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河不童 用电影拯救不开心
自去年张学友开始他的“60+”巡回演唱会后,这位昔日歌神就频频冲上热搜。
63岁的他意外状况频出,先因为耳水不平衡突然跌倒,紧接着因为感染新冠,不得取消了3场演唱会。
可是63岁的他又宝刀未老,身体康复后又立马赶往下一个城市,用100%的卖力演出回馈观众和粉丝的热情,甚至可以身着西裝给大家表演一字马。
“歌神”的名号一直响当当,可有一件事情一直被忽略和低估,就是张学友的演技。
张学友演过70多部电影,他的演技在四大天王中,其实最早受到了业内的认可。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他获得过6次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但因为音乐才是他的主业,无心太过深耕表演,总与这些大奖擦肩而过。
其中最接近金像奖影帝的一次,就是他22年前主演的《男人四十》(2002)。
今年3月,有消息称由许鞍华执导的《男人四十》4K修复版,将于今年的5月至7月在北美院线重映,还将于秋季在北美上线流媒体和发售光碟。
在影片公映的22年后,这部经典港影终于有机会进入北美观众的视野。
回到2002年的3月,张学友、林嘉欣、梅艳芳主演的《男人四十》在中国香港地区公映,群星云集+情感题材让影片当年讨论度很高,在一些重要颁奖礼上也得到了关注。
只是影片本身诗意的小众文艺气质,很容易隐身在那时尚且热闹的香港电影市场。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四十》越发证明它的精彩和耐看。观众惊艳于导演许鞍华细腻的刻画、编剧岸西诗意的剧本、三位主演的细腻演出。
他们难以忘记刚出道的林嘉欣清纯又叛逆的表演,更着迷于张学友和梅艳芳完全剔除本人痕迹的精彩演出。台前幕后创作者的通力合作,为这个平凡的故事注入了生命力。
中年危机和禁忌师生恋
影片以“男人四十“为名,一开始就为这个故事定下了“中年危机”的基调。
《男人四十》以一场海滩对话拉开电影序幕。说故事的人是一名中学国文老师林耀国(张学友 饰),听故事的人是他的大儿子安然(谭俊彦 饰)。
学生时代的他暗恋着坐在前排的女生陈文靖(梅艳芳 饰),多年后林与陈已结为夫妻,还一起养育了两个孩子。
只是人到中年激情不再,所忧虑的问题皆千丝万缕,为乏味的生活,为半生的抉择,为情欲的躁动,还有关于一些过往的心结。
这时候他平庸的生活出现了一个意外,是他的女学生胡彩蓝(林嘉欣 饰)。
胡彩蓝的身上,有种不肯受规范约束的才情。
当这个不羁的鬼马少女主动靠近林耀国,她身上无敌的青春又让他蠢蠢欲动。
但每次看到她,林国耀总会想起自己的初恋,也是他现在的妻子年轻时的样子。而妻子陈文靖,也需要面对高中老师盛老师的突然归来。
这一切的变故,迫使林耀国重新审视一段陈年往事:妻子陈文靖与盛老师(庹宗华 饰)的一段隐秘恋情。
这种宛如肥皂剧般的情节,最后以一种极其柔和沉稳的样子呈现在大银幕上。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最日常的空间里,学校、狭窄的房子、公园、医院。
习惯利用“真实”的许鞍华,一如既往地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通过这些平凡空间里的暗流涌动,去讲述一个40岁男人的中年危机。
在表现两段宿命般的师生恋时,影片没有回避人物的不完美和不正常,更没有依循鲜明的道德命题格局来描写人的道德挣扎。
面对胡彩蓝的挑逗,妻子与故人的相逢,影片只是以女性敏感的笔触,描绘出林耀国在被动、妄想、嫉妒和做出最终选择之间的心路历程。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却更坦率地展露出了生活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有意思的是,往更深层发掘,两段禁忌恋的背后,引申出的何尝不是新旧文化的差异。大量古诗词的运用,如同在两代人之间划开屏障。
上一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情怀,在下一代中却已然走向失落。上一代的陈文靖困于过往和家庭琐事,传统的诗意游魂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无处落脚。
属于新一代的胡彩蓝则完全无所顾忌,她忠于自己的欲望,大胆去拥抱生活,不受传统束缚。
这也是整部影片“余音绕梁”的地方,它哀而不伤,不论片中人物的关系如何交织缠绕,过往和未来有多大鸿沟。
《男人四十》最后淡淡地讲着一个事实:不管接受与否,生活还是会如流水般继续。
“好好先生”张学友
张学友在《男人四十》里的出色表现有目共睹,还入围了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可为什么与金像奖擦肩而过了?
再看那一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入围名单,有《少林足球》的周星驰,《瘦身男女》的刘德华,《蓝宇》的胡军和刘烨——可见张学友的对手比较强大。
最终,那年周星驰凭借《少林足球》摘得影帝。
而张学友,被影迷冠上了无冕之王的称号。
从1995年与李连杰拍完《鼠胆龙威》到拍摄《男人四十》的7年里,张学友除了客串外,都没有再担纲电影主演。
一方面他确实很忙,1996年忙着张罗结婚,1997年忙着音乐剧《雪狼湖》的巡演;另一方面,他也确实没有遇到过他想演的戏。
《东成西就》里的洪七角色
找他的不外乎是还是喜剧、古装,或者杀手、疯子一类的角色,那些他过去在《黄飞鸿》《东成西就》《超级学校霸王》《倩女幽魂》里上演过的戏码。
直到2001年,许鞍华拿着《男人四十》的剧本初稿找上他,他终于来了兴趣。
林耀国的内心变化极其复杂,他从来没有试过饰演一个性格很淡、极少表露自己内心的角色。
于是在看完剧本初稿后,就立刻答应下来,还叮嘱许鞍华二稿的时候不要修改太多。
后来许鞍华仔一次采访中说过:“《男人四十》拍得成,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张学友肯做。”
那时候张学友虽然很久没拍戏,但作为歌神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有了他,出品方有了底气,项目很快就敲定了。
张学友的“好”,还远不止这些。
在导演许鞍华眼里,张学友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好好先生”。
“他合作好,演技又好,个人又好,又无迟到,又无诈型(无不满),他有自己看法,如果你觉得不同意,他又会做多个版本,总之好合作。”
而且张学友不单自己很配合导演,还会让其他演员都跟着一起配合。那时候的林嘉欣是新人,演戏很生涩,经常NG。跟她搭档的张学友也不会嫌烦,还会耐心地帮她。
与群演搭戏,很多明星演员因为镜头带不到自己,可能讲两句就会离开,但张学友会继续站在那里和群演阿伯聊天。
有一次,摄影师关本良拍摄需要调光,就叫张学友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做光替。许鞍华站出来给张学友鸣不平,倒是张学友自己说:“无所谓,怕什么,做戏就是这样的啦!”
这样“好”的张学友,谁能不喜欢。
梅艳芳遇上林嘉欣
《男人四十》里的陈文靖和胡彩蓝,代表了两代女性的不同身份。
而饰演她们的梅艳芳和林嘉欣,代表的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女演员。
梅艳芳在片中的戏份和台词并不多,但却很难让人把目光从她身上挪开。陈文靖并不好演,这是一个年轻时感情受创,又从未与过去和解的家庭妇女。
为了彻底融入角色,梅艳芳非常配合美术指导文念中,试了很多次家庭主妇的打扮,例如碎花、宽裤子、半身裙等等一些便宜货。
“只问试什么衣服,拿了衣服没有任何表情就上楼。”文念中后来回忆道。
梅艳芳在访谈中说最难是做家务的戏,因为自己是左撇子,怕姿势动作很别扭。她从没在生活中煮过一次饭,为了手势、动作都做成很自然的样子,她就在家里不断地练习。
林嘉欣跟梅艳芳没有真正的对手戏,但是梅艳芳演出的时候,她都会尽量跑去现场,她说“在现场看梅艳芳演戏是非常震撼的,未开机之前非常安静,不会谈话,开机后的凝聚力却令人非常害怕。”
当年监制尔冬升邀请林嘉欣试镜《男人四十》的时候,她已经在台湾雪藏了近5年。
她告诉自己,这次试镜是她最后一次赌博,如果不成功,她可能就会离开演艺圈,回加拿大继续念书。幸好,试镜成功了,她赌对了。
2002年,林嘉欣同时获得了那一年的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新演员奖及最佳女配角,成绩喜人。
但第二年,梅艳芳遗憾离世。
《男人四十》是林嘉欣主演的电影处女作,更成了梅艳芳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两人没能在电影里交汇,但在电影之外,无形间关联在一起。
很多年后,林嘉欣已经是一名备受业内认可的女演员了。想起《男人四十》她还会感慨,那时她能在现场,真有福气。
二十多年后再重新看《男人四十》,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还是那个时代独一份的香港记忆。
二十多年前看这部电影的男男女女,大多也都到了林耀国的年纪,又是否像他那样,面临着生活中无法解读的种种无奈和困惑?《男人四十》的故事或许能提供一些启发和共鸣。
或者,看看63岁还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张学友?琐碎的生活,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磨人”。
注: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