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描写歌颂春天景象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描写春天的古诗有什么
30、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
31、春天,万物奏起了一曲令人心旷神怡的交响曲!
32、春天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春天的树叶是那么翠绿,春天是无法比拟的,它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33、春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长出嫩绿的芽,一片茂盛,到处都是鸟语花香。
34、春天小溪正发出优美的潺潺水声,似乎在歌颂着生的喜悦和爱的光芒。
35、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小花。多美的春光啊!
36、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
37、春天的清晨,到处都是淡淡乳白色的雾,不久,当白雾散尽时,春天的温暖的阳光早已洒满大地。空气里的缕缕寒气已越来越淡,淡得让人快要感觉不到了。
38、初春原野的清晨,找一块碧绿的草地,盘腿而坐,闭幕遐想,那蕴藏的生命力即将喷薄欲出的各种嫣丽,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着实令人陶醉。
39、春天的清晨,那翱翔的鸟儿,空中盘旋的飞雁,还有鹅黄的枝桠,准备怒放的花蕾,潺潺流淌的小溪,无不带着生命的怒动和春天的味道。
40、春天的清晨,校园的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吹拂着无数的绿叶,摇晃见滚落滴滴晶莹的露珠,发出轻轻的声响。
41、春天的清晨,微风不语,花草摇曳,花香凝雾,间隔交错,无声有物。思绪随风飞扬,仿佛继续那未做完的梦!
42、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4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44、春天的清晨,晨曦中碧蓝的天空中飘动着几缕白云,云朵像丝绸般光滑,轻轻地飘柔在蓝天里,美妙的清晨,尽情的享受心情的放松。
45、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芳香,鸟儿在枝头欢雀着,跳跃着,温润的大地处处蔓延着生命的气息。
46、春天的清晨,下着朦朦细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47、春天来到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上。春姑娘像一只小蜜蜂。每天给它一些温暖,给它送来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娇羞的花儿,忍不住笑了。开得十分艳丽。
48、春天的风是轻柔的,像妈妈的双手抚摸孩子的脸。
49、阳光灿烂的春天,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色,真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把江山装扮得何等美丽。
50、春风你暖暖地吹,让冰封的溪流叩开了天花,随你缓缓地流淌着隐痛的泪花,穿山越岭放声歌唱奔跑的步伐。
有关春天的诗句,要5首
有关春天的诗句五首:
1、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被誉为秦观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词写一位女子的淡淡春愁、淡淡寂寞,题材并不算新颖,但小词以轻淡之笔,勾画了一种十分美妙的意境,并把具体可感的自然景物化为虚拟无形的梦和愁,尤为人称道。
飞花袅袅,飘忽不定,如梦似幻,令人恍惚;细雨如丝,朦朦胧胧,迷漫无际,充盈人间。
那飘缈不定的飞花,正如无所凭籍的春梦;那细腻而又弥漫的春雨,像极了心中漫无边际的愁绪。
2、相见欢
唐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又叫《乌夜啼》,一欢一悲,像极了这首小词。
“林花”是春林之花,不是一朵,也不是一片,而是满林的花,它代表了整个春天的美丽。它一绽放满目山河都是姹紫嫣红,一片生机,然而那么快就“谢了春红”,仿佛一夜之间春天就走了。
“谢了”多么普通的二字,又包含了多少惋惜,多少哀伤。“太匆匆”,一切都太匆忙了,还没来得及欣赏,还没来得及为你填一阕新词,就这么匆匆过去了。
生命如花,花开花谢这么匆忙,人生又何尝不是?当你还沉浸在风光无限之中,以为人生还很漫长,竟不知一刹那“换了人间”,生命就这样衰败了,像花谢那样匆匆。
这是整个生命的无常与悲哀,不仅仅是人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太匆匆.
3、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盛开的时节,细雨迷蒙,仿佛一层轻烟飘在空中。它夹杂着杏花的芬芳,逐渐沾湿了人们的衣衫,这便是春雨。
混着泥土的清香,迎面吹来的是和暖的春风。它轻拂柳丝,似有无限柔情。
“杏花雨”、“杨柳风”实际上就是早春之雨、风,加以“杏花”、“杨柳”意象,不仅使春意更浓,也暗示了雨之纯净、轻柔,风之清爽、温润。惟其如此,才有“沾衣欲湿”、“吹面不寒”的效果。
4、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上有漫漫春草。萋萋春草是离情、愁思的触媒,所谓“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说的正是这种情感。在此处,有美人依阑远望。“依阑”,必有所企盼,或思念远人,或排遣忧思。诗中的女主人公在东风中遍倚阑干,可见心中的希望与失望。
“燕子”双宿双飞,象征着美满的爱情;如今,燕子未归,则表明情人未回。“春事晚”,说明时至暮春,此时百花凋零,一派凄凉;同时,暮春也代表女子的青春年华即将逝去,美人迟暮,更令人心惊。“一汀烟雨杏花”,寒暮春时节,风雨凄凄,杏花在朦胧的雨中俨然成了楚楚动人的美人。她的内心突然袭来寒风,连杏花都成了冰,释放着浓浓的寒意。
5、鸟 鸣 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夜深人静山空,可以听到桂花飘落的声响。
桂花掉落时是什么样的情形?什么样的人才能听到桂花掉落的声音?必定是像“诗佛”王维这样心静如水、心无杂念的人。
“人闲”,其实是心定;“春山空”并不是说春山空无一物,而是说在夜的大背景下,春山静谧无声。“花落”与“山空”,是动与静的对比,无动则无静,正是由于花落的“动”才衬托了春山的“静”。
歌颂春天的古诗有那些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6、红酥手,黄_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1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1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王维《鸟鸣涧》
1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王维《相思》
2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朱熹《春日》