯于采用临时组编的办法来编成。

一、什伍之制,千年沿袭

“什伍”之制是中国古代军队最初、最基本的编制。中国古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就是一五一十的“什伍”之制。

1、隋唐时期的府兵制

隋唐继承了府兵制度,尤其是唐府兵制的编制非常规整。各地遍设折冲府,府下辖4—6个团,每团兵员200人;团下辖2旅,每旅兵员100人;旅下辖2队,每队兵员50人;队下辖5火,每火兵员10人。

2、蒙古牌子头

蒙古兴起后建立的军队也是按10进位制编制的,10人为队,有队长或称“牌子头”;10队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1个千户,10个千户组成1个万户,万户为蒙古军最高编制单位。百户、千户、万户既是编制单位,入主中原后元朝军队大体上保持这一基本编制。

3、满清八旗——民兵合一,平战一体

满族军事实力在关外逐渐壮大的同时,开始建立八旗制度。其“兵民合一、平战一体”的基本编制是10人为1队,若干队组成“塔坦”,4个塔坦组成1个“牛录”(300人),5个牛录组成1个“甲喇”,5个甲喇组成1个“固山”(“旗”)。牛录为基本战术单位,固山为战略单位。入关后八旗兵长期维持这一编制体系。

二、军队的固定编制为何越来越小?

这是因为部队在无数次的训练和实战中,逐渐总结发现,一个有战斗力的基层战斗集体,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战斗人员。但是,这种最小战斗单位中战士的数量,又不能太多。这样一来,最小的战斗单位,就需要限制规模,以达到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和默契。

1、士兵们在战场上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作战,所以需要对相互掩护、协同、配合的战斗伙伴们,相互非常熟悉。大家不仅要相互认识,而且还要对对方的各种动作和眼神非常熟悉,熟悉到默契,这样才能在战斗中相互掩护对方。

2、在流血和死亡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军队,最后被广泛采用的、稳定的组织结构中,最小的战斗单位中的管理跨度,和后来商业世界和市场经济管理理论中的组织行为学中的管理跨度,是基本吻合,基本一致的。

戚继光领导下的戚家军能对付得了努尔哈赤的骑兵吗

如果只是早期在南方的戚家军,那是没什么希望,第一是方阵规模太小,本就是用来对付倭寇这种轻步兵的,而后金战士多是重步兵;第二是阵型过于单薄,不足以抵挡得住后金骑兵的冲击,但如果是戚继光在蓟州改革后的蓟州边军,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戚继光的蓟州车营是专门为了对抗北方民族而建立的军队,其攻守具备,可以让各种缺少火炮的北方民族感受到战车的恐惧。

戚继光的战车和之前明军的被动防守阵线完全不一样,因为蓟州镇直接就是北京城的北大门,所以不可能把敌人放进来再打,只能在关外解决战斗,因此戚继光的车营极其擅长野战。戚继光的战车以偏厢车为主,战车在侧面开两个门,上面装备有两台小佛郎机炮,每炮配备30斤火药和100发铅弹。另外辅助还有千斤佛郎机炮和大将军炮,做更远程的火力输出。士兵分为正兵队和奇兵队,正兵队亦为车兵,十人一队,六人负责佛朗机炮的使用,两名带火箭的镗钯手,控制战车方向的舵工一名,然后再配一个队长;奇兵队十人,四名鸟铳手,另外配备双手长刀。藤牌手两名,镗钯手两名。作战时,奇兵队位于战车之间,待敌军大部距离战车五十步时,火炮齐发,奇兵队火枪齐射;待敌军贴上战车之后,火枪队换长刀斩马腿,后面长枪镗钯手负责击杀落地的敌军。与此同时,后面的火枪火炮不停,做远程保护。还有就是奇兵队不得超过战车五步远。

戚继光的车营除了战车,还有十二人一队的骑兵营,全营一共3千人,分左右中三部,其中左右两部有两名鸟铳骑兵、快枪骑兵、镗钯骑兵、刀棍骑兵,另外一个队长和一个后勤火兵。中部第一局一队长八鸟铳三镗钯,第二三局一队长四弓骑四钩镰枪两镗钯。骑兵作战的时机在于敌军慌乱之际。鼎盛时,蓟州的兵马一共有10万余人。

至于浑河之战的4000浙兵,其本质还是按照《纪效新书》的操练方法训练的南君,没有骑兵,战车数量极少,根本没法发挥戚继光在蓟州的战阵威力,所以在没有支援、以少敌多的情况下,浙兵能够支撑半天之久,实属不易。不过若真是换成戚继光专门对抗北方民族的蓟州车阵,努尔哈赤战败那是必然的了。毕竟战术上,戚继光已经是近代战术,而努尔哈赤还是讲究满族将士的个人武勇的中世纪战术。

据说甲午中日战争中,身经百战的清军遇到没打过仗的日本新军结果还是一溃千里,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误解,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队谈不上“没打过仗”,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陆军也经历过多次国内战争,也可算得上是“身经百战”,而且日本明治时代的几次国内战争近代化程度大大超过清王朝国内发生的太平天国、捻军、金丹教等战争。甲午时代日本陆军的将领更是富有战场经验,诸如日本陆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就曾亲历过普法战争。

1886年醇亲王大阅海防期间,北洋海防的陆军将领合影,其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在甲午战争中担任指挥官。前排左起第三为马玉昆,第五左宝贵,第六叶志超。

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陆军打不过日本陆军,原因大致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缺乏近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武器装备过于杂乱。

甲午战争时代的清政府陆军,没有统一的后勤保障系统,战场上的各支军队都是各办后勤。例如平壤保卫战中的四支军团,盛军的后勤要从天津运往平壤,毅军的后勤从旅顺运输,奉军的后勤从奉天运输等等,效率极为低下。与之相比,日本从战争一开始就着手在朝鲜建立近代化的兵站体系和野战通信体系。

另外清王朝陆军的武器装备型号过于杂乱,也给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战斗时前线弹药有效供应匮乏的窘迫局面。看似运到前线的弹药数量不少,但是可能并不一定适合当地军队所需。

北洋淮军装备的53毫米口径克虏伯装甲战车。

甲午战争时代充当主力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地方财政供养、没有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军队,这些军队的装备建设也由各地方各自为政,因而武器装备的来路非常复杂,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就算是在淮军内部,武器型号杂乱的情况也非常严重,以步枪为例,即存在有毛瑟、雷鸣顿、哈乞开司、黎意、曼利夏等多种型号,口径也是五花八门。以野战火炮为例,存在有53毫米山炮、60毫米山炮、70毫米野炮、75毫米野炮、80毫米野炮、90毫米野炮、150毫米攻城炮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型号。相比之下,日本陆军的装备型号统一,简单有效,步枪均为日本自制的村田式, 野战火炮则无论是山炮、野炮,口径统一为75毫米。

二、近代军队兵力过少

甲午战争时,中国经过一定的近代化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主要装备近代化枪炮的军队,实际总数非常有限,主要就是李鸿章统辖下的北洋淮军和北洋海防陆军,其中最精锐的是直隶提督叶志超统帅、驻扎在正定、古北口等地的直隶练军,兵力规模最大的是卫汝贵统辖、驻扎于天津小站的盛军。然而按其总数来算,总兵力不过5万人左右。由于其中很大一部分军队还承担着守卫炮台的任务,实际上能抽出来的野战军兵力只有2万人左右,同一时间,日本陆军已经实现彻底的近代化,野战军总兵力超过12万人,投入朝鲜和中国战场的总数在6万人以上,也由此甲午战争中经常出现一个让人无语的局面,在战役中日军不仅是战斗力强,而且兵力还多于清军。

三、指挥、战术水平低下

甲午战争前,以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北洋淮军为例,虽然武器装备上已经和西方接近,甚至一些枪械的先进程度超过日本,但是军队的统帅大多是淮军的老将。其战争经验仅限于中国以往的国内战争,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战役指挥等专门知识训练,也没有专门的参谋部系统。由此在战争中可以看到清军的指挥体系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适应的状况,指挥调度不灵,而且战役规划能力非常差。相比之下,日本陆军在甲午战争中只反复采用一个战术,即包抄合围战术,就屡试不爽,从朝鲜到辽东再到山东,一直用这个战术打得清军土崩瓦解。

淮军中最具素养的是几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但是人数少,在军队中的官阶低下,并没有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图为直隶提督叶志超与部下官佐合影,其周围身着军服的军官多为武备学堂学生。

除了战役层面的指挥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清军士兵的单兵战术素养。甲午战争时,日本陆军的一线步兵战术已经是机动灵活的散兵战术,而清军还停留适应前膛枪作战的战列线战术,即步兵射击时排列成密集的战列线,以求获得较大的火力密度。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这种战术完全过时,面对日方的散兵战术,非但起不到有效打击对方的效果,反而因为战列过于密集,招来严重的杀伤损失。

和步兵的情况相似,清军的野战炮兵也存在战术呆板的问题。清军一线军官由于缺乏近代军事经验,对野战炮兵的运用多采取分散布置的模式,即将炮队的火炮拆散布置到多个要点上使用。而日军野战炮兵则采取集中布置火炮阵地,集中火力打击一点的战术。同时日军的野战炮兵因为训练有素,还能非常熟练地转移阵地,不断伴随陆军前推,有效支援步兵作战。

四、军队体制落后

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军队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制落后。在编制方面,清军沿用的是历史能追溯到明代戚家军的营制,陆军最大的编制单位仅仅是营,其中步兵一营兵力仅有500人左右,炮队、马队营仅有200余人规模。在营之上,则再没有更大的编制。由此在作战时,清军一旦集合起兵力较多的大兵团,往往都是由几十个营组成,指挥官需要同时考虑调度、命令几十支部队,就会出现兵团内部指挥调度的困难。由于内部的部队构成过于分散,也经常出现各个营之间的配合问题。而日军最大的编制单位则是兵力超过1万人的师团规模,无论是管理还是指挥运用,效率都大大超过清军。

此外,清军采取的是募兵制,日本陆军则采取的是志愿兵和义务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战时兵员补充十分困难,多采取以金钱吸引或者强征,新募兵的素养差、士气低落,往往在战场上一触即溃。

如果戚继光能活到明朝末年他带领的戚家军能打败努尔哈赤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戚家军其实和后金八旗是有过一战的,只不过这一战不是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战斗力强盛,在嘉靖朝是出了名的。

不过戚继光时期的戚家军,主要应付的是沿海地区的倭寇。而明末的戚家军,则是应付的东北后金八旗军,而且战斗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浑河之战,戚家军全军覆没,后金惨胜。

天启皇帝刚登基,努尔哈赤就带着大军攻打沈阳城。因为辽东经略熊廷弼下岗了,辽东巡抚袁应泰又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所以沈阳城根本扛不住努尔哈赤猛攻。

在这个时候,大明朝出现了两支援军,一支是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4000川兵,还有一支则是3000人组成的戚家军。

大清兵尽锐攻浙营。营中用火器,多杀伤。火药尽,短兵接,遂大溃。策先战死,仲揆将奔,金止之,乃还兵鬬。力尽矢竭,挥刀杀十七人。大清兵万矢齐发,仲揆与金、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明史》

沈阳被攻陷以后,这两之人马便充当了对抗后金大军的重任。其中领导戚家军的主帅是童仲揆和陈策,副将则是戚金。

川军率先渡河在桥北扎营,戚家军则在桥南扎营,两军互相照应。此外还有数万明军,躲在后面不敢参加这次大战。

川军的确勇猛,在周敦吉、秦邦彦等人的指挥下,与后金殊死拼杀,可惜后金人数众多,他们压根挡不住,结果全军覆没。川军将领基本全部战死。

  1. 这个时候轮到戚家军上场了,他们先用火炮和火器射杀大量后金士兵,后来火药用光了,就手持利刃与后金搏斗,没有一个士兵是后退一步的。
  2. 最初两军不分胜负,可是明朝大军在看戏,根本不来相助,而后金那边的援军却在源源不断地往这边输送着。
  3. 结果戚家军一败涂地,所有将士全部殉难,戚家军的将领童仲揆、张明世、戚金等人也全部战死。当然了,后金损失也极为惨重,浑河之战可谓是一场血战。

从这个时候开始,戚家军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从戚继光兴办戚家军,到此时戚家军彻底消亡,他们为明朝服役了长达63年之久。

戚继光所领导的戚家军,百战百胜。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义乌地区招募了一大批新兵,这批新兵就是戚家军的基础。此后在戚继光的带领下,这支人马号称是当时东亚地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1. 公元1561年,戚继光带领督造好了44艘战船,打算应付进攻台州的倭寇。在新河地区戚继光重创倭寇大军,这是戚家军的第一次出征也是第一次大胜。
  2. 紧接着戚继光继续进军,得知倭寇到达花街之后,戚继光立刻带着人马冲入,以鸳鸯阵来应对倭寇。一顿饭的功夫,期间歼灭大敌军308人,活捉了2人,救回来的民众达5000多人。
  3. 戚继光将戚家军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驻扎在新河,一部分驻扎在温岭,剩下1500人由他自己亲自带领,埋伏在大田岭。此后大军在白水洋被戚家军痛击,参战倭寇被戚家军全部消灭。

连战连捷,戚家军的气势被打了出来,从此更加英勇。他们不仅在台州地区布防,后来又扩军到了6000多人,整个浙江地区,都有戚家军的踪影。

此后倭寇跑到福建去撒野,戚继光更是受命前往福建对付倭寇。可以说,祸乱明朝倭寇之乱,在戚继光手里,算是彻底被平息了。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明史》

戚家军的军事能力很强大,这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为此戚家军再次担当大任,由戚继光带领数千戚家军前往蓟辽修筑长城,防备北方鞑靼入侵。

可惜伴随着戚继光的大靠山张居正的病逝,戚继光也只能选择告老还乡,戚家军失去了灵魂人物戚继光,战斗力自然也不如从前了。

戚继光也没办法挽回明末败局。

戚继光带兵肯定是相当出色的,从他没有败绩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一点,戚继光的戚家军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戚家军巅峰时期,也就只有六七千人。他们对付小规模的海盗,自然是得心应手,可是要让他们对付十多万兵马的后金八旗军,这未免有点为难人了。

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练兵杂纪》

再说了戚家军训练有素,可后金八旗军的训练也绝对不差啊。这么一比较的话,戚家军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戚家军完全没法跟后金军队相比。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崇祯末年的时候,国家的财政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没钱怎么打仗?就算戚家军再厉害,那也只能是折戟沉沙。

后金跟明朝拼的不光是战斗力,还有就是国力。明朝当时是内忧外患,再加上无穷无尽的贪腐问题,这座大厦早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所以拿断壁残垣一般的明朝,去跟刚刚升起的后金去斗,结果我们是一目了然的。戚继光的战斗力在这个时候派不上多大用场。

总结:崇祯帝不会用人,戚继光来了也不管用。

崇祯皇帝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不愿意听意见。而且他独断专行,疑心病太重,导致他手里有那么多人才,他都不会用。

袁崇焕在辽东抵抗后金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可惜因为他的疑心病,直接导致袁崇焕被杀。

其他人见皇帝这么荒唐,分封都自己管着自己,不想管国家大事了。这么一来皇帝的小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戚继光到了明朝末年,可能也要遭遇被崇祯怀疑的情况。到时候只要打了一次败仗,那么好了,前面所有的功劳都会给你抹掉,此外还要弄死你。

所以说摊上这么个主子,戚继光也会无能为力。其实明末有不少戚继光这样的人,可惜崇祯不会用,又有什么办法呢?

参考资料:《明史》

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为何能使“戚家军”处于不败之地

首先一点,戚继光给戚家军配备的武器装备是顶级的。大家可能都认为戚家军纵横天下靠的是戚继光改造的鸳鸯阵,

没错,我不否认,鸳鸯阵是戚家军的一个很大的成功因素,但其实不止鸳鸯阵这么简单,戚家军配备的炮火火力是远超同时代的。一个地方武装部队的火器规模甚至超越了当时的京城神机营!

弗朗机炮、神威将军炮、大口径加农炮等,这些在抗日期间我们的抗日武装依然还在使用的武器,在那时便已经在戚家军规模配置了,而日本到了江户时代后期才有了大型火炮的出现。戚家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前列的,最起码要比日本强出了一个档次!

其二,独特的义务兵。明代的义乌地区民风彪悍,骁勇善战,是非常好的兵源地。如果选择精壮力量组织起来、训练有素,会有惊人的战斗力。在古代总有这么

几个特殊地方的兵源素质特别强,例如,陕西地域的秦军,川蜀地域的川军,以及内蒙外蒙的游牧军队,战斗力都非常强悍。义乌,是一个很独特的兵源地,地域很小,但是它的战斗传统却丝毫不亚于上述的几个地方。戚继光以独到的眼光,大举进行军事制度改革,创新兵源选择地,取得了成效。

第三,治军有方、训练有素。戚继光是个治兵天才,有着独特的近乎苛刻的训练方法,他创造性地将抗倭前辈唐顺之的鸳鸯阵进行了改造,运用于战场中。我不知道戚继光练兵的具体细节,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充足的练兵备战,戚家军绝对发挥不出这么大的威力,义乌人再剽悍,如果一群乌合之众的话,那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第四,民族大义。

抗日期间,全国的名族大义被极大激发,全民族抗战热情被极大调动起来。在戚家军时代,也是一样的,江浙地区饱受倭寇侵扰,几乎每家每户都和倭奴有仇有很,打倭寇的思想根深蒂固,就像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一样,不管刮风下雨,就是得干!在江浙地区,中华民族与入侵的倭寇的名族矛盾非常重,也就导致了义乌人敢于舍生忘死的拼搏精神。

第五,粮饷。既然要打仗我可以跟着唐顺之打嘛,也可以跟着俞大猷打嘛,为什么非得要死心塌地的跟着你戚继光呢?戚继光是个聪明人,军饷总共就这么多,这是朝廷规定的,但是咱们可以有别的经济来源,比如奖励制度 ,杀一个倭寇给多少钱,灭一个倭寇集体赏赐多少,都是明确规定的,另外,灭了倭寇之后,收获的战利品,一律不交公,大家平分!按功绩分,按职位分 按比例分,这都不重要了,反正戚家军的粮饷是很多的,当兵当两年回家就是富翁了。所以,就导致了戚家军看见倭奴就兴奋,就好像看见了在奔跑的钱一样。

战国后期秦军为什么战斗力强,因为独特的军功爵制度,你提了人头,我就给你算功给奖,这样的诱惑力下,士兵战斗力会大幅度地提升的。

明朝军队的建制是怎样的

明朝军队方面,建立起一支180多万人的常备军,按卫、所制度编制起来,驻扎全国各地。112人组成一百户所,1120人组成一千户所,5600人组成一卫。军官分别为百户、千户、卫指挥。兵士平时归卫所操练、屯田,战时由兵部调遣,由皇帝任命的总兵官统帅。战争结束后,将领缴印回任,官兵各归卫、所。公元1380年,朱元璋将大都督府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都督府,分掌兵籍与军政,但无调兵权。这样,兵部、都督府、总兵官都不能单独掌握军权,军事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戚家军是怎样编制的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支精锐的特种军队,比如汉代的虎贲军、三国时魏国的虎豹骑、唐代的玄甲军等等,其战斗力之强罕有匹敌,但纵观古今,能名闻天下,有两支以主帅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只有两支:一是南宋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一是明朝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从浙江打到福建,又打到塞北,大小战斗数百次,无一败绩。比如白水洋之战,1500戚家军全歼2000倭寇,而戚家军只牺牲了3人!用十多年时间,戚家军扫平了多年恣虐沿海的倭患,又在北方抗击游牧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国家疆域的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为什么“戚家军”能屡战屡胜呢?

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招兵

在戚继光看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具备如下素质:“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兵法”

这就是被无数军事家奉为经典的“六如真言”,兵家有云,达“六如”者,战必克,攻必取,无往不胜!而在“六如”之中,最后两如要靠将领,前面四如必须要靠士兵。

戚继光率领的三千新军中,大部都是处州(浙江丽水)兵和绍兴兵,这两地士兵各有特点,处州兵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是战斗的主力。但他们每次打仗之前,都要和戚继光谈条件。作战以前,他们要求必须知道作战的对手和人数,然后自行内部商议,如果认为能打,就作战,但要是他们认为不能打,即使费尽口舌,他们也绝不会卖力。

相对而言,绍兴兵更听命令,无论打什么仗,他们从来不会拒绝,完全服从,而且不怕辛苦,扎营修城之类的力气活,安排他们干,他们就会尽力去干,且从无怨言。而在战场上,如果敌人退却,他们会主动追击。但问题是,如果敌人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当然,如果敌人再退,他们还是会追,但若敌人回军,他们会再次撤退,据我统计,但凡与敌相接三十步内,即将肉搏之时,他们一般会全军退走。总而言之,关键时刻实在靠不住。

一般说来,生活在艰苦山区的人性格比较强硬,而且民风彪悍,不怕死,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混碗饭吃实在不难,不到万不得已,鬼才愿意拼命。处州(丽水)地区多山,经济条件差,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人向来信奉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的玩命理论,绍兴山清水秀,读书人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绍兴师爷多),实在不行还可以搞点旅游服务业,实在犯不着去拼死拼活。

但逢作战,戚继光只能安排绍兴兵守营,然后去跟处州兵做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奋力杀敌。此来彼往,疲于奔命,每次打完仗,都累得半死不活。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在战死之前,就被活活累死。戚继光决定去寻找一群勇猛强悍的人,来代替现有的士兵,组建一支真正战无不胜的戚家军。正如他跟胡宗宪所说的那句话——堂堂全浙,岂无材勇?他相信自己终究是会找到的。

一年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因为一次偶遇。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因事出公差,事情办完后,他没有原路返回,却兜了个圈子,准备视察民情。

然而当他偶然路过一个地方的时候,却看到了一幕让他触目惊心的情景。他经过的地方,叫做义乌,他看到的场景,是打架斗殴。

作为一名见惯杀人放火、尸横遍野的军事将领,戚继光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相当强的,但他依然被这次斗殴震惊了,因为这并非一次寻常的街头流氓打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斗殴,是一次改变了抗倭历史的斗殴,是一次光荣、成功、团结的斗殴。

事情是这样的,义乌原本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老百姓都很穷,偏偏老天爷够意思,该地陆续发现许多矿藏,于是当地的农民纷纷离开耕地,改行当了矿工。

矿自然比粮食值钱,慢慢地义乌人发家致富了,这下子旁边的穷兄弟永康(今浙江永康)不干了,希望义乌能拉兄弟一把,有钱大家一起赚,有矿大家一起挖。但义乌人不答应,俺们挨了那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熬出点盼头,现在你来吃现成的,你算老几?

然而永康的穷兄弟们依然出发了,带着农具、铁铲和管制刀具,向着梦想中的致富地点奋勇前进,反正穷命一条,当今世上谁怕谁,吃定你了!义乌方面得到消息,立刻组织数千人前往拦截,双方在义乌城外的八宝山(偏偏是这名字)相遇,就此开始了这场惨烈无比的斗殴。

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殴斗人数累计达3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

无数平凡的义乌百姓在那一刻变得如此不平凡,他们不论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阵,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打击敌人,农民用锄头,矿工用镢头,连家庭主妇也拿起了菜刀,眼中冒着凶光,狂叫着冲进敌阵,大砍大杀,生人勿近。

他们不但砍人勇猛,还极具牺牲精神和优良的斗争传统,父亲伤了儿子替,哥哥残了弟弟上,就连被人打到剩一口气,抬到家就死的人,临死前还要留下一句遗言:我死之后,你们接着打!

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戚继光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后来戚继光曾对俞大猷讲过这样一番话:“我自幼随父从军,转历四方,二十二岁参加会试,正遇俺答进犯,担任警戒,后驻守蓟门,曾亲眼目睹鞑靼铁骑,来无影去无踪,动如惊雷,堪称迅猛。而后奉调入浙,与倭寇作战,此类人善用刀剑,武艺高强,且性情暴戾,确为难得一见之强敌。”

然而顿一口气后,戚继光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恐惧:“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戚继光急忙赶了回去,并连夜求见胡宗宪,说了这样一句话:若准我在义乌征兵四千,倭寇之乱必平!

胡宗宪同意了,戚继光马上行动,开始了招兵。那么要想加入戚家军,必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在胡宗宪的幕僚郑若曾所著的《江南经略》中,有着这样一份详细的招生简章:凡选入军中之人,以下几等人不可用,在市井里混过的人不能用,喜欢花拳绣腿的人不能用,年纪过四十的人不能用,在政府机关干过的人不能用。

以上尚在其次,更神奇的要求还在下面: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能用,胆子小的人不能用,长得白的人不能用,为保证队伍的心理健康,性格偏激(偏见执拗)的人也不能用。

被录取者,还必须具备如下特征:臂膀强壮,肌肉结实,眼睛比较有神,看上去比较老实,手脚比较长,比较害怕官府。

概括起来,戚继光要找的是这样一群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为人老实,遵纪守法服从政府,敢打硬仗,敢冲锋不怕死,具备二愣子性格的肌肉男。

事实证明,义乌确实人才辈出,虽然招聘要求如此之高,但经过海选,依然有四千多人光荣入选,可见当地群众除了极具商业潜质外,还有着相当高的政治觉悟。

所以戚继光设置了重重规定,只吸收不投机取巧、不怕死的老实人当兵,因为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在战场上是绝不能投机取巧的,怕死的会先死,而老实人终究不吃亏。

练兵

四千名新兵蛋子怀揣着混饭吃的梦想来到了军营,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地狱般的生活。

根据《纪效新书》记载,但凡新兵入伍,戚继光总要训一段话,鼓励大家学武,此段话实为奇文,可供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参考,故摘录如下:“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当然,作为一名新兵,这些话你大可当是耳旁风,但戚指导员压根也没指望你能自觉执行,他已经预备了许多惊喜,以保证你充实地度过这段难忘的军营生活。

思想教育之后,接下来就是站队列了,包括队伍行进转向等等,具体形式和今天差不多,但如果你转错了方向,走错了队列,就不仅仅是拉出去罚站了,那是要打板子的,打完了也不会让你去医务室,还得接着练。

练完队列后,戚教官将教大家学习号令,包括擂鼓是前进,鸣金是收兵、以及旗帜挥舞的各种意义,如果你不识字,不要紧,戚教官会教你,但如果教完了你又还给了戚老师,那就坏了,为保证你下次记住,戚教官会打你板子,直到你哭爹喊娘,发誓一定记住为止。

在完成既定课程之后,下面该学习武艺了,教官都是从各地选来的武林高手,全部都是练实战的,套路选手一般不在聘请之类。考虑到大家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智商的差异性,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戚教官把学习成绩分成九等,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是实战。

规则如下:双方对打,你打赢了,就升级,升一级赏银一分,如果你打输了,就降级,降一级打五棍。该规则简单概括为:你不打我,我就打你,反正打不过战友,就要被戚老师打,横竖都是被打,还不如拼命打战友,顺便还能挣点零用钱。

在这种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方法下,新兵同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遍体鳞伤,然而正是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下,他们练就了非凡的武艺,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鸳鸯阵

戚继光从实际出发,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创制攻击阵法,大胆革新技战术,最著名的就是“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个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他还改造、发明了多种火攻武器,设计建造了大小战船、战车,使以“戚家军”为主力的明军一转颓势,战斗力大大提升,多次重创、全歼敌军,令倭寇闻风丧胆。

在唐顺之交给戚继光的那本《武》里,有一卷名为“秘战”,其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秘战者,即新名鸳鸯阵之谓也。这种全新的阵型即因此得名——鸳鸯阵。

简单说来,所谓鸳鸯阵的原理,和打群架大致相同,瞄准目标,群起殴之,远了用啤酒瓶砸,接近后用西瓜刀砍,贴身后就用匕首捅,不管你黑带白带,剑道几段,全部完蛋。正是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是也。

当然,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事实上,鸳鸯阵是古代军事智慧的伟大杰作,作为一个近身格斗阵法,在此后的百年之中,人们却依然无法找到破解它的方法。

而这个由十一人组成的鸳鸯阵之所以能够名留军史,威名远播,是因为它不但有着极为可怕的战斗威力,而且几乎毫无破绽。这是一个尽乎完美的战斗队列,因为它有着无可挑剔的位置组合和武器装备。在这十一个人中,有一个是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十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

虽说只有十个人,他们却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标枪的盾牌兵,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首先投掷标枪发动进攻。

掩护盾牌兵的,是站在他们后面的狼筅兵,所谓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兵器,形状十分怪异,以长铁棍为主干,上面扎满铁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铁丝网一样,任谁也过不来。

狼筅兵的后面,是四名长矛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矛前刺。队列的最后,是两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

这是一个毫无弱点的阵型,十一个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就算你是日本剑圣宫本武藏,估计也没戏唱。

明军传统的编制是一个兵种为一队,例如100个长枪兵一队,100个刀斧手和藤牌手为一队。这种编队适合北方作战,但并不适合与倭寇作战。而戚家军从基层小队开始就是多兵种混编。在鸳鸯阵中,狼筅手站在最前方,作为头道屏障,利用狼筅长度长和枝杈多的优势,和藤牌手一起阻挡倭寇的攻势,稳住全队阵脚。

下面用戚家军和倭寇的2次战斗来说明鸳鸯阵到底有多么厉害?!

宁海前哨战

宁海的倭寇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玩起了武士道,拼了命的往前冲,但还没走几步,很多人就被飞来的标枪射倒,运气好点的继续冲,就会被盾牌挡住,或者是被狼筅钩住,倒刺拉扯几次,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

如果鸿运高照,到现在你还没死,也不用高兴太早,因为还有四支长矛等着你,就算你想反击,但前面有狼筅和盾牌挡着,只能干着急,眼睁睁地看对方捅你,不被捅死,也被气死了。

情况大致就是这样,倭寇们没冲多久,就被标枪、狼筅和长矛杀死大半,剩下的人虽然还不知道这套阵法的结构和奥妙,但有一点他们是清楚的——再不快跑就死定了。

宁海前哨战就这样结束了,倭寇死伤二百余人,戚家军除一人轻伤外,毫无损失。

花街战斗

在离城两里的花街,自以为得计的倭寇终于遇上了戚家军,吃惊之余,他们惊恐地发现,这群敌人的表情十分凶狠,眼睛冒绿光,似乎恨不得吃了自己(可以理解)。一边要抢劫,一边要吃饭,大家都很急,于是二话不说就开打。

如之前一样,戚继光又摆出了鸳鸯阵,倭寇们则排出一字阵迎战。所谓一字阵,就是一字排开,实在说不上有多高明,然而意外发生了,戚家军虽然取得了优势,砍杀了很多敌人,却未能如以往一样,迅速击溃敌军。

在后方观战的戚继光也很纳闷,但片刻之间,他已然找到了原因——地形。鸳鸯阵是一个威力强大的阵型,但毕竟有十一个人,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空间,而花街地形狭窄,根本施展不开,战局自然陷入僵持,于是戚继光下达了第二个命令:“变阵!”

瞬息之间,鸳鸯阵突然发生了变化,开始了第一次变阵。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上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两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开始独立作战。

如果说鸳鸯阵是戚继光改编自唐顺之原创的话,那这个阵型应该算是戚继光的独立发明创造,主要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它的名字叫五行阵。

毕竟人少好办事,五个人比十一个人要灵活得多,倭寇们挥舞长刀,面对五行阵,既不能攻,也不能守,只要被狼筅挂住,顷刻之间就会被长矛刺穿,虽然许多人持刀狂呼,死战不退,但除了身上多几个窟窿,实在没有更多的收获。

于是他们决定逃跑,也就在这个时候,戚继光再次下达了指示。阵型就此开始第二次变化。

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追击。

这是鸳鸯阵的第二种变化,它的名字叫三才阵。主要用于冲锋进攻,或是敌军败退时的追击。

当然对于日本人而言,阵型变不变,实在已经不重要了,五行阵和三才阵都是要人命的,跑路才是最佳选择。戚家军追击残敌,再次大获全胜。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日,花街战斗结束,倭寇伤亡一千余人,全军溃败,救出被掳百姓五千余人,戚家军伤亡合计:三人。

狼筅

倭寇使用的武器倭刀,能够有效应对明军普遍装备的长枪。根据嘉靖年间的《倭变事略》记载,倭寇可以一刀砍断明军的十几杆长枪。而长枪一旦被砍断,就几乎成为摆设。

锋利的倭刀使得倭寇有了武器上的优势,而倭寇具有优势的不仅仅是精良的武器,还有娴熟的格斗技巧。其单兵格斗能力显著强于当时的明军士兵。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表达了明军武器不如倭寇的无奈。当时的明朝的主要作战目标是北方游牧民族。外地调去东南的士兵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环境。例如北方的长枪手训练的是在平原上,结镇对抗骑兵,而到了南方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和茂密的树林中时,便用不上平时训练的技巧。而反观倭寇,不仅武器占优,单兵素质更强,甚至还比北方来的明军更加适应东南沿海的地形环境。于是戚继光决定招募本地士兵,并装备更加合适的武器。

筅本来是一种茶道工具,狼筅的命名来自于其与筅相同的材质和类似的造型。

《古兵器大揭秘》节目组根据古籍复原了狼筅,其制作简单,材料常见。从下图可以看出,狼筅由带枝竹竿制成,头装枪尖,竹枝上帮上铁质尖头。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枪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乃南方杀倭利器。”

狼筅在戚家军之前已经有过装备,但作战效果并不好,而且逃兵如果把这种枝枝叉叉的武器扔在战场上,反而会反感本方军队的进退。因此,直到戚继光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战术编排,狼筅的真正威力才得以发挥。

狼筅的主要作用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在鸳鸯阵里的作用就像一二战的铁丝网,阻拦倭寇冲阵,特别是扫一扫转一转,扎倭寇的腿(东南沿海只倭寇,大多光腿或无护具,想想你光着腿在荆棘丛中走路的感觉吧),足以使他们连挥刀开路都无心顾及,以此给使用长枪和鸟铳的队友制造出杀敌的时间和空间。

戚继光训练出来的戚家军真的这么厉害吗会鸳鸯阵

所有人都在关心鸳鸯阵的阵型问题,没错,但是不是全部,其实戚继光最厉害的是他的部队的金钱投入和装备建制,放在现在和38军差不多吧,38军该有的都有,戚家军也是,在那个时期火器超过6成,而且还是新造的,新仿制的,好使的,这就nb了,两军对垒,倭寇在200米上冲锋,至少要挨一轮虎蹲炮,几轮鸟枪,鲁蜜铳,火箭,三眼铳,乃至最后的手铳,弓箭,冲过来打了照面后十个至少死4个,剩下带伤,鸳鸯阵再上,已经是稳操胜券,更可怕的是火器在后面还可以继续延伸打击,虽然不远吧,那个时代够用了。倭寇不冲锋,那就只能被火器招呼,干等死,冲锋了,躲过了枪林弹雨,又干不过鸳鸯阵,所以只能去死了。

超越同时代战争编制,降维打击,这才是戚家军必胜的原因。前期战损比忽略不计,后期有超过20人以上伤亡的基本都是山地,追逐,攻岛,火器不能大面积展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